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文章列表 普通 按评论倒序

普通 推荐阅读 焦点 全部
缺省 时间 标题 评分 阅读 评论 跟踪网址 | 倒序 顺序
« 1 ... 41 42 43 (44) 45 46 47 ... 178 »
文章
  1. 顾肃:评社群主义对自由主义的理论挑战
    社会 思想 2008/10/24 | 阅读: 1687 | 评论: 1
    自由主义长时期内成了西欧和北美政治和道德哲学的主流,但激进派和保守派都曾对其发出过理论挑战。当代对自由主义提出挑战的一个重要的思想派别是社群主义。
  2. 曼纽尔•卡斯特:21世纪的都市社会学
    社会 2008/10/25 | 阅读: 1926 | 评论: 1
    1968年,作者发表了他的第一篇学术文章“真的有都市社会学吗?”。32年后,现在回过头来看这段对于城市社会研究的亲身参与经历,答案是:曾经有,不过现在没有了。不过假如幸运的话,都市社会学会在21世纪复活,发展出一些新的概念、新的研究方法以及新的主题,因为它对于我们理解生活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必要。
  3. 问题意识的缺乏:中国策展人的困境
    艺术 2008/10/30 | 阅读: 1152 | 评论: 1
    “策展界最大的问题就是提不出问题,很多展览想法雷同,目的明确,但是明显没有问题意识。策展人要不停的做展览,从而这个问题更加扩大化。”
  4. 打工者的诗歌:南方没有暧昧
    文学 2006/10/17 | 阅读: 2378 | 评论: 1
    这是一份与打工诗人郑小琼的对话记录。看到她说起压铁板的时候,想起bjork在〈黑暗中的舞者〉扮演的从东欧去美国的女工形象。既推荐这些诗,也推荐〈黑暗中的舞者〉。
  5. 黄平:性别研究的几个“陷阱”
    社会 思想 2008/11/04 | 阅读: 7496 | 评论: 1
    社会学一开始,最早的比如说孔德想建立社会学,原本的意思是“关于社会的(自然)科学”。我们认识社会就要像牛顿认识自然界那样,那么这样构筑起来的概念、理论、框架,看问题的角度和方法就没有性别这一个角度。
  6. 建设部:《关于加强大型公共建筑工程建设管理的若干意见》
    建筑 2007/03/13 | 阅读: 1172 | 评论: 1
    07年1月发布的《意见》指出,今后,国内大型公共建筑尤其是政府投资的大型公共建筑,将鼓励建筑设计方案国内招标,避免盲目搞国际招标。来自各地的情况表明,当前国内一些大型公共建筑工程,特别是政府投资为主的工程建设中暴露出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不顾国情和财力、片面追求外形、忽视城市地方特色和历史文化等。《意见》明确鼓励建筑设计方案国内招标,提出“政府投资的大型公共建筑,建设单位应立足国内组织设计方案招标,避免盲目搞国际招标”。组织国际招标的,必须“给予国内外设计单位同等待遇”。“大型公共建筑”一般指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的办公建筑、商业建筑、旅游建筑、科教文卫建筑、通信建筑以及交通运输用房。
  7. 左玉河:学理讨论,还是生存抗争--1929年中医存废之争评析
    历史 医卫 2006/10/20 | 阅读: 2526 | 评论: 1
    鉴于最近又在争论中医存废,特此登载左玉河对1929年的中医存废之争的分析。这场争论不是简单的学理讨论,而是中医界为谋求自身生存而进行的殊死抗争。这场论争不局限于中西医学理之是非,而是扩大到思想文化范围,甚至提升到了政治意识形态层面。尽管中医之生存危机并未根本消除,但在中西医两大阵营对峙、冲突与融合与调适过程中,中医逐渐走上了自我革新与科学化之路。
  8. 王铭铭:范式与超越:人类学中国社会研究
    社会 2006/10/25 | 阅读: 1822 | 评论: 1
    王铭铭在这次关于人类学中国社会研究的演讲中通过对人类学研究中国社会的民族志方法、市场体系理论、民间宗教等范式的反思,结合人类学对中国社会的应用性,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思路和视角,如将人类学的社会意义培育于公共空间之中,关注人类学的宇宙观等,并就田野工作的方法、经验及研究选题进行了讨论。
  9. 张中秋:传统中国法的道德原理及其价值
    法律 2008/11/02 | 阅读: 1107 | 评论: 1
    在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上,法理学一般认为,道德是法律的基础。虽然不同的法理学具体说法不一,但原理上都承认这一点。 除实证主义法学外,法律学人对此亦无异议。不过,这只是在通常情况下单讲原理而已,一旦涉及到传统中国的法律与道德问题,情况马上会发生变化,好像中国是个例外。
  10. 蒋子龙:网络文学与《农民帝国》
    文学 科技 2008/11/01 | 阅读: 1331 | 评论: 1
    前些日子,大作家蒋子龙和网络较上劲儿。先是被纳入“30省作协主席网络PK”,紧接着又退出大赛。为这事儿,蒋子龙曾有些恼火:“文学怎么打擂?”但是现在,他愿意心平气和地谈谈网络文学,谈谈他的新作《农民帝国》。因为这本书是他多年心愿的一次了结。
  11. 木山英雄:周作人与日本
    历史 文学 2008/11/02 | 阅读: 1579 | 评论: 1
