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影视

贾樟柯:《二十四城记》:与主流相遇的坚持与探索

贾樟柯说用《二十四城记》记录的主题是变迁。
前言:贾樟柯说用《二十四城记》记录的主题是变迁。影片讲述一个有着50年历史,3万名职工及10万名家属的国营老厂,即将被一片开发周期长达30年的现代化地产楼盘所取代的故事。吕丽萍,陈冲,赵涛,分别扮演了这个工厂“老、中、青”三代的“厂花”,是影片中最主要的故事讲述者,也真的没有什么人能取代她们的角色,给那个逝去的灰暗年代,映照出哪怕只多一分的斑斓。

这是一部很难用纪录片抑或剧情片这样简单的定义加以区分的电影。虽然影片全部采取对谈采访的纪实影像拍摄方式,但5个真实的受访者,和4个由明星所扮演的讲述者,杂陈在同一部影片里,叫人时时迷失了真实与虚假的界限。开片是真实的访谈纪实,却又一步步走向虚构,结束在赵涛所扮演的当下年轻人的话语里,游走在真假的两极之间,最终到达的反而是最现实的所在。

相比《世界》、《三峡好人》中那些精心设计且指向性明确的运动镜头,《二十四城记》里的镜头少了运动,画面里静静地呈现着巨大而苍茫的废墟。也许正如贾樟柯对本刊记者所说,当初是带着焦灼踏上这片土地,如此数目庞大的人群,他们50年历史记忆的附着物,马上就会像是弹烟灰一样,转瞬间灰飞烟灭。片名取自即将诞生的楼盘名称,但却和那片就要拔地而起的繁华无关,贾樟柯对本刊记者说:“为的是留下这片土地之下的生生死死。”

可是明明说着要记录生死,哪怕是经由虚构,写在电影里的往事又都显得如此浅淡,贾樟柯回忆说,在最后的剪辑阶段,有很多震撼人心,对观众构成直接吸引力的情节,反而没被保留在成片里。他说表达是建立在最普遍的共性之上,情节不过是为了达到唤醒观众沉睡记忆的目的,“‘工厂探秘’或者‘体制传奇’是不被保留在影片中的,看了片子的人,谈到的都是自己的经验和感受,这才是《二十四城记》所要的终点”。

如果把这样的选择,看成是贾樟柯作为艺术电影导演,在大众观影趣味面前,所表现出的对于自我表达的坚持,那么影片中那精确结构之上点缀着的串串诗句,则像是种恰到好处的投其所好。叶芝的诗句与变迁的主题无比贴切,浓重的文艺气质至少让那些因文艺而来的观众踏实欣慰。诗句的效果,很容易叫人联想到《三峡好人》里的“烟、酒、糖、茶”,当初这些行文中标点一样的间隔符号,让那部影片用朴素的质感到达了精美,如今,导演用诗句的取代了文字符号。

3月6日,《二十四城记》将在全国首映,这将是贾樟柯获得公映的第三部作品,其越来越主动融入主流的积极态度不言自明。难得的是,这部影片仍然让我们看到,贾樟柯电影中关于电影形式的探索,关于细部的挖掘,并没有因为与主流的相遇而止步不前。

三联生活周刊:既然记录历史,为什么要用这样真实和虚构交织的形式,纯粹的真实不是更有发言权?

贾樟柯:对于我自己而言,难以老实去拍纪录片的情况发生了不止一次。现实的采访之后,那些往事的细枝末节处,总萌生种种的想象,挥之不去。开始也很苦恼,后来突然觉得应该去把这样的想象抓到。实际上,我在追问自己的是,电影究竟能为历史做什么。是提供史实么?答案是否定的。电影更多的是提供一种真实的历史经验,这个经验中包含虚构的部分,而虚构的部分可以帮助我们把复杂的历史经验条理化,把埋藏在情节背后的人物内心的真实世界呈现出来。

三联生活周刊:但为什么选择来假扮真实讲述历史的人又都是观众最熟悉的明星,比如看片的时候,当陈冲面对镜头讲述自己当年形似电影里的“小花”,会有不少人笑场,觉得一下子从真实感里给扔了出来,您刻意给观众这样的感受么?

