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人社

人社 文章列表 全部 按评论顺序

普通 推荐阅读 全部
缺省 时间 标题 评分 阅读 评论 跟踪网址 | 倒序 顺序
« 1 2 3 (4) 5 6 7 ... 12 »
文章
  1. 罗岗:“韦伯翻译”与中国现代性问题
    思想 2009/03/13 | 阅读: 1394 | 评论: 1
    1980年代的翻译者对于他们从事的事业何以能够拥有如此巨大的自信与魄力?
  2. 克里斯蒂娃:访谈
    历史 2009/03/11 | 阅读: 1190 | 评论: 1
    《南方周末》专访,比较泛泛,媒体采访访华学者的通病。
  3. 王岳川:从“去中国化”到“再中国化”的文化战略
    社会 2008/08/24 | 阅读: 3314 | 评论: 1
    新世纪中国文化安全与“再中国化”问题的提出,是对西方现代性后现代性的单边主义文化霸权反思批判基础上的新思维。本文从九个方面凸显走出边缘化的中国思想的前沿学术问题。
  4. 恒之:晚近国内涂尔干研究综述
    书评 2008/09/17 | 阅读: 2047 | 评论: 1
    法国社会学者涂尔干(Emile Durkheim,1858-1917 亦译 迪尔凯姆)一生写下了大量著作,涉及社会学、哲学、人类学、教育学、宗教研究、法律研究、知识社会学等现代学科领域。自1917年涂尔干去世后,继承、研究涂尔干主义的人层出不穷。伴随着社会学的重建和发展,国内涂尔干研究也得到了很大进展。涂尔干作为西方社会学理论的三圣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学事业的蓬勃发展而不断地被国人再认识、再解读。对涂尔干社会学思想的再描述一时间成为国内社会学的热门话题。近十五年来,与涂尔干相关的研究性论文有近百篇,基本上涵盖了涂尔干社会理论的各个层面。本文在对相关文献的阅读之基础上,力图描述出晚近国内涂尔干研究的概貌。
  5. 陈来:孔子与当代中国
    思想 历史 2008/10/29 | 阅读: 1356 | 评论: 1
    文章举出与“孔子与当代中国”问题有关的三种思想史的解释方式(列文森的“走入历史”“博物馆”观,李泽厚的“文化-心理结构”观,史华慈的“图书馆”观),然后尝试描述与“孔子与当代中国”问题相关的现实处境。
  6. 穆尔特扎•穆塔赫里:伊斯兰教的女权
    宗教 2008/11/30 | 阅读: 4455 | 评论: 1
    暂时先收录前言。穆塔赫里Ayatollah Morteza Motahhari (1919-1979)的官方介绍在第二页。
  7. 小森阳一:访谈
    文学 2008/12/23 | 阅读: 1472 | 评论: 1
    村上春树小说在中国非常受欢迎,但是如果村上的读者能够去思考一下生产型的人和消费型的人之间到底有什么不同,反省一下什么才意味着人的真正的成长,我相信他们对村上春树的小说就会有完全不同的看法。
  8. 张晓唯:喟叹一声罗家伦
    历史 2009/03/04 | 阅读: 1872 | 评论: 1
    “五四”运动使北京大学的学生领袖傅斯年、罗家伦和段锡朋三人一时间蜚声海内,在后来的岁月里,他们活跃在民国的社会政治和文化教育领域,均有一番作为和表现。
  9. 刘燕舞:“在家憋不住”的返乡农民工——湖南农村调查札记一
    社会 2009/03/11 | 阅读: 983 | 评论: 1
    湖南农村青年生活状态调查。
  10. 赵敦华:用中国人的眼光看西方哲学
    思想 2009/03/13 | 阅读: 1584 | 评论: 1
    岭南大讲坛讲演。
  11. 英法博物馆尴尬面对文物追索
    艺术 历史 2009/03/18 | 阅读: 1909 | 评论: 1
    在人类充满战乱的历史上,文物向来是胜者钟情的战利品。据英国学界估算,大英帝国的殖民领土扩张了111倍,它从殖民地掠夺的文物也增加了百倍;法国的历史轨迹显示,它每一个疯狂的对外用兵阶段,都是获得别国文物最多的时期。
  12. 德勒兹、伽塔里:从混沌到思想
    思想 2009/03/11 | 阅读: 1427 | 评论: 1
    本文是德勒兹和伽塔里合著《哲学是什么?》的结论部分。译文质量待考。
  13. 本雅明:作为生产者的作家
    思想 2007/03/09 | 阅读: 1807 | 评论: 1
    1934年4月27日在巴黎法西斯主义研究学院的讲话
  14. 陈丹青:奥运开幕式--大就是美
    艺术 2008/08/24 | 阅读: 4428 | 评论: 1
    陈丹青谈他在奥运开幕式团队中的工作体会。
  15. 张国旺:近年来中国环境史研究综述
    历史 环保 2008/10/29 | 阅读: 1649 | 评论: 1
    主要介绍1990-2000年间的研究成果,涉及部分70-80年代研究。
  16. 黄宗智、巫若枝:取证程序的改革--离婚法的合理与不合理实践
    法律 2008/11/18 | 阅读: 9340 | 评论: 1
    旧实质正义的取证和法庭调解制度,仍旧在起一定的积极作用,应该予以认可,有选择地援用和推进,与当事人举证制度并用,不应盲从于今天主流的“现代化”法律形式主义模式。
  17. 李昌平:中国今天很多危机是自主性丧失
    社会 2008/12/01 | 阅读: 1121 | 评论: 1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中国农民由于再次逐步丧失自主性或自主权,才导致中西部乡镇企业和农村经济迅速凋敝;同样,今天中国在WTO体系中已经丧失了自主性和自主权,才面临目前的经济困境。
  18. 赵京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当代意义--柄谷行人的《跨越性批判--康德与马克思》
    书评 2008/12/23 | 阅读: 1315 | 评论: 1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在世界性普遍的“去政治化”背景下文本解构、“文化政治”诉求成为理论思考的核心,相对而言从总体上把握世界的结构并给出原理性的阐释,被视为“宏大叙事”遭到了抛弃。这是否也是造成当今普遍缺乏理论想像力和抵抗运动一蹶不振的原因之一呢?在此,柄谷的《跨越性批判》和奈格里、哈特的《帝国》《普众》一样,具有重新刺激起人们理论想像力的作用。
  19. 乐黛云:我认识的汤用彤先生
    历史 2009/03/13 | 阅读: 1252 | 评论: 1
    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汤用彤先生是在1952年全校学生毕业典礼上。当时他是校务委员会主席,我是向主席献花、献礼的学生代表。
  20. 贺劼:拿什么拯救失忆的城市?
    建筑 2006/12/21 | 阅读: 1903 | 评论: 1
    贺劼的回答是,中国民族建筑在历史中根据地域环境发展出的特点,节能、节材、节水的意识,才是拯救城市的方法。例如,提起影壁,也许想起巴金《爱尔克的灯光》中书写着“长宜子孙”四个红字的那块照壁,它代表了囚禁、困顿,几乎像是一个坟墓的入口。但贺劼做为一个建筑师,提醒着我们:“如果没有影壁,冬季风会直吹进北房,夏季阳光也会直射进来,所以影壁的存在起到了冬季挡风夏季遮阳的效果。同时,影壁立在大门前,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弱街道上噪声的传入。”--人文与社会
« 1 2 3 (4) 5 6 7 ... 12 »



技术支持: MIINNO 京ICP备20003809号-1 | © 06-12 人文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