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学

阎连科:我的那年代

《今天》
年代存在,是因着记忆。有的年代,过去了,有刀凿之痕;有的年代,平淡无奇,如飘浮流云,风来雨去,了无迹痕,只留一些味道。
阎连科 七十年代

一 

年代存在,是因着记忆。有的年代,过去了,有刀凿之痕;有的年代,平淡无奇,如飘浮流云,风来雨去,了无迹痕,只留一些味道。

<宛若我不知道我的出生年月一样,也不知道我是何年何月开始读书。家在中原的一个偏穷村落,父母计时,一般都依着农历序法,偶然说到公元年月,村人们都要愣怔半晌。在中国的乡村,时间如同从日历上撕下的废纸。之所以有着时间,是因着某些事件。事件是年代的标记,如同老人脸上的皱折标志着的岁月。

之所以有着那年的存在,是因为我与二姐一道到村头庙里读书的缘故。

那一年,由一升二的考试,我的语文是61分,算术62分。60分及格升级,这个分数,便如一蹴而就的力气,幸运地把我推过了升级的门槛。可这个分数,让我感到稍嫌的羞涩,感到难以面对父母。我隐隐有些明白,我的分数偏低,是因了同班的二姐的分数有些偏高。她的语、算,都在80几分。你们试想,倘是她的分数比我的还低,我的分数也就自然会显山露水,突出高的端倪。

事实正是这理,没有姐的高分,自是不显弟的低分。

我开始嫉恨二姐。

开始到父母直前,仰仗兄弟姐妹的排行,以我的最小之势,说些二姐的坏话。

开始把她的东西,藏将起来,让她以为丢了,四处翻天找地。直到父母急得骂她,她也开始哭泣,我再做出替她急的样儿,从哪儿将那东西猛地找了出来。

升级开学之前,是个冬天。正月。过了十五。她的书包丢了,找得大汗淋漓,母亲差一点就要打她,我便从她的床头费尽心机、又轻而易举地替她找了出来。望着那个书包,她开始怀疑于我,可又确无证据,最后我们姐弟经过相争相吵,她只好给了我一毛钱,做为了一种无奈的谢意。

我用那一毛钱,上街买了一个烧饼。直到今天回味那烧饼的味道,它还依然香得让我无以言说。

然而烧饼虽香,可终于还是又要读书。我担心二年级时,仍与二姐同班,那会给我的学习带来莫名的压力。为此,开学那日,我迟迟地不往学校迈步。在学校外边磨蹭得天长地久,如一个害怕对方而不敢登台的一个懦弱的拳手,磨蹭在拳台下边等着意外和侥幸的发生。

也就果然。

那天上午,日光明明丽丽,照着冬后的残雪,如同一面镜子映照着一地的阳光。老师和学生们扫了校园的积雪,走进教室许久,到上课的铃声响得有些不耐烦时,我才迟迟地走到教室门口,恰在这时,就有个亭亭玉立的女老师,人苗条漂亮,满身都是让人着迷的某种气息。她过来问了我的姓名,把我带到了另外一个教室的门口,说我被调到了她的班里。说把我和二姐分开读书,是为了便于我们姐弟在学习愈发努力,有可能就更上一层楼去。

那时候,我不知道感谢上帝。不明白命运与人生,原是多么需要偶然与幸运。只是感到女老师能明察秋毫,洞穿人心。那时候,我对学校和教育的感恩之情,油然而生的感激,仿佛温熈的光亮在一个孩子心里天宽地阔一样。似乎,我一生命运中的幸运,都从哪天开始;不幸,也都在那个年代埋下。

今天拉开那个年代的戏幕,呈现的第一场次,就是那天的一个场景。

老师把我领进教室,让我坐在第一排的最中,而我的同桌,奇迹般的不是一个男的。也不是一个乡村姑娘。她穿着整洁,皮肤白嫩,人胖得完全如了一个洋的娃娃。单是这些,也就了然去了。而更为重要的,是在我坐下之后,她用铅笔在课桌的中间,为我俩划下了一条楚河汉界,用城里人奶甜的细音告诉我说,彼此谁都不能越过;写作业时,谁的胳膊,也无权触碰谁的胳膊。

这是六十年代中期。就像七十年代必须由六十年代起源一样,似乎我的觉醒,比如自尊,比如对男女与城乡的理解,还有对革命的一些敬畏,也大都始于此时。那一学期,学习上没有二姐的压力,可有了另其所外让我更为窒息的压力与心跳。她姓张。那个胖胖的城里女孩,似乎是父母与革命有些什么联系,工作从都市洛阳,调到了我们村街上的一个商业批发部门。因此,她成为我命运中的第一个偶然,一个幸运;一个至今令我无法忘记的启迪。

她学习很好,每周侧验考试,都是90几分。这不仅证明着她和我学习上的差距,也还证明了一种久远的存在,即:与史而存的城乡差别。证明着她在课桌上划的那条中轴铅线,不仅合法,而且合理。我不知道我是否是为了她开始了用功学习;还是为了一个乡下男孩的自尊和城乡之间留给乡村的那点儿可怜的尊严,而在学习上开始了一种暗自、暗自的努力。我们的老师,漂亮,高瘦,有些肌黄。而且,越来越黄。同学们都说她有肝炎。并且还会传染。说只要和她距离近些,只要你把她呼出的气息吸进肚里,也就一定会染病于你。同学们盛说,看见过她在屋里熬药。还吃了白色的药片。

教室里分坐在第一排的同学,在她上课时,常有躲着她坐到后排去的。可是我不。我就喜欢坐在前排,坐在她的鼻下,抬头看着她那泛黄、却仍然漂亮的瓜式脸蛋,听她讲着语文,讲着算术;讲她在城里师范读书时的一些新新鲜鲜。喜欢不越楚河汉界,不说一句话儿,坐在洋娃娃的身边。为了暗赶那洋娃娃的学习成绩,缩短我和她的城乡差距,我不仅整日端坐在有病的老师面前,还敢拿着作业,到老师屋里面对面地问些问题。

我看见过老师吃药。确实是白色的药片。

老师问我,你不怕传染?

我大摇其头。

老师笑着拿手去我头上摸了很久。许多年后看印度电影《流浪者》时,有一位勇敢的少年,因为勇敢,被漂亮的女主人翁突然吻了一下脸蛋。女主人翁走后,那少年回味无穷地在摸着被人家吻过的脸蛋那一细节,总是让我想到我处在那个年代被漂亮的女老师抚顶的那一感觉。正是这一抚顶,让我的学习好将起来。让我在期中考试时,洋娃娃似的女同桌,语文、算术平均94分,全班第一。而我,均为93分,名列第二。

这个分数,高于二姐。相比我的同桌,只还有一分之差。

仅就一分之差。

原来,学习并非一件难事。我感到和她这一分之差,是如此之近,仿佛仅有一层窗户纸的距离。我以为在学习上超越于她,成为班里第一或年级第一,其实如同抬头向东,指日可待。说句实在,那一年的暑假,我过得索然寡味,毫无意义,似乎度日如年,盼望开学坐在她的身边,认真听女老师授课说事,是那样的急迫重要。盼望着一场新的考试,就像等待着一场如意的婚姻。

可是,到了终于开学那天,我的女性老师,却已经不再是了我的老师。

她调走了。

听说是嫁了人家。嫁到了城里。好像丈夫还是县里赫赫的干部。好在,女同学还在。还是我的同桌。开学时,她还偷偷送给我一个红皮的笔记本儿。那本子是那个年代我的一个珍藏和记忆;是我对那个时代和城乡认识过早开始的一个见证;还是我决心在下次考试之时,希望超越于她的一个明确的鼓励。我依依然然地努力学习;依依然然地按时完成作业。凡是新任班主任交待的,我都会加倍地努力,连那时语文课中增入的学习毛主席语录的附加课程,老师要求同学们读一读,我都会努力背一背;老师要求同学们背一背,我会背写三遍或五遍。