贾樟柯:这实际上也是对于电影这种媒介的看法。当代电影实际上还是分为两种,一种就是好莱坞的电影,银幕事件都是假的,但缝合得天衣无缝,一直提醒你这是真的是;另外一种就是受到戈达尔电影理论影响的现代派影像,戈达尔讲到,电影本身的拍摄就是碎片,是断裂的,是最终依靠剪辑缝合的,他总是要在剪辑或者镜头间留给观众一些破绽,告诉观众这或许就是假的,观众应该成为一个强大的主体,去判断去思考其中的含义。

实际上我觉得,有时候一些中国电影,观众反映看不懂,实际上表层的叙事大家都明白,不明白的是它到底要说什么。确实有的电影是不知道说什么的,当然也有一部分的电影是不愿意说什么的,这部分电影更多是不愿意对于生活、对历史做一个定论,没有一个自上而下的解释,要留给观众自己去判断。我觉得对于这部电影,题材本身唤起中国人集体记忆的能力很强,于是就应该在一些时候间离了观众,从而叫他们更多地投入对自己生活的观望中去。

三联生活周刊:因为即将消逝而去记录,但记录的意义又是什么?

贾樟柯:《二十四城记》让我思考了很多,100多年以来中国人追求的是现代化,在这个过程中诞生了无数的主义和路子。如今刚刚过去的2008年,我们举办了奥运会,也升空了自己的卫星,现代化的终极是不是实现了?而这个现代化的终极究竟该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这些都留待我们进一步追问。《二十四城记》是一个问句,也是一个答案,它回答了现代化的终极中至少包括了某种对“个人主义”的回归,尤其是对于个人情感和尊严的尊重。1958年的第一代产业工人的话语,到片中最后娜娜的出现,这个转变实际上就是个人化的回归,大家努力寻找的是对个人的尊重。

三联生活周刊:《二十四城记》里,4个虚构的故事中有3个是由女性讲述的,似乎是女性在承载大部分的历史创痛,这在之前的《世界》等影片里,也都有所体现,这是你的某种判断,还是个人创作上的倾向?

贾樟柯:倾向可能存在,但我的判断并不是女性在承载历史的苦痛。在我个人的经验中,我接触到的女性往往是更加容易非体制化的。家庭中的男性,丈夫、长兄,他们被体制掌控和奴役的程度要远远高于女性,往往是父亲要牺牲情感,牺牲家庭去服从于体制和组织,我个人对此是比较深恶痛绝。男性在世界上安身立命的时候,他们更多要依附于权利,依附于男性的秩序,是你上我下的世俗的争斗。相反是女性,非体制化的程度更高,当私人情感与体制发生矛盾的时候,女性往往选择私人的立场而不是体制的立场,所以从这个角度,我对女性是崇拜的。

三联生活周刊:《二十四城记》是一个很特殊的题目,涉及了一个比较明显的地产商业背景,也引起争议,有人说它是一种可操作的商业艺术模式,你怎么看待这样的说法?

贾樟柯:我觉得这部片子不可能成为一种模式,实际上它是很个案的作品,因为拍摄地点在华润集团所买下的土地,拍摄就必须要得到华润集团的认可。凡涉及拆迁过程,各方利益关系往往最复杂,开发商本是忌讳让摄影机出现的,但因为想记录下这转瞬即逝的变迁,只好前去交涉。交谈中,他们说自己楼盘的文化定位是“土地的变迁,工业记忆”,确实也和我自己想要的主题不谋而合,这成为后来合作的基础。

华润集团确也有资金进入影片,这个片子的资金组成是上影1/3,华润1/3,我自己1/3,所以2007年在成都开发布会的时候就有人说,贾樟柯要拍楼盘广告了。对我而言,这也是一个正常不过的联想,片名就叫《二十四城记》,真的有一个楼盘叫二十四城,但这两者间,是个多么大的转变和寓言。从一个巨大的保密工厂,到一个开发周期达到30年的商业楼盘,其中巨大的颠覆就是中国转型时期的标本,很像是田野考察的味道。工厂是真实的工厂,楼盘也是真实的楼盘,这个变迁是无法忽略的。

三联生活周刊:也可以干脆全部用职业演员去拍一个故事片展示这样的变迁?