    周作人的民族意识显示出一种强烈的民族自我批判,或他所说的“自我谴责 ”倾向,这一点与鲁迅毫无二致。而且这一点也越发加深了周作人对于日本文化某方面的个性上的爱好。
  12. 陈仪深:民国时期的佛教与政治
    宗教 2008/10/31 | 阅读: 1353 | 评论: 1
    叙述民国时期佛教与政治相关的史实。
  13. 廖申白:论西方主流正义概念发展中的嬗变与综合
    思想 法律 2008/10/31 | 阅读: 1554 | 评论: 1
    在西方思想中,正义概念自产生以来历经了许多演变。从希腊神话、梭伦、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一系的主流希腊思想,接通中世纪基督教的良心观念,经注入自然法的启蒙观念,汇合为自由主义的体系,并在此母体上吸收社会主义思想的部分影响,这构成了西方正义概念迄今发展的主脉。
  14. 林少阳:重审白话文运动--从章太炎至歌谣征集
    文学 思想 2008/10/31 | 阅读: 13025 | 评论: 1
    本文视二、三十年代歌谣运动为一场从“声”和“音”的角度介入包括新诗运动在内的白话文运动的尝试,并借此探讨批判白话文的章炳麟关于文学文本的“音”(可诵性、音律等)的看法,比较他与同属考据学阵营的刘师培的区别。然后探讨以章炳麟弟子为主体所发起的歌谣征集运动与新诗运动以及新“国学”意识之间的关系,并比较歌谣运动与章炳麟的不同。
  15. 美国随时可切断中国与国际互联网主干的联系
    科技 2009/04/26 | 阅读: 1605 | 评论: 1
    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orld Summit o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WSIS) 即将于2009年5月18-22日在日内瓦再次召开。本次日内瓦阶段会议将有35个会议小组,讨论包括在互联网保护儿童等问题。信息社会世界峰会是联合国主办的系列会议,目前大家关注较多的是2005年以互联网国际管理为主题的突尼斯阶段会议。但2005年11月闭幕的突尼斯阶段会议在改革互联网国际管理体系方面并没有取得重大进展,美国仍然保持着对互联网国际管理的主导权。这意味着美国Government在任何时候都有能力把包括中国在内的其它国家或地区驱逐出国际互联网主干网。
  16. 李国庆、黄平:私营企业主的兴起
    经济 2006/10/27 | 阅读: 1821 | 评论: 1
    在中国的某些城市,已经有这样的现象:企业的绝大部分不是外资就是私营。2000以后,在国有和集体企业私有化的过程中产生大量与地方政府官员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新私营企业主。这篇论文写于2003年左右。
  17. 巴菲特逾规“当司机”, 比亚迪上路
    经济 2009/04/26 | 阅读: 1144 | 评论: 1
    巴菲特不仅看到了未来一代的汽车,实际上他正坐在司机座位上。为什么他会投资给一个不起眼的中国电动车公司并相信这家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不是开玩笑-这个CEO敢喝下自己充电电池的电池液。
  18. 陈来:孔子与当代中国
    思想 历史 2008/10/29 | 阅读: 1377 | 评论: 1
    文章举出与“孔子与当代中国”问题有关的三种思想史的解释方式(列文森的“走入历史”“博物馆”观,李泽厚的“文化-心理结构”观,史华慈的“图书馆”观),然后尝试描述与“孔子与当代中国”问题相关的现实处境。
  19. 陈映芳:传统中国再认识——乡土中国、城镇中国及城乡关系
    社会 思想 2008/10/29 | 阅读: 1274 | 评论: 1
    本文对国内外学术界、思想界将"乡土中国"等同于传统中国、以"乡土性"概括中国传统性的学说和观念提出了质疑,并对上述中国观的形成机制作了反思性探讨。作者认为,近代中国的思想家和中西方人类学家、社会学者们借助于西方现代社会科学来建构 "中国社会"的过程,其实也是他们参照"现代的、城市的西方",将既有的中国裁剪、过滤成"传统的、乡土的中国"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费孝通先生所描述的中国基层乡村社会的一些基本属性,被扩大为中国整体社会的本质特征,中国城镇社会、城乡关系的传统以及传统的城市性等等,相应被忽略。由此,不仅中国的传统性被单性化,中国的城市性也成了纯粹的西来之物、无本之木。这既于我们的文化自觉无益,亦不利于对现实中国城乡问题的把握。
  20. 赵克斌:改革开放三十年与社会学
    社会 历史 2008/10/27 | 阅读: 1451 | 评论: 1
    费孝通教授在社会学恢复和重建初期提出要建立一个学科必须要有“五脏六腑”。所谓“五脏”是指学会、研究所、图书馆、教学机构和刊物;“六腑”是指社会学系要开设社会学概论、社会调查方法、社会心理学、经济社会学、比较社会学和西方社会学理论等六门基本课程。
« 1 ... 41 42 43 (44) 45 46 47 ... 178 »



技术支持: MIINNO 京ICP备20003809号-1 | © 06-12 人文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