新的老师,男性,中年,质朴,农村人。把他和我那嫁人的老师相比较,除了性别,还有一样不同的,就是他要求学生学习,决不相仿女的老师,总是进行侧验和考试。而我在那时等待着考试,就像走向起跑线等待起跑的一个运动员,已经弯了身子,弓了双腿,只等那一声发令的枪响,就可箭样射出去追赶我的对手,去争取属于我的第一了。我的对手,不是我的二姐。而是我的同桌女孩。她浑圆,洋气,洁净、白嫩,说话时甜声细语,没有我们乡下孩子的满口方言,也没有我们乡下孩子在穿戴上的邋邋遢塌。她的满口都是整齐细润的白牙,整日的浑身,都是穿着干干净净、洋洋气气似乎是城里人才能穿戴的衣衣饰饰。

和她,我们彼此只还有一分之差。

仅就一分之羞。

为这一分的超越,我用了整整一个学期的努力。

终于到了期末。

终于又将考试。

终于,老师宣布说,明天考试,请同学们带好钢笔,打好墨水,晚上好好睡觉。

我一夜末眠。想着明天就要考试,如同我要在明天金榜题名一般。兴奋如了那时我不曾有的爱情,完完整整地伴我一夜,直至来日到校。教室外面的日光,一团一圆,从窗外漏落入教室以内,使教室里的明亮,如同阳光下的湖水。高大庙堂里木梁上的菩萨神画,醒目地附在屋顶和墙壁的上空。老师在讲台上看着我们。我扭头看了一眼同桌,从她的眼神,我看到她有些紧张。看到了对我超越于她的一种担心和无奈。

没有办法,这是一种城乡的差别,除了超越,我没有别的选择。

我把钢笔放在了桌上。

把预备的草稿纸,也规规整整地放在了课桌的左上。

确实的,等着那个超越,我就像等着下令枪响后的一次奔跑。

老师来了。

终于的,却是徐徐地进了教室。他庄严地看了同学,看了讲台下那一片紧张与兴奋的目光,嘴上淡淡地笑了一笑,说今年考试,不再进行试卷作题。说,毛主席教导我们说:"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说,为了让大家都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我们不再进行试卷考试。说,我们今年考试的办法,就是每个同学都到台上来,背几条毛主席语录。凡能背下五条者,就可以由二年级升至三年级。

老师话毕,同学们集体怔了一下。

随后,掌声雷动。

我没鼓掌,只是久远不解地望着老师,也瞟了一下我的同桌。她在随着同学们鼓掌,可看我没鼓,也就中途猛然息了她的掌声。

自那之后,我们升级都是背诵毛主席语录。这让我对她那个来自城里的女孩,再也没了机会超越,哪怕只还有一分之差。那年代中的一些事情,虽然微小,却是那年代中怪异浓烈的一股气味,永永远远的成为遗憾,在我的人生中弥弥漫漫。在那个年代读书,二升三时,只需要背诵五条毛主席的语录;三升四时,大约是需要背诵十条或是十五条吧。期间为了革命和全国的停课闹革命,还有二年没有升级。没有升级,也依然上学,学习语文、算术,背诵毛主席语录、毛主席诗词,和那老的三篇:《为人民服务》、《纪念白球恩》和《愚公移山》。今天,回味那个年代,其实我满心都充盈着某种快乐和某种幸福的心酸。因为没有学习上的压力,没有沉重的书包,没有必须要写的作业。伴随我童年的,除了玻璃弹子、最高指示和看着街上大人们的游行,还有亲自跟着学校的队伍到村街上庆贺毛主席有新的指示发表,这都是一些快乐的事情。剩下的,就是永不间断的饥饿和下田割草,喂猪放牛。还有一种久远的幸运,就是直到小学毕业,那些住在乡村的几个"市民"户口的漂亮女孩,她们总是与我同班。她们的存在,时时提醒着我的一种自卑和城镇与乡村必然存在的贪富贵贱;让我想着那种与史同在的城乡差别,其实正是一种我永远想要逃离土地的开始和永远无法超越了的那一分的差距。

 

终于,进了七十年代。

我以通背规定的《毛主席语录》、《毛度席诗词》和老的"三篇"之优异,顺顺利利地升了中学。很快,在我的中学时代,革命形势在沸腾的安静中有了变化。并不知道这一年初中的升级考试,不再是以背诵毛主席的文章、诗词为考试的评判模式,与大人物邓小平的恢复工作有着直接的某种干系。终于,学校又有了考试制度。就像遇了春天必会有雨一样,升级,又要必须考试。可必须考试时,不知为何,我已经不再有那种超越一分之差的奋斗之力,只是痴迷于阅读中能够找到的革命小说,如《金光大道》、《艳阳天》、《野花春风斗古城》、《青春之歌》,还有《烈火金刚》和《林海雪原》等。我不知道这些小说属于"红色经典",以为那时的世界和中国,原本就只有这些小说;小说也原本就只是这样。如同牛马不知道料比草好、奶比水好,以为世界上最好吃的,原本也就是草和水了。不知道,在这些作品之外,还有所谓的鲁、郭、茅和巴、老、曹。还有什么外国文学和世界名著。还有更为经典的曹雪芹和他的《红楼梦》。

不知道,曹雪芹是个男的,还是女的。

在我看来,乡村和城市,永远是一种剥离。城市是乡村的向往;乡村是城市的营养。在那个年代,我的家乡很幸运是方圆几十里的一个集市中心。乡下人向往我家的那个集市;我们村人,向往着三十里外的一个县城。城里的人,向往着百里外的古都洛阳。所以,在那年代我知足于一种幸运:父母把我出生在了那个叫田湖的村庄,比出生在更为偏远的山区要好下许多。我能看到的小说,在那更为偏远山区,将会更为稀少和罕见。那个我有两个姐姐和一个哥哥的家庭,虽然充满着无边的贫穷,却又充满着无边富裕的恩受。父亲的勤劳,给他的子女们树立着人生的榜样,母亲的节检、贤能和终日不停歇的忙碌,让我们兄弟姐妹过早地感受到了一种人生的艰辛和生命苦闷的意义。这成了我一生的巨大财富,是我写作时用之不竭的情感的库房。

那个时候,大姐身体不好,以今天的医珍,可能是所谓的腰椎股骨头坏死,不青不红,却又不断地发作一种无缘由的疼痛。她由此而辍学,多数时间就躺在屋里床上,为了消磨时光,她就总是看些那时在乡村可以找到的小说。看那种在那个年代乡村能够找到的所有的印刷物品。这样,大姐的床头,就成了我人生中的第一个图书馆。她看什么,我看什么。她有什么书藉,我自然就有了什么书藉。

想到因为大姐生病,才使她的床头成了我人生的第一个图书的馆藏,对大姐的感恩,那种无可比拟的姐弟情谊,就会以潮润的形式,湿润在我的眼角。因为这些最早的革命文学,填补了我少年心灵的空白。对小说的痴迷,让我不再对学校同学中那些身份地位、学习长相、言辞行为和我们之间那些所谓的城乡之差,存下因为嫉恨与羡慕而长久蓄生的自卑。