贾樟柯:可我还是要保留虚构和真实交织的形式,因为实在的现实代表着一种不可辩驳的存在,是必须保留的。同时虚构的部分代表一种普遍性,一种提炼和归纳总结而来的记忆的普遍性。其实这个由工厂到楼盘的变迁,沉醉在当下的视野里去看,免不了诸如在为楼盘拍广告之类的联想,但是稍微拉远一点去看,真的是一个无比难得的机会,能把当代中国最真实的转变拍摄下来。

其实眼下,你翻开任何一个城市的报纸,整版整版是新的楼盘广告,满眼是在拆在建的工地,这就是我们现实的一部分,没有理由回避。何况,2003年到现在,我一直坚持自己对影片本身的投入,意在保证自己话语权的获得,所以在这部影片里,华润方面其实没有提出任何的创作上的要求。

三联生活周刊:10年前,《小武》让你一鸣惊人,关注边缘小人物是你曾经的标签,如今,你电影里的那个世界大了很多,关注对象也早走出那边缘小人物的原点。创作心态上怎样的变化积累成如今的改变?而一路走来,有什么是你在意和坚持的?

贾樟柯:这些年,我对中国的现实保持了想象力。我个人觉得电影的美感来自物质世界的复原,人最自然的状态,世界本来的一草一木,记录下来,成为现实的镜像,对我来说这是最美的存在,所以我的电影始终是记录美学传统的。人们往往觉得,这样的故事是容易的,拿上摄影机就可以拍摄了,但其实越是面对现实就越是需要想象力。纷繁复杂的现实世界面前,你要在相对更短的时间里做出自己的判断,我觉得这些依靠的都是想象力,所以坚持拍这样面对现实的电影。

保持对现实关注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由个人经验出发,过渡到对于历史的关注,因为现实问题的根源往往是历史性的。这些年也成了观察现实的同时学习历史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反而觉得现实越发的清晰可见。也就是由一种青春期味道很浓的电影拍摄方法,一种盲目但是感性、感情充沛但是有些粗糙的创作模式,过渡到有更多和历史的联结,有更多追问的创作方式。《二十四城记》让我对于近现代史产生非常大的兴趣,所以后面的拍摄肯定是历史题材。

三联生活周刊:你会在意票房反映么?因为你本身不是为了大众趣味服务的导演,你真的会在意公映的过程么?

贾樟柯:我非常在意这个过程,因为一部反映中国现实题材的影片,不和中国当下的观众见面,这是一件很反讽的事情。我自己的原则就是坚持独立性,但是绝不边缘化。边缘化是很省劲,拍电影只要能拍摄,能获得循环就有足够的乐趣。但是你不能说因为我是独立电影,就不给人看,就与这个市场对抗,和观众保持距离。我觉得,这实际上都是非常不主动的方式,实际上还是应该更主动的去融入,让独立电影或者艺术电影能成为市场的一部分,而不是说为了包装自我坚持艺术理想就不发行,这是很悖论很狭隘的思想。
请您支持独立网站发展,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 文章地址: 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20/913
  • 引用通告: 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trackback.php/913

贺雪峰:家电且慢下乡 人文与社会:评方舟子环保及食品安全知识系列问答(六)--服装
相关文章
API: 工具箱 焦点 短消息 Email PDF 书签
请您支持独立网站发展,转载本站文章请提供原文链接,非常感谢。 © http://wen.org.cn
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站立场。对于发言内容,由发表者自负责任。



技术支持: MIINNO 京ICP备20003809号-1 | © 06-12 人文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