动态 » 国际动态

"兵马俑展览"丑闻水落石出 德国承认造假

"兵马俑展览"丑闻水落石出 德国承认造假

真假兵马俑

“汉堡兵马俑是廉价复制品”,被德国媒体传得沸沸扬扬的“兵马俑造假丑闻”终于水落石出。不过,这场几乎受到德国所有媒体关注的风波并没有因为德国有关公司的坦白而落下帷幕,背后的责任谁来负?这对民众算不算欺骗?展览还该不该继续?德国人仍在争论。
“在德国展出的兵马俑是非法复制品”,这个由德新社发出的,据说来自北京权威部门的消息这两天迅速在德国媒体上传播开来,令很多德国人大感意外和迷惑。

中国表示展览未获批

德新社12月10日从北京发回消息说,北京和西安的主管当局周一宣布,他们既没有批准在汉堡举办兵马俑展,也没有批准把展品运往德国。

文章援引陕西省文物局一名发言人的话说,目前在欧洲只有伦敦的兵马俑展是批准了的,“我们在德国没有展览。假如有,我们肯定会知道,因为必须是由我们批准的。即使是小数量的展览,甚至展出的都是仿造件,也必须获得中国文物当局的批准。”

德新社的报道迅速引起了德国各大媒体的关注。德国《时代》杂志10日当晚23时刊发的跟进报道说,在上周,德国内部就出现了质疑兵马俑真实性的声音。一位名叫罗兰德·弗莱耶的文化经理掀起了这场风波。他上周说,现在在汉堡展出的兵马俑是假的。此人曾在2005年组织过兵马俑在德国莱比锡的展览。

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按计划,兵马俑展应该在10月14日亮相汉堡。但由于没有拿到陕西政府的出境许可,展览被推迟。直到11月底,有德国媒体报道说,“中国方面准许了这些文物出境。”

博物馆在等待中国专家

在德新社报道了中国方面的态度后,公众怀疑的目光迅速指向了此次将“兵马俑”带到德国的德国莱比锡展览公司德国中国文化艺术中心。据报道,目前汉堡民俗博物馆已经要求该公司作出解释。

11日,汉堡民俗博物馆新闻发言人利夫谢茨女士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按合同,此次汉堡兵马俑展的80件展品均是来自秦始皇陵的珍贵文物。其中,还有8个真人大小的兵马俑。她说,仅仅是这些珍贵文物的运输和搭建展台便耗资约40万欧元。

她告诉记者,德国中国文化艺术中心今年2月28日之前在公司所在地莱比锡展出兵马俑时,他们去看了,觉得很好,就签了约。现在有人对兵马俑的真实性表示怀疑,他们已经要求调查中国文化艺术中心海关文件等的真实性,而且在等待中国专家前来。

据悉,展览现在照常进行。记者就此事问了一位德国朋友,她表示,即使是假的,只要展览安排得好,能了解中国的文化历史,也是值得的。据报道,自11月27日以来,已有约1万人参观了展览。

德国质疑中介公司造假

据本报记者了解,莱比锡德国中国文化艺术中心成立于2003年。公司成立至今,只进行中国兵马俑展览。公司也有几位中国员工。该中心的新闻发言人格林先生对记者表示,他们的中国伙伴包括中国国家文物局、陕西省文物局等。他们展出的这些兵马俑,“材料齐全”。

格林对德新社的报道中没有提到任何一个中国当局“发言人”的姓名表示质疑。他还说,举报兵马俑作假的弗莱耶原是该中心的前文化经理,双方发生过纠纷。

兵马俑“造假风波”引起德国主流媒体的广泛猜测。有的认为,这是弗莱耶因内部矛盾退出中国文化艺术中心后,对其进行“诬告”;但大部分舆论认为,中国文化艺术中心由于搞不到真品,或者真品太贵,就以假充真,因为很多国家都想请兵马俑展出。

《时代》杂志在报道时说,复制的兵马俑在中国随处可见。“西安一家工厂以人民币1500元出售原件大小的仿制品,老板还表示,多买还能打折。”而且此次兵马俑是用船运到汉堡的,而弗莱耶表示,兵马俑真品是不能水运的,只能用飞机运,因为这样更安全。陕西省文物局的发言人也证实了这种说法。

据悉,中国文物主管当局的专家和负责人近日将赴汉堡对兵马俑进行检验。如果这些兵马俑涉嫌作假,德国中国文化艺术中心等有关机构将受到刑事诉讼。


“都是复制品,没有原件”

据德新社13日报道,在德国国家电视一台的《新闻专题》节目里,莱比锡中国文化艺术中心发言人格林在记者的追问下终于招架不住,他最终承认:在汉堡民俗博物馆展出的兵马俑都是复制件,没有原件。他一改原先的口吻,开始在与汉堡民俗博物馆签署的合同上找漏洞。他说:“我们从来没有对汉堡博物馆说过我们提供的是原件。双方签署的合同里也根本没有用‘原件’这个词。我们也说过无法提供原件。”

汉堡博物馆馆长科普克教授则说,莱比锡和他们签署的合同里的用词是“用原真材料制作的真实的碎片拼接俑”,就他的理解,这显然是说“兵马俑应该是原件”。他表示,博物馆将对莱比锡中国文化艺术中心提出刑事诉讼。德国媒体认为,虽然由谁来承担责任还不清楚,但这对著名的汉堡民俗博物馆的打击肯定更大,“因为莱比锡那个中心只是无名之辈”。

假俑不是第一次展出

德国《世界报》报道说,事件的引发者、文化经理弗莱耶,曾跟中国有一个合同,该合同规定,在2012年前,只有他有权在全欧洲组织兵马俑展。该报调查得知,在德国斯图加特、纽伦堡、艾尔富特等地举办的兵马俑展可能也是假的,因为弗莱耶对这些展览都作了检举。