我变得心胸开阔。开阔到在初中时候进行试卷考试,分数不是很好,也不十分地放在心上。因为心胸,让我变得似乎完全忘了和谁有过一分之差的那种遗憾。而那些革命小说中的故事,却常常让我念念不忘,愁肠结心。初一时候,还是初二之时,我终于听说中国有部大本小说,名为《红楼梦》,又叫《石头记》,是和《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合称为中国的四大名著。并且,《红楼梦》是名冠这四大名著之首。其它三部,因为大姐的床头,我都也已看过,只是这部,不知为何,大姐的床头却总是没有。问过村里会写对联的文人,说你家有《红楼梦》吗?那些文人都惊着看我,像我的问话里,隐藏着一个少年心欲的不安。然而,他们的那种眼神,反而使我更加急切地渴望此书。也就终于在某一天里,同班有一姓靳的男生,哥哥是空军的飞行人员。他告诉我说,《红楼梦》那书,因为毛主席爱看,别人才很难看到。因为毛主席爱看,省长、军长以上的高级干部,也才能各自分配一套。

我对这话将信将疑。

他说他哥来信,言称有高级干部给了他哥一套。说他哥看完将从邮局寄回,可以悄悄借我一看

我为此惊异。也比他更为担心邮途的丢失。

也就终日地等着等着,直等到下一学期,已经忘了此事,他却在某一天里,从书包里取出一本报纸裹了几层的神秘,把我拉到一边塞进了我的手里。我欲打开看时,竞吓了他一个满脸惨白。于是,我忙又合上,藏进我的书包,躲进厕所,到没人时候才打开那本神秘,见是一本果然,浅白的封皮上,赫然印着"红楼梦"三个大字。而在那小说的封底,果真印着"供内部阅读"的五个小字。当时不知为何,我喜出望外,又战战惊惊;满头大汗,却又双手哆嗦,慌忙地把那小说快速地重又裹好,急急地藏进了我的书包。

那个下午的课堂上,我没有听进老师讲的任何词语。一心想着那本"红楼之梦",就像一心想着我一生想要见的我最钟爱的一个情人。

那个署假,为了挣钱,为了给大姐治病,我同二姐起早贪黑,到十几里外的一条山沟,用板车往县里的水泥厂里运送料石;给修公路的承包队,从河滩上运送鸡蛋大小的鹅卵石子;给盖房子的村街上的商业部门,运送地基石头。白天无休止的汗流浃背,气喘嘘嘘,人累得如同多病的牛马。可在晚上,看《红楼梦》小说,却能醉醉痴痴,直至天亮。看到黛玉葬花、黛玉之死和宝玉出家,常是泪流满面,唏嘘感叹。

然而,因为痴于阅读,我早已忘了我有些荒废的学业。

然而,偏巧那年,由初中晋升高中时,却又要由分数定夺命运。那些年月,我对阅读小说因着过分迷恋,而对人生,也因此变得有些迷惘。想横竖反正,我的命运就是同父母一样种地,不得不作于日出,息于日落;因此,并不相信你考取高中就可以不再耕田种地,可以让你变为不是农民的城里人了。也就随遇而安,陪着同学们如同打哄看戏一样,参加了那年的升学考试。其时的结果,录取中的政策是规定凡有城镇户口的同学,必须百分之百地预以录取;而对农村户口的学生,既要看考试分数,还要看大队和学校的共同推荐。就分数而言,二姐的分数远高于我;就推荐而言,我姐弟二人,就只能有一人可读高中。

话是午饭时候父亲从门外带进家的。那是夏天,知了的叫声,在树枝上果实累累,叫得欢天喜地。父亲坐在我家的院里,说了我和二姐只有一人可以上学的情况后,他看着我和二姐,有些为难、又有些犹豫地说到,家里的境况,你们也都明白,人多嘴多,谁都必须吃饭,又要给你们大姐看病,这样,也是确实需要你们有一个留在家里种地,挣些工分。父亲说完,我和二姐在那个时候都端着饭碗,僵在父亲面前,谁都没有说话。有一瞬间,时间生硬,再也不会如水样细软地流动。就像时间成了石块,无形的砌在了我与二姐和父亲之间。就这样过了许久,许久许久,母亲从灶房端着饭碗出来,说,都吃饭吧--吃完了饭,再说这事。

就都各自吃饭去了。

忘记了二姐是端碗进了屋里,还是端碗去了别处。而我,端着用红薯叶子煮了红薯面条的一碗粗粮汤饭,到了门外的一棵树下。树下空无他人。而我在那空无里,却是无论如何也无心食咽那碗汤饭。也就在这个时候,在所谓人生的十字路口上,在我正为上学还是不上的迷惘里,下乡到我们村里的一个知青,男,穿着蓝色制服,三七分头,高个,他款款的从村街上走过,还和熟人点头说话。说话的顺序,是村人恭敬地先和他说。而他自己,只是懒懒洋洋地点头哼哈着答话别人。

他答着去了。

而我,在他走后很长的时间里,都还看着他的背影,就像看着一条通往远处的道路。就在那一瞬间,我忽然忽然、猛烈猛烈地想要继续读书。想要去念我的高中。想要从二姐手里,夺走属于她的那半个去念高中的希望。也就匆匆吃饭。匆匆地回到家里,看见二姐也正端着空碗,从哪儿出来到厨房盛饭。

我们在院里对望了一眼,谁也没有说话,就和彼此谁都不太认识对方一样。

下午,下地劳动,不知为何二姐没去。

晚饭,二姐也没有在家吃饭。

饭后,二姐也没有很快回家。

我问母亲,二姐呢?母亲说,找她同学去了。也就这样,把一段命运暂时搁着,就像把一个疮疤暂时用膏药糊了一样。也就睡了。月落星稀。窗外有清明夜色。有蛐蛐的叫声。还有半透明的潮润的夜气。睡到半夜时候,也许我刚要睡着,也许我已经睡着,刚好醒来,就在这个时候,我家大门响了。二姐的脚步,轻柔地落在院里。接下,那脚步的声响,到了我睡的门口滞重下来,仿佛是犹豫之后,二姐推开了我睡的屋门,进来站到了我的床前。

我从床上坐了起来。

二姐说:"你没睡?"

我以"嗯",做了回答。

二姐说:"连科,念高中,姐不去了。还是你去念吧。"

说完这话,二姐借着窗光的月色,看了看我。我不知道那时的二姐,看见了我什么表情。而我,却隐约看见,二姐的脸上似乎挂着凄淡的笑容。笑着转身走时,还又对我说到:"你好好读书;姐是女的,应该在家种地。"

然后就是漫长的等待高中的开学。在开学的前一天里,二姐给我买了一支钢笔,送给我时,她眼里含着泪水,却是依然地笑着说到:"好好读书,连二姐的那份也给读上。"

现在,三十年之后,我给我的孩子说起这些,他有些愕然。有些不敢相信。不是不敢相信二姐因是女的,方才让我这个男孩读书。而是不敢相信,有个漫长的时代,虽是正宗的社会主义,可中国乡村的孩子,却是普遍贫穷饥饿。做为父母,普遍无力去供他们的孩子吃饱肚子,并读完初中、高中。这是一个时代给所有做父母和子女的人,留下的一份被它早已忘记的社会歉疚。

 

七十年代,记忆深刻的,对我来说不是革命,而是饥饿和无休止的劳动。

大姐有病,常年躺在床上。给大姐治病,成了我们家中心中的重心。大姐曾在六十年代的革命初期,同她的同学一起,大串联到过省会郑州,因为想家,又挤不上进京的火车,也就只好徒步返回,错过了她一生见到毛主席的机会。

毛主席这人,虽然伟大,可他不是医生。不能帮我大姐治病。这就使得我们家的生活,离革命远了一步,如同乡村,离城市远了一步;农民,离市民远了一步;穷人,离富人远了一步。但革命的气息,总还如夏热冬寒般,时时常常地扑进我家院落,扑进乡村的田野。记得七十年代之初,社会上的"文攻武斗",都已渐次地过去,我同生产队的老少社员,一边遥望着革命,一边促进着生产。有一天,在田里翻着红薯秧子,不知为何,竟有两辆卡车拉了革命者的青年,架着机枪,从田头公路上驶过。突然,他们朝着田里的我们,打了一梭子机枪。子弹就落在田头的草上。草摇土飞之后,当过兵的一个退伍军人,突然大唤:"卧倒--"社员们就都学着他的样子,各自卧伏在了红薯秧的垄沟。起来之后,卡车已经远去,载着革命者和他们的笑声。不知这革命从哪而来,又到哪儿而去。于是着,生产队长就对着革命的背影大喊大骂:"操你们奶奶,我们种地,你们革命,井水不犯河水,碍着你们啥儿事啦?!"

