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喆: 《隐耕还林归牧 有山过雨太行》
humanities.cn 09月26日 02:23
4263 1
《隐耕还林归牧 有山过雨太行》 张喆(河北) 190×200cm
《第十届全国美展》国画铜奖 |
|
| 刘文洁: 《物华》
humanities.cn 09月26日 02:11
5226 1
200×130cm
第十届全国美展国画金奖作品
作品将丙烯等西画材质引入其中,以淡绿和银灰为基调,弱化了传统水墨画的点和线,通过水墨的氤氲,将江南一片烟雨迷蒙中的农村风光表现得如梦如幻。
乍一看,观众会误以为画面上的三棵树是“泼”在墨底子上的,但仔细一看,才知那墨的边缘线是“做”出来的。
对于这一不按常理“出牌”的画作,中国美协常务副主席刘大为谈出了自己的看法:“作品是对长期以来以墨和矿物原料进行绘画的中国画的挑战,对于中国画这一有悠久历史、亟待发展的古老画种,这种挑战无疑是具有重要意义的。近些年有人提出‘新时期还要不要中国画’,甚至说‘中国画应该进火葬场’,这次风格各异、探索性极强的中国画则无疑对此进行了有力回击。”
|
|
| 李可染:布袋和尚(40年代)
humanities.cn 07月22日 09:11
3852 1
纸本设色 68.2×45.3cm 中央美术学院藏
李可染(1907~1989),江苏省徐州市人。早年毕业于上海美专师范科,1929年入国立艺术院研究部学习油画,曾加入“一八艺社”。1938年后从事抗日救亡美术宣传工作。从1943年起,先后任教于国立艺专、国立北平艺专、中央美术学院。1947年师从齐白石、黄宾虹。曾任中国画研究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委员。著作有《李可染论艺术》。
|
|
| 石鲁:东方欲晓 (1961)
humanities.cn 03月18日 23:05
5619 1
石鲁:东方欲晓 (1961)
纸本设色 83×68cm
中国美术馆藏
|
|
| 齐白石:愿天图 (1938)
humanities.cn 03月18日 08:06
4279 1
齐白石:愿天图 (1938)
纸本设色 138×33cm
私人藏 |
|
| 吴昌硕:灯下观书 (1908)
humanities.cn 03月18日 08:06
3974 1
吴昌硕:灯下观书 (1908)
纸本水墨 106.3×40.3cm
中国美术馆藏
吴昌硕(1844~1927),名俊卿,字昌硕,一作仓石,号缶庐,70岁后以字行,浙江省安吉人。清末诸生,曾任江苏安东(今涟水)县令,后居上海。先以书法、篆刻成名,后以绘画称重艺坛。曾为西泠印社社长,著作有《缶庐印存》等。
|
|
| 潘天寿:秃头僧图 (1922)
humanities.cn 03月18日 08:05
4532 1
潘天寿:秃头僧图 (1922)
纸本设色 66×132cm
潘天寿纪念馆藏
|
|
| 齐白石:风柳
humanities.cn 03月18日 08:05
4133 0
齐白石:风柳
纸本设色 148.5cm×59.5cm
北京画院藏
|
|
| 石鲁:赤崖映碧流 (1961)
humanities.cn 03月18日 08:05
4148 1
石鲁:赤崖映碧流 (1961)
纸本设色 137.5×68cm
沈阳故宫博物馆藏
石鲁(1919~1982),原名冯亚珩,四川省仁寿县人。1934年入成都东方美专研习中国画,1940年赴延安入陕北公学。1948年主编《群众画报》,后任延安大学文艺系美术班主任。1950年后任西北画报社社长、西安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等职。50年代末到6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画创新探索。曾任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主席、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主席、陕西国画院名誉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文联委员。
|
|
| 高剑父: 山水 (1922)
humanities.cn 03月18日 08:03
4182 1
高剑父: 山水 1922
纸本设色 135×46.5cm 故宫博物院藏
高剑父是一位有见识的艺术家。他对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和审美心理的理解是深刻的。他着重研究了源自中国宋元绘画传统,又融入西方技法的日本画家竹内栖凤和桥本关雪等人的京都画派的艺术经验,从而反映到自己的艺术创作上。
《山水》刻画了秋季山城郊外月夜景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