记者从中国驻德国大使馆文化处了解到,如果兵马俑在德国展出,需要得到中国国家文物局和陕西省文物局的审批,而且还要征询使馆文化处的意见。但是,使馆文化处一直没有得到国内有关部门的通知。因此,目前还不清楚该公司是如何获得这些展品的。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中国国家文物局也正在调查此事。

观众要求赔偿

记者13日再次打开汉堡民俗博物馆的网站,其首页已成了一个简短的通报:“尊敬的参观者:我们提请你们注意,在这个展览会上展出的物件是西安出土的陪葬品之忠于原件的复制件。”

最气愤的要数德国观众。很多人表示,他们花数十欧元买了参观票,看到的却是假的展览品。据《汉堡晚报》透露,已有观众把博物馆告上了法庭。他们要求相关展览立即撤销,并赔偿精神损失。博物馆有关人员在接受一家电台采访时说,他们承受了很大压力。但他们进行的调查显示,大部分民众表示展览很好、很有趣,所以会坚持下去。不过,有媒体认为博物馆完全是为了减少为此带来的损失。目前,德国警方已介入调查。

这次从11月底开始的名为“冥界的权力”的展览已经吸引了一万名德国观众,据报道,汉堡民俗博物馆目前开始返还观众的门票钱。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时翔发自柏林 中国的秦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外国游客漂洋过海专程来中国见识这支2000年前的“陶制军团”。秦兵马俑的知名度和吸引力也让一些心术不正的人打起了歪主意。德国最近就发生了一起有人用复制品冒充真秦俑办展览骗钱的丑剧。

德国古董商戳破谎言

12月7日,德国《汉堡晨报》报道称,汉堡民俗博物馆展出的所谓8个真秦俑均为赝品。而向《汉堡晨报》爆料的是一位名叫罗兰德·弗莱尔的古董商人。这位60岁的老先生,自称和中国文物保护部门签署了一份到2012年为止在欧洲独家经营秦兵马俑展的合同。

展览由汉堡民俗博物馆和莱比锡中国艺术文化中心合作举办。汉堡民俗博物馆负责提供展览场地,而莱比锡中国艺术文化中心(以下简称莱比锡中国中心)负责提供秦兵马俑。弗莱尔曾是莱比锡中国中心的创始人,但后因不明原因离开。

在德国媒体发出质疑声后,汉堡民俗博物馆向莱比锡中国中心发出质询,要求其证明这8个兵俑的真实性。接着德新社在12月10日报道,中国国家文物局和陕西省文物局发言人都表示,目前没有在德国举办过秦兵马俑展,而且也未批准向德国运送过兵马俑展品。陕西省文物局发言人还指出,即使展出秦兵马俑的仿造件,也必须获得中国文物部门的批准。

辩称“未承诺是出土文物”

面对质疑,莱比锡中国中心的一位名叫格林的新闻发言人却在12月10日对德国之声电台表示,这8个兵俑都是货真价实的秦兵马俑。他还质疑德新社的报道没有提到中国国家文物局和陕西省文物局发言人的姓名。为了强调展品的“真实性”,格林还称上述两个中国单位是他们的合作伙伴,中国中心会请中国专家做鉴定。格林的这番表述,无疑让汉堡兵马俑展的真伪更加扑朔迷离。

但接下来变化却让人瞠目结舌。还是这位格林先生,在11日晚德国最大的公共电视台ARD的“每日要闻”节目中表示,莱比锡中国中心从未向汉堡民俗博物馆承诺这8个秦俑是真正的出土文物。格林还解释称,在汉堡展出的秦俑是用与原件相同的材料制作的,外形尺寸也与真品无异,因此这些展品可以被称为是“真实”的秦俑,但绝不是真正的“出土文物”。

既然展出的只是秦兵马俑仿制品,那么汉堡民俗博物馆无疑成了冤大头。汉堡民俗博物馆随后在12日宣布关闭秦俑展,并向参观者退还门票费。馆长柯帕克表示,博物馆聘请的律师正在研究如何采取进一步的法律行动。

造假者办公地点人去屋空

和汉堡民俗博物馆一样,莱比锡中国中心也涮了《国际先驱导报》记者一回。该中心发言人格林曾在12月11日上午与《国际先驱导报》记者约好第二天在莱比锡见面,但当本报记者驱车赶到莱比锡时,格林压根就没有露面。记者随即赶到莱比锡中国中心的办公地点时发现,那里已是人去屋空。

德国汉堡州刑侦局的一位发言人已在13日宣布,将以涉嫌诈骗对假兵马俑展进行调查。虽然假兵马俑展真相已经大白于天下,但除了汉堡民俗博物馆和德国民众外,中国的珍贵文化遗产秦兵马俑无疑也是受害者。需要注意的是,该事件揭发者弗莱尔宣称的那纸“欧洲专营秦兵马俑展”的合同真假,目前并未得到证实。
请您支持独立网站发展,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 文章地址: http://wen.org.cn/modules/news/view.article.php?c1/39
  • 跟踪地址: http://wen.org.cn/modules/news/trackback.php?39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新馆落成开放 主题:铸剑为犁,和平之舟 复旦大学通报学术剽窃抄袭事件处罚3名教授等
相关文章
余华:肖斯塔科维奇和霍桑
贝乐:当代的与遗世的--关于文化人文主义
刘皓明:从好言到好智:德国的语文学传统
《外交》:多元文化主义已“彻底失败”?
API: 工具箱 焦点 短消息 Email PDF 书签
© 人文与社会



技术支持: MIINNO 京ICP备20003809号-1 | © 06-12 人文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