乡村,不是那个年代的主体,不是革命的主体。那个年代,和今天的改革开放完全一样,主体乃是城市,而非乡村和十亿农民。是曾经在新、旧中国的革命中都与其有过联系的人。但乡村,解放前是过中国革命的主要阵地;而在解放之后,除子"大跃进"和"三年自然灾害",或多或少,已经有些角色变化,只是革命主角的群体配角。是革命漫无边界的辐射地带。只是革命兴起时的必然牺牲和最终成就革命的辽阔地缘。"大跃进"和"三年自然灾害",最深刻的教训,就是革命出产激情,并不生产粮食。三年"自然灾害"时,饿死的人成千上万。堆将死尸,能坝起一个新的三峡大坝。这就证明,无论如何革命,乡村还要种地。

也必须种地。

要种地,就必须由如我样的学生,割草放牛。也就读书。也就割草与放牛。说不清哪个正业,哪个才是业余。在割草放牛中,亲眼目睹着父母们的日出劳作、日落而息和无休止的劳动换来的无休止的饥饿。这些所见,营养了那时我内心切实懵懂的一些要逃离土地的愿望。也就在这懵懂和迷茫之中,那一年,村里来了一批知青。

并不认真知道,知青们来之哪里,但却相信,他们一定来之城市--洛阳或者郑州。事实证明,他们的确来之遥不可及的、我梦寐以求的那些城市,六人、七人,家在省会郑州;还有一个,来之洛阳。他们被村人恭敬地安顿在特意收拾干净的大队部里。村人们敬着他们,就像敬着自己的祖先。因为他们能从城里给村里带来一些买不到的化肥、布匹和火柴等。极度的革命与计划经济所导致的物质贫困,是连种地的农民上街买个烧饼也需要一两粮票。可是国家,却只给农民下发劳动的义务,并不下发多少粮票、煤票和足够的布票以及别的票证。这些东西,知青们虽然不多,但却多多少少,总是神奇的有着。于是,他们给乡村带来了一些农民的急切之需,农民就自然感恩戴德,不让他们下田,不让他们种地,最多最多,就是让他们在田头看看庄稼,吹吹笛子;举起柳枝,哄赶一下落进田里的飞鸟和窜进庄稼地的猪羊。

那时我小,看知青们不下地劳动,穿得光鲜干净,日子就是在村头漫步和吹笛,也就渐渐明白,乡村人是如此的低贱,而城市青年,竟是如此的高贵神仙。我不恨他们生在城市,只是无奈地暗自抱怨,自己生在了这个乡村。他们吹笛散步,指着从他们面前过去的农民,偷偷笑着说些什么。到了吃饭时候,午饭或是中饭,村里各家讲些卫生的农民,还要负责给他们烧饭--那个年代的术语,叫做"派饭"。一家一个、两个知青,一般是一派一周,周后换户。我母亲是村里爱着干净的妇女,每天除了扫地整屋,连我家大门之外,也都要每日打扫一遍。于是,我家就成了最为合适的被"派饭"的一户人家。

有了派饭的任务,母亲和病轻的大姐,就要提前忙乎几天,淘麦磨面,等着知青到我家里隆重吃饭。一般说来,我们一家人都吃细粮白面时候,必是春节和一年里的几个重要节日。其余时间,尽皆顿顿都是粗粮,如玉米黄面和红薯黑面等。其余时间能吃到细粮白面的,就是每逢阳历五日、十日,十五日的逢五街集,外公从更远一些的乡下到村里赶集,母亲才会给外公做上一碗白面捞面,或烙就一个白面烙馍。还有就是,父亲下地过份劳累时,母亲也才会给他偶而吃些细粮白面。也有时候,大姐病重,母亲会给大姐烧上一碗细白的葱花面条。

可是知青派饭,轮到我们家里,却总是要顿顿细粮白面。中午一般都是白面手擀面条;晚上都是葱花油烧烙饼。他们吃饭时候,我常常嘴馋得站在边上盯着他们。母亲觉得,我站在那儿看人家吃饭确实不好,就总是把我打发到门外别处去做些事情。时日久后,我为了不看着嘴馋,也就在知青到我家里吃饭的时侯,必就躲着他们,到门外坐在一棵树下,或一堆对面人家准备盖房的石头堆上,盯着我家大门,看个时时日日,岁月久长,直至饭后的知青从我家大门里出来,用手绢擦着油嘴,款款地朝村里去了,我也才可以急急地回到家里。

每次回到家里,我都渴望知青们或男或女,在我家有吃不完东西留下。可是,每次慌慌地扑回家里,他们都未曾留下什么。这让我有些失望,不知是母亲给他们做的饭食原本就少,还是因为他们年轻,正当生长身体时候(可我也是),有多有少,一概都能吃下。

话又说将回来,他们吃饭,也都不是白吃。每个星期,会按顿饭两毛钱和二两粮票的流行价目,算好了留在我家桌上或门前的石条凳上。现在算计起来,他们留的,远远少于他们吃的。然而那时,他们每周留时,我母亲都会推推让让,说留的太多太多。我也就确实认为,他们留的钱和粮票,也许的确多了。是因为多了,母亲才总是那样热情?还是因为多了,我们家才让他们无论何时,都享受外公来赶集时、父亲劳动累过度之后,才有的一种宽厚的待遇?还有大姐病中,才偶而可以吃到的细米白面?直到后来,忽然有许多被"派饭"的人家庄户,都偷偷找到村里干部,说这样地吃着细米白面哪能行啊。说一顿两顿,就是一月两月,也还算可以。可这样的久久长长,一年半年,谁家能经得起这个的吃法?直到后来,一边供着知青的派饭,一边又不断地向干部反映那个年代的--关于一种吃的情况。直到半年之后,那些知青开始自己立火烧饭,村人们也才长长舒了一口暗气,有了一种为吃几顿白面而背上包袱的解脱。

说句实在,八十年代之初,中国文坛轰然兴起的"知青文学",把下乡视为下狱。把一切苦难,多都直接、简单地归为某块土地和那土地上的一些愚昧。这就让我常想,知青下乡,确实是一代人和一个民族的灾难。可在知青下乡之前,包括其间,那些土地上的人们,他们的生活、生存,他们数千年的命运,那又算不算是一种灾难?说心里话,和农民永远无法理解城市、无法理解知青下乡是一代人和一个民族的灾难一样,知青们和曾经是知青的作家们、诗人们、教授们,其实也都根本无法真正理解他们曾经在那土地上生活了几年、或更长一些时间的那土地上活过来的千百年的人们。在我家乡,那块偏僻地土壤,没有大批的知青,如黑龙江的建设兵团样,人头攒动地来过去过,但却断断续续,每个村庄,却都有着知青们客人般的到达。他们和旅人一样,在那少则数月,多则数年,也就陆续走了。

光荣地,回城去了。

我没有听到见到过,知青们在我家乡那块土地上"受苦受难"的事情。但我知道,那段记忆,已经成为了他们共有的苦难;成为了他们的一段欢乐的历史回忆。包括后来,村里不断的丢鸡丢狗,甚至有整头的山羊、绵羊,都会突然丢失。而羊头、羊毛,却在知青点的房子周围,赫然地扔着。我的记忆,对知青们没有爱恨,也没有什么美好与羞丑。没有激情和所谓的无奈。只是觉得,那是那个年代的一桩事情,就像季节中的一场风雨,来就来了,去就去了。记忆犹新之事,令人痛惜之事,是一九七五还是哪一年里,村头的河滩地上,要枪毙几个犯人。其中之一的是个男的农民,他的死与知青有关。说他翻越知青点的院墙,企图强奸一个女的知青。虽未得逞,但却罪大恶极,十恶不赦,也就只能将他认真毙了。

枪毙那天,人山人海,庙会一样,先在附近各村进行了一翻游行,让犯人们都站在卡车两侧,反绑了双手,胸前戴了纸牌,上写罪犯的人名罪名,如欲要强奸女知青的那个年轻农民,他的黑墨名字上,划了鲜红的墨水红叉,名字之下,又写了"强奸犯"三个大字。后背上还如戏台上的死刑犯样,插了木牌,写了他的人名罪名。

人山人海。游行的卡车,从人群中缓缓过去。

人山人海,人们都把坚硬的泥巴、石块,投到那所谓的"强奸犯"的脸上身上。而不去投那也要枪毙的杀人犯和放火偷盗犯的人的脸上。

也就认认真真地,将他毙了。

几声枪响后,一切又归于风平浪静,和雨过天晴后一模一样。

待那河滩地上的人潮退去之后,我和几个同伴去枪毙人的现场找了看了。确实看到,沙地上有着一些血迹,就像一些粘稠的浑水,浸染了沙地上的沙土。也就有些惘然。有了对知青们的惊恐和敬而远之。因为,就此之前,在我们邻村的一个知青点里,有着一桩同样的事情,只是角色倒了过来。是个男的知青,强奸了村里一个女的孩子,十六七岁,她去地里割草,被知青骗到屋里生生奸了。事情的结果,是那女孩从知青点里哭着出来,就在村头投河自杀。而那男的知青,听说女孩死了,也就连夜逃出村庄,回了城里。女方父母,为此痛哭不止,葬了女儿,也曾上告政府,可政府并没有进城抓人。

更是没有,把那男的抓了判了。

那男的知青是强奸成的;且乡村女孩还已死去。人命关天,对那男的知青,却并未怎样有个说法。只是政府的干部陪着男的父母,从城里来到乡下,作赔了一些钱物。还有,世界上最为真城的一种啰嗦的道歉。然在半年之后,有了同类事情,犯人是着农民,虽为强奸未遂,人却猛地一下,轰然毙了。

那一天的黄昏时分,河滩上流动着夏天的闷热和潮润的水汽。我们那些半大的孩子,寂寞地站在做过刑场而热闹过后的河滩上的一湾空旷里,就在这湾空旷之中,我开始对这个世界有了一种更为复杂的困惑;对那些知青,也不再存有仰视和羡慕,而且还生出了一丝怨恨,深藏在了自己的内心。从此,记住了他们在村里的不劳而获和偷鸡摸狗;记住了他们在我们乡村和度假一样的生活。不太明白,我们乡村本就田少粮少,毛主席为何还要派这些城里的孩子,到这儿祸害乡村的人们。也就盼着他们赶快离开,回到他们家里,让城市乡村,彼此平静,相安无事。

也就在我不慎的一天,他们果然走了。

那个暑假,我去了洛阳舅舅领的一个建筑队里,搬砖提灰,做小工挣钱,以补家缺之用。可在署假之后,回到村里,也就轰然听说,知青们哗哗走了,就像听说了风吹云散一样。就像风吹必然云散一样,并不觉得,对他们走去有什么惊异。然在那天夜里,却总是想着知青们走了,村里又归了平静,还不如他们不走,总会有着事情的发生。

那一夜,我反复记起,有个姓黄的知青,女的,在我们家吃着派饭时候,母亲给她烙了一个葱花油饼,把那油饼十字切开,一分为四,而她却是惟一一个没有把那油饼吃完的人。

她吃了一半,还剩着一半。

她去吃饭时候,我依然在门外的石头上等她吃完离去。可等了不久,她就从我家推门出来,看看左右,径直朝我走来,什么也没多说,递给我一块纸包的油饼。原来,她在我家只吃了油饼的四分之一。知青走了,让我总是想着她的模样,和那一块四分之一的油饼。来日里下田干活,我抽空去了知青点的几间空屋,以为能找些什么,结果却是一片的狼藉空荡,如同风吹云散之后的一地柴草鸡毛。

 

直到今天,对于知青我都没有如许多的人们说的那样,感到是因为他们,把文明带进了乡村。是因为他们在乡村的出现,才使农村感受到了城市的文明和文化。于我最为突出的感受,就是城乡的不平等差距,因为他们的出现,证明了远远大于原有人们以为的存在,远远不只是一般的乡村对都市的向往与羡慕,还有他们来自娘胎里的对农民和乡村的一种鄙视。

原来,课本上说的四个现代化的建设,其间的农村现代化,其实只是一种美梦之想,如同一种天方的夜谭。知青们走了,他们让我隐约的明白,与其在土地上等待一种命运,远不如努力地逃离土地,去试着改变一下什么。也许,就在那些年里,也许是在我读二年级时,遇到的那个来之洛阳的女性同学,让我过早地萌生了逃离土地的欲念。只是因为知青们的到来,让那种子似的欲念,开始了一种莫明的膨胀。

我开始渴望,有一天真的离开土地,走进城里。如同急要从土地上逃走的贼样,我日日地瞪着双眼,盯着我面前每一天的日子。也就忽然在某一天里,从大姐的床头,拿到了一部长篇小说,书名是《分界线》。作者是张抗抗。今天,在三十几年之后,我已经无法回忆那部书的故事、情节,还有什么细节。但是,在书的封底上那贯常的内容提要里,却写着张抗抗是从杭州下乡到北大荒的知青,由于她写了这部小说,由于要她到哈尔滨出版社进行了修改,于是在这部小说出版之后,她就从北大荒留在了省会哈尔滨里。

这一提要的内容,当时让我猛地一惊:原来,写出这样一部书来,就可以让一个人逃离土地,可以让一个人到城里去的。也就那个时候,七五年前后,我萌动了写作的念头;种下了写一部长篇小说,到城里出版并调进城里的一种狂妄而野念的种子。

也就开始了偷偷地写作

也就在刚把一部名为《山乡血火》的革命长篇写下开头时候,我开始到几公里外宋朝的大理学家程颖、程颐的故里,去读了高中。在刚进高一的一个班里,有人偷偷指着我们的语文老师,说他姓任,不仅上过大学,而且还在家里写着比《红楼梦》更为伟大的一部小说。说《红楼梦》只有四卷,而他的小说,却要比"红楼"长出一卷。

我对我的老师,肃然而起敬。

在一次课上,老师讲着语文,提问我时,我答非所问,反宾为主,问老师说,你真的在家写着比《红梦楼》更长的小说?任老师没有答我。而是从口袋取出一个旱烟包来,在讲堂之上,他熟熟练练地撕下一个纸条,卷起了一个"炮筒儿"烟卷,点燃后吸着,脸上露出神密的笑容,说你们都看过《红楼梦》吗?如有机会,都应该看上一看。那个时候,我并没有意识到《红楼梦》一定就比《分界线》更为伟大;曹雪芹一定就比张抗抗和我们老师,有何过人之处。恰恰是后者和作品,让我觉得所谓的写作,并没有那么了不得的神秘和不可能的事情。

我开始了写作,并坚定日日地写着。

白天到几里外的高中读书,晚上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构思我的故事。星期天下地劳动,到了晚上就点上油灯,伏在一张陈旧而破损的抽屉桌上,写着我的关于阶级斗争和地主、富农、贫农,以及剥削与被剥削,反抗与被反抗,还有远离家乡之后,主人翁去找共产党的那部长篇故事。

写作成为我生活的秘密,使我感到在那青春的年代,我比别的同学和乡村的人们,都过得充实和多了一份理想,似乎在生活中比别人有着更多的一束遥挂在未来的光明。使我感到,正因为文学的存在,才有了我那时活着的意义。才有了我文学的昨天,今天,和可能是灰暗而艰涩的明天。

就是到了今天的景况,我的写作或好或坏,已经写有五百余万字的作品时,所有的记者见我都会千篇一律地问我世界上对你影响最大的作家是谁、作品是什么时,我都会认真地答到,对我影响最大的作家是张抗抗;影响我一生的作品,是张抗抗的《分界线》。

必须承认,我确实从心里对抗抗大姐,充满着一种难以言说的感激之情。

岁月如同有用无用的书纸,日子是那书纸上有用无用的一些文字。就这么一页一页地掀着,仿佛我写的无意义的小说一样,到了我把那部长篇故事写到一百余页时,因为大姐的腰痛日益病重,因为家里,确实需要有人干活,有人去挣回一些维持油盐药物的钱来。在读高二其间,我读了一个学期,便辍学回家去了。那年我还不到十七岁,在家呆了数天,把我的被子、衣物,还有正在写作中的小说书稿,一整一捆,就到了几百里外的河南新乡,打工去了。

那是一段我人生中最为辛苦的岁月,每每提起,都会唏嘘掉泪。

我有一个叔叔,是我父亲的亲弟,他远离家乡,在新乡水泥厂里做着工人。因为他在新乡,也就首先介绍我大伯家的老二孩子,名叫书成的我的叔伯哥哥,在新乡火车站当着搬运工人,把从火车上卸下的煤或沙子,装进加长加高过的架子车上,运往三十多里外的水泥厂里;起早贪黑,一天一次,一次一吨,1000公斤,60多里路,能挣四到五元。因为哥哥在这干着,我也就到了这儿做了一个搬运工人。

我比哥哥个高一些,却是没有他那样对人生和搬运的耐力。每天天不亮时,我们弟兄就早早起床,拉着空车,快步地往三十里外的火车站去,每人装上一吨煤或沙子,然后再缓慢地如牛一样,拉着重车回来。在平路上,我们步履蹒跚,遇到了上坡,无论坡陡坡缓,我们都把一辆车子放在坡下路边,弟兄合拉一车,在那坡道上走着"S"形的路线,盘爬着自己的人生。送上一辆,回来休息一会,再合拉另外一辆。夏日时候,天如火烤,汗如雨注,好在那时,路边常有机井浇地,渴到难耐时候,我们就爬在路边田头,咕咕地狂饮一气,如牛如马,喝个痛快。到了午饭,我们就总是赶到某一机井口上,吃着四两一个、因为坚硬形长,被我们形容为"杠子"的杠子馍馍。每次,喝着路边的生水,吃那杠子馍馍,我和我哥,都能一口气吃上两个,八两重量。

起初,我拉不动那上吨的煤车、沙车,吃不下那两个杠子馍馍,哥哥替我着急,除了每遇上坡,都要替我拉车以外,还要在路边吃馍时候,从他车把上吊的一个袋里,给我摸出一块乌黑的咸菜块儿。他咬下一口,有三分之一,自己吃着,把那三分之二黑乌的咸菜,递到我的手里,让我就着咸菜,就着路边河水,去吃那坚硬的杠馍。这样一段日子,看我能吃完那八两馍了,哥就不再给我准备咸菜,而只准备一些最为深刻的关于人生话儿。

他说:"连科,你还回家读书去吧,读书才是正事。"

他说:"不读也行,读多了也不定有用。"

他说:"明天周末,我们回去洗个澡吧。洗个澡,明天你好好睡上一觉。"

我在每周的周日,都会好好睡上一觉,把前几天透支的力气,设法儿补将回来。可是,我哥让我睡觉,他却仍在星期天里,还要到火车站上再多运一趟煤或沙子。

我和我哥,是住在水泥厂的一间宿舍房里。周日这天,哥哥拉着车子走了,我就躺在空荡荡的屋内,有些绝望地望着天花板和天花板上挂的蛛网。还有蛛网上一天天长大的一个蜘蛛。这个时候,我就想起了我那写了一百多页的长篇小说,孤苦伶仃,和行李一块,从老家随我到了新乡,可我却是再也没有为它续写过一页,再也没有写出过一段情节或一个细节。

就这样过了一个多月。有一天,我叔看我走路时一个肩高,一个肩低,身子也有些歪斜。问我怎么会这样走路?我说本来就是这样走路。我叔伯哥哥,却把头低了一会,抬起来说,是拉车拉的。说因为架子车中的辕带,每天都要狠狠地勒在肩上,要用尽吃奶的力气向前拉着,那肩膀也就自然向下坠了。

说完这些,我叔没有再说什么,眼眶里有了泪水。

三天以后,我叔不让我再到火车站上去当那搬运工人。说挣钱再多,也不再去了。说一但累坏了身子,他会一生对不起他的哥嫂,我的父母。经过叔的托人周旋,还请人吃了两次饭店,喝了一瓶白酒,说通了让我到水泥厂的料石山上,和别人一道打风钻、炸料石,然后再把料石装上小型火车,运往山下水泥厂里。因为炸那料石有些危险,被石头伤后流血或被哑炮碎骨,甚或炸亡的事情,每年每月,都时有发生。为了安全,叔也不让我哥去做那搬运工了。让他和我一块上山,彼此也好有个照应。

我们弟兄就卖了各自的架子车,到水泥厂的料石山上,去做了那里的临时工人。料石山脉,离水泥厂有三五几里,小罐儿火车,上山时用钢丝卷抑机儿把几十个空罐车厢拉将上去,待装满料石,再利用下坡的惯性,把那罐车迅速而有节奏地放下山去。在那山上,临时工们分着几拔,有人专门打钻放炮,有人专门把料石装上铁皮板车,再推几十米或者上百米,装上罐车。还有人负责,专门把罐车往厂里放运。刚上山的新手,由于不熟悉劳作景况,都会让你干上三天放罐的轻活。三天之后,你都熟了,再去干那搬石头砸锤,到崖壁上翘石的险活累活。

我干了六天放罐的轻活。

叔伯哥哥,把他前三天的放罐轻活,也让给我了。而他,一到山上,就干了抡锤打钎的最重的活儿。在山上干活,是一种"计时",而非"计件"。计时,既每干八个小时,为着一班,每一班有一块六毛钱。为了能干上十六个小时,一天劳作两班,挣上三块二毛钱,我和我哥去找工头说了许多好话。我叔,还又去给那工头送了两盒香烟,一瓶白酒。就这样,我和我哥,在那山上每天干上双班,十六个小时,经常一干十天半月,不下山,不洗澡,也不到厂里去办什么事情。吃住都在那空旷的山上,直到天下雨了,才会借着雨天,休息一下。

最长的一次,我在那山上一气干过四十一天,每天都是十六个小时,不洗脸,不刷牙,下班倒在地上就睡,醒来用湿毛巾在脸上象征一下,就往工地上快步走去。因为工厂里既抓革命,又促生产,要大干一百天,完成多少万吨的水泥生产,支援哪里的工程建设。所以,全厂上下,就都那么日夜忙着,自自然然,也就给我提供了一个不用请客送礼、不用求人说好,就能每天干上十六个小时的天赐良机。

我抓住了这个机会。

在这机会中,有一桩趣事。那桩趣事,关系到国家机密和台海关系。

那个时候,对于台湾,中国大陆人知道的只有两个内容,一是他们台湾人,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二是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拯救他们于水深火热的苦难之中。当然,因为我们要解放他们,他们又亡我之心不死,随时都要反攻大陆,夺取我们的革命政权。所以,不知是真的还是假的,那时候大陆的到处,似乎都有潜藏的国民党特务。于是,也就从我幼年记事伊始,耳朵里总是听到国民党的特务如何如何,使我有很长时间,都怀疑我们邻居,怀疑某个老师和大街上穿着制服的所有人,都是国民党从台湾派来的一个坏人特务。以至于少年时期,独自走在村头的田野,因为过份寂静,能听到自己脚步的后边还有脚步的声音,也就怀疑,身后有着来自台湾的某个特务,正悄悄地跟在我的身后,我快他快,我慢他慢,于是就猛地回头,又只发现一片空旷在身后漫漫地铺着堆着。

为了证明身后确实没有特务,有时我会快走几步,把身子闪在墙角或一棵树后,然后把头悄悄伸将出来,进行观察瞭望,待确认身后的确没有特务的尾随,才会继续谨慎地走去。回忆那个年代的许多事情,就像回忆一部年代久远的革命电影,有许多模糊,也有许多清晰;有许多场面宏大的历史空旷,也有空旷中鲜明细节般的野花小草。总而言之,那是一个革命和激情充盈的年代,革命养育了激情,激情反转过来,又燃烧着革命,以至于我为了自己和家人的生存,在新乡郊野的山上,每天双班,一次干上十六个小时,整整四十一天,没有下山,没有歇息,除了珍惜来之不易的每天能干十六个小时的机缘,别的我都一概不管不顾,也就从此,忘记了一切,如同和整个世界完全隔绝了一样。然就在这个隔绝之中,革命与解放台湾这样宏大的事情,会转化成某个细节,呈现在我的眼前。

这是一天午时,我们正往罐车上装着料石,工地上忽然停电,罐车不能运行,风钻也不能旋转,大家几十个来自天南海北的和我一样,在那年代求着生存的临时工们,都躺在碎石碴上歇着睡着。也就在这个时候,在我躺着将要睡着之时,我看到有两个硕大的粉红汽球,从天空中的高远朝着山里的深处飘了过来。

望着那两个汽球,我的第一反映是,这对汽球可能是台湾的国民党人放飞过来撒发反革命传单的两个反动工具。至于那来自台湾的汽球,能否飞过台湾海峡;海峡又在什么地方;从海峡那边的福建厦门,到我们的中原河南,河南的新乡地区,有多远的千里之程,要经过几个省份,我不知道,也不去想它。但却望着那对汽球,越来越信那是来自遥远的、水深火热的台湾方向。为了证明我的怀疑,在大家都半睡半醒之时,我做出要去厕所的样子,离开了工地。离开了人群。

我朝着汽球飘去的方向,一口气走了最少三十分钟。从山顶到了荒无人烟的一条沟谷,直到确实相信,那汽球已经飘失,我再也不能找到它时,才停下了我的脚步。可是,就在我转身要走时,要离开山谷回到山顶时,奇迹砰的一下,出现在了我的眼前。

我在路边的一个石头缝里看见了一样东西。那东西如同书签,四指宽窄,一拃长短,纸板光硬,印制精美,一面是一个漂亮美丽的少妇,亭亭玉立地穿着短裙,分开双手,一边牵着两个孩子。那四个孩子,两男两女,健康可爱,背着书包,拿着玩具;而他们彩色照片的背景,是宽阔的台北大街,和一街两岸的高楼与路灯。就在这书签似的卡片彩照的背面,赫然地印着一行蓝字:

 

台湾不计划生育

在当时,我对计划生育这个后来连农民都十分明了的词语,还不是十分明了,只是隐隐觉得,这个词语与生孩子有些关系。而那个年代,我们乡村也同样没有实行计划生育,只是中国的某些城市,开始有了这样的号召。所以,对计划不计划生育,我并不十分兴趣。只是觉得,捡到了这张卡片,证明了我对那两个汽球是来自台湾反动派的一种判断。只是觉得,台湾人虽然反动,可他们大街上的美丽却是超出了我的所见和想象;还有对照片上母子们生活的幸福,有了暗自而沉重的羡慕。

山谷中空旷无人。我拿着那张卡片,默默地朝工地走去。到了工地,又把那张卡片藏在雨淋不到的、别人也不能发现的一条石缝。虽然之后我没敢再去石缝里看那张卡片,却已经在心底里藏下了一个不能告人的秘密,那就是:台湾人可能比我们生活要好;而我们自己,才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个对于社会、革命和世界朦胧的怀疑,让我想起了我那没有写完的长篇小说,因为在那个虚构的故事里,充满着阶级斗争,也有着一个来自台湾特务的丑恶形象。

我又开始写起了我的那部长篇。

因为我的叔伯哥哥,回家结婚去了,给我留下了独占一屋的空间。可在某天动笔时候,方才突然地发现,因为每天在山上搬石头抡锤,往车上铲装石碴,铁镐的把儿和我缝了几层补丁的裤腿,时时挤压着我握铁锹把儿的右手手指,使我的右手指头,已经完全扭曲变形,如同了树枝一样干枯曲弯,让我无论如何,都无法再握那细滑的钢笔。发现手指无法握笔的时候,望着干硬的指头,我惘然不知所措,有些想哭,又觉得坦然。试着用左手握笔,却又依然不能写字,就再用右手生硬地握着,生硬地在纸上写着,直到可以把字写得有些像字了为止。

就这样,在每天不干十六个小时时,而只上一班八个小时的时候,我都会关起门来,写上几页、几个小时的所谓小说。这个时候的写作,已经不太寄希望于以它的出版,来改变我的命运,让我逃离土地,走入城市;而是觉得,现实让人感到生存的绝望,在写作中,能让人觉出有个新的世界的存在。

就这样,上班,写作;写作,上班。上白班了晚上写,上夜班了白天写。以为一切都将过去时,因为工地上忽然走了几个来自安徽的工人,我又有机会在那山上,每天干上十六个小时时,一干半月时,世界轰然而悄然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天翻地覆。

天翻地覆是自一天的半夜开始的。一天的半夜,已经是十二点多,忽然间,寂静山脉工地上的大嗽叭里,莫名奇录地响起了音乐,播放了豫剧《朝阳沟》。先前,那大嗽叭里除了播音各种通知外,就是革命新闻和革命的京剧样板戏。可是那一夜,天空有云,万籁俱静之时,大嗽叭里竟然播放了有些靡靡之音样醉人的豫剧《朝阳沟》。我们不知道嗽叭里为什么不再播放那革命的样板之戏,而改播了优美的地方戏曲。大家都怔在那儿,停了手中的活儿。都在听着《朝阳沟》中的"走一步,退两步,我不如不走"的优美唱段。直到后来,那些年长的工人们干着活儿,就都跟着大唱起了《朝阳沟》来。

我就是从那一夜突然意识到了豫剧之美,直到今天,还迷恋着河南的戏剧。因为那一夜,我要干上双班,十六个小时,所以,第二天八点下班,回到山下水泥厂的工人宿舍区里,已经是来日的上午十点多钟。就在那宿舍街区的墙上,那一天,我看到了到处都是奇怪的标语。内容尽皆都是打倒汪、张、江、姚"四人帮"的口号。我不知道汪、张、江、姚是谁,不知道"四人帮"是什么意味,就如不懂"计划生育"是什么意味一样。回到宿舍,我小心地去问我的四叔,说汪张江姚是谁?

四叔说汪、张、江、姚是:汪洪文、张春桥、江青和姚文元。我知道汪洪文、张春桥、江青和姚文元都是我们伟大国家的领导人。想起不久之前,毛泽东逝世时,我在山上干活,直到一周后从山上下来,才愕然听说毛主席已经死了。现在,毛主席的夫人和她的好友们,又都被抓了起来,这使我过了许久之后,才隐隐觉得世界将要发生下什么变化。一场新的革命,也许就要到来,尽管各种革命似乎都与我无关。但在当时,我首先想到的是,汪、张、江、姚的顺序,一定被谁排列错了,应该把江青的名字,排在汪洪文的前边。虽然汪洪文是国家副主席,可江青,毕竟是毛主席的夫人。

后来的事实明确地证明,中国确实有了新的革命。

而且革命,与我有关。

在非常偶然、普通的一天里,我正在山上干活,我的四叔急急地从山下走来,到我面前犹豫着说,你下山买票回家去吧,家里有了急事。我怔在叔的面前,有些惊慌,有些忙乱。叔看我忙乱,就取出了一封电报,默默地给我。

电报上只有简单四字:"有事速回"。在那个年代,电话网络,不像蛛网样罩在今天的上空,让世界变得小如手掌。而那个时候,通讯的主要方式,就是信和电报。缓事发信,急事发报。而发电报,一般又都是家有告急,如亲人病重病危,或突发别的灾难。因为电报上每发一字,需要六分钱还是八分钱,这六分、八分,是两到三个鸡蛋的价格。所以,世界上最简介的文字,自然就是电报的语言;最令人不安的文字,也是电报的语言。

因为家有病人,这让我不敢多想电报背后的事情。就只能怀惴着电报,急匆匆地下了矿山,买票整物,连夜启程,回到了洛阳嵩县的一隅老家。

到了家里也才知道,家里一切如常,只是因为社会和从前有了大不一样。

中国的社会,又有了高考制度。

无论什么人,都可以报名去考那事关你命运前程的大学。

从新乡回来,离高考还有四天。因为高中没有毕业,就只能找出初中课本,抓紧复习了整整四天,便和一些同村青年一道,到几里外的一个学校,参加了一次对我来说是莫名的高考,就像抓紧吃了几口饭食,匆忙地奔上了人生与命运的途道一样。

记不得那年都考了一些什么内容,但却记得,高考作文的题目是:《我的心飞到了毛主席纪念堂》。这个题目,充满着悲伤和轰轰烈烈的革命气息。清楚的记得,在那篇作文里,我写了我站在我自己亲手修的大寨梯田上,眼望着北京天安门,心里想着毛主席生前的伟大和光荣#--在那篇作文里,我狠命的抒发了我对伟大领袖的某种感念和情感。因着自己那时正写着长篇小说,而那篇作文,也就自然写得很长,情真意切,壮怀激烈。作文要求是每篇千字左右,每页400格的稿纸,每人发了三页,而我,却整整写了五页。因为作文稿纸不够,举手向老师索要稿纸时,监考老师大为震惊,过去看我满纸工整,一笔一划,在别人两页都还没有写完时,我的第三页已经写满。于是着,监考老师就在考场上举着我的作文,大声说像这个同学,能写这么长的作文,字又认真,句子顺畅,那是一定能考上大学的。希望别的同学,写作文都要向我学习。我不知道,当时的监考老师是来自哪里,但他的一番话儿,让所有的考生在那一瞬之间,都把目光集中到了我的身上,像一个时代,都把目光集中到了北京的天安门城楼上一样。

然而那年,我没有考上大学。

我们全县,无一人考上大学。只有偶或几个,考上了当地师专。而我所在的考场,连考上中专的也没一个。这集体的落榜,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集体去报考自愿那天,上百个考生,无一人知道,中国都有什么大学;省里都有什么大学;洛阳都有什么学校。问负责填报自愿的老师,志愿应该写到哪个学校?老师说,你们随便填嘛。

问:"随便也得写个学校名啊?"

老师说:"北京大学和河南大学都行"。

问:"北京大学在北京,河南大学在哪儿?"

老师说:"可能在郑州。"(实际在开封)。

大家都意识到了一个问题,北京是首都,是政治和革命的中心,是全中国人向往的一方圣地。于是,有人率先把他的自愿,填了"北京大学"四个字。随后,所有的同学,都把志愿填成了北京大学。

我也一样。

当然,结局是无一录取,命运绝对公正。

接下来,和我同考场的许多同学,都在次年进行了复读复考。而我,没有复读,没有复考,也没有到新乡水泥厂里接续着去做那炸山运石的临时工人。我想在家写我的小说。刚巧我大伯家的老大孩子,我的一个名为发成的哥哥,他是一位名远近闻名的匠人,在一个水库上成立了一个小形建筑队,我就白天跟着他到水库上搬砖提灰,学做瓦工。晚上在家里夜夜赶写我的长篇小说。就是到了大年三十的除夕之夜,我也呆在屋里,一直写到第二天鞭炮齐鸣,春光乍泄。

一九七八年的下半底,我终于完成了这部小说。到了年底,便怀揣着一种逃离土地的梦想,当兵去了,在我人生的途中,迈出了最为坚实的进城寻求人生的一步。可在军营,所有的人问我为什么当兵时,我都会说是为了革命;为了保家卫国。问我为什么写作时,我都不说是为了我的命运;而是说为了革命而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去争做一个革命的、有文化的合格军人。因为革命,是那个年代的根本,革命掩埋、掩盖了那个年代里人的一切。可是后来,有位领导听说我爱写小说,有心看看我的作品欲要提携我时,我急急地写信并打长途电话,让我哥哥把我用几年时间写的30万字的长篇寄给我时,我哥却在来日回我的长途电话里,伤心地告诉我说,弟呀,你当兵走了之后,母亲每天烧饭和冬天烤火,都把你写的小说当做烧火的引子,几页几页的点着烧了。

我问:"全都烧了?"

哥说:"差不多全都烧了。"

2008年7月17日  于北京

阎连科  1958年出生于河南嵩县,1978年应征入伍,1985年毕业于河南大学政教系、1991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1979年开始写作,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日光流年》、《坚硬如水》、《受活》、《为人民服务》、《丁庄梦》、《风雅颂》等8部,中、短篇小说集《年月日》、《黄金洞》、《耙耧天歌》、《朝着东南走》等10余部,散文、言论集5部;另有《阎连科文集》12卷。其作品被译为日、韩、越、法、英、德、意大利、荷兰、以色列、西班牙等十余种语言,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版。2004年退出军界,现为北京市作家协会专业作家。

请您支持独立网站发展,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 文章地址: 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2/878
  • 引用通告: 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trackback.php/878

叶隽:中国的歌德译介与研究现状综述 王安忆:《启蒙时代》:看一代人的精神成长
相关文章
郑丹(刘净植文字整理):最真的演出,最好的观众
API: 工具箱 焦点 短消息 Email PDF 书签
请您支持独立网站发展,转载本站文章请提供原文链接,非常感谢。 © http://wen.org.cn
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站立场。对于发言内容,由发表者自负责任。



技术支持: MIINNO 京ICP备20003809号-1 | © 06-12 人文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