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历史

张春海:从东北到西北,清代锡伯族慷慨大西迁

套上古老的木轮牛车/忧悒恍惚离别丰美的故地/高陡的山路崎岖难行/健壮的老牛急喘粗气/鞭梢系过多少山头的白云/摘下来抒写怀念故乡的诗句--《西迁之歌》

 锡伯族本是生活在我国东北地区的民族,其族源问题曾存在争议,目前已基本达成一致,认为鲜卑族为锡伯族的祖先。

公元1764年,锡伯族等民族开始了一项伟大的事业,被后世称作“大西迁”。大西迁的结束,改变了我国民族的版图分布,从此锡伯族、达斡尔族等民族从东北来到西北。

这次西迁,至今都是新疆锡伯族的一段佳话。每年四月十八日,察布查尔县都举行西迁节,缅怀先人,纪念这场对本民族命运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记者到达该县时,还看到宣传语中发扬大西迁精神的要素。对于这次大迁徙,普通民众都有世代相传的记忆。

伊犁重要的战略地位,在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判乱之后得到清楚明确的认识。伊犁将军明瑞上奏提出从盛京(今沈阳)调遣锡伯兵丁到伊犁驻防。经过廷议,清中央政府确定了锡伯族军民前去伊犁并且根据长远利益“携眷遣往”。学者认为,这一决定对锡伯族本身和伊犁地区均产生了历史性的影响。

盛京将军舍图肯接到谕旨之后,随即确定了官兵的选择标准和抽选的具体村镇:只抽取20—40岁身强体壮、马背技艺谙练、善于狩猎者,抽调人选来自15处。

关于锡伯军民人数,在学术界曾有争议。《新疆简史》中记载:“总计官员10名,兵丁1000名,连同眷属3275人。这3275人是官方正式注册数。”而最终实际抵达伊犁的官兵和眷属数为4030余人。

军民分为两队出发,分别为1675人和1600人。第一队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四月初启程,第二队于同年四月十八日在沈阳锡伯族家庙“太平寺”与沈阳同胞聚会、吃离别饭后,于次日出发。四月十八日遂成锡伯族西迁纪念日。

锡伯族民族史诗《西迁之歌》是记叙这场西迁的长诗,有1500余行,其锡伯语文本在新疆锡伯族地区流传。这首长诗又称《迁徙歌》、《戍边歌》、《离别歌》等。自西迁戍边屯垦之时起,就由锡伯族民间艺人演唱,后不断丰富。20世纪50年代,锡伯族诗人管兴才在民间材料的基础上加以整理,形成了今天的史诗。

“三千余名锡伯人啊离乡背井/可奈何强忍心中的悲泣/吞悲饮泪套上古老的木轮牛车/忧悒恍惚离别丰美的故地/高陡的山路崎岖难行/健壮的老牛急喘粗气/鞭梢系过多少山头的白云/摘下来抒写怀念故乡的诗句/赶车的吆喝声有气无力/跟车的人迈着蹒跚的步履/催使的鞭子抽得皮开肉绽/一路青草涂染斑斑血迹。”这首长诗描述了锡伯族大西迁时骨肉分离、艰难困苦的场景,讴歌了锡伯族义无反顾的大西迁精神。

大西迁的路线,是经过我国东北、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然后到达新疆的。1765年,经过一年多的艰辛劳顿,锡伯族军民到达伊犁绥定城,在此建立了18座卡伦(即戍所)。起初,西迁的锡伯族编为6个旗,乾隆三十二年,又增编了2个旗,组成了锡伯营的8个牛录。今日的察布查尔县8个乡,就脱胎于8个牛录。

今天,在新疆锡伯族的寺庙,仍能够看到展示大西迁路线的地图。锡伯族人能够讲出所经的重要地点和过程。大西迁深深沉淀到新疆锡伯族的民族记忆当中。

锡伯族到达伊犁之后,开始并没有居住在察布查尔县,后来才移居到这里。先是有锡伯营,采用八旗组织。锡伯族军民到此后不辱使命,辛勤屯垦,又参与了平定张格尔叛乱并且生擒张格尔等战事,维护了祖国疆土的统一和边疆稳定。

新疆的锡伯营又成为了解散最晚的一个八旗编制,它并没有随辛亥革命、清政府结束统治而解散,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形态,直到1938年才宣告结束。而今天,西迁英雄的子女们携着民族的文化和记忆生活在西北边疆,继续用双手和智慧,为边疆发展贡献力量。

由焦建成作词、腾格尔演唱的《家庙的烛光》,在察布查尔县流传。歌曲唱道,在你离别的早上,浓雾在村边的丛林迷蒙,家庙的烛光摇曳着告别的身影,泪水伴着初春的雨滴流淌。戍守卡伦的目光,闪烁着军人的期待,千里巡逻的脚步回荡着无畏的雄壮。鲜卑后裔的故事,在漫漫岁月中沉浮,锡伯民族西迁的历史,在中华大地上传唱。一曲唱下来,令人备感苍凉和豪壮。

 

--

 

锡伯族民间诗人关兴才老先生,根据锡伯族在新疆伊犁地区,西迁的锡伯族后人流传的民间长诗,整理而成的《西迁之歌》,它生动地描述了这一伟大的历程,这首叙事诗歌是锡伯族人民西迁的真实写照,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伟大长征的缩写。(那晓辉注解)
 
                       锡伯族叙事长诗:《西迁之歌》

在祖国遥远的西陲,
镶嵌着一颗璀璨夺目的宝石,
那是如花似锦的伊犁哟,
人道是古什乌孙的旧址。

遥想当年准噶尔部的达瓦奇(1),
叛乱的烽烟中发出称帝的梦呓,
班第、永常二将军奋勇定边(2),
歹毒的狂虏覆灭在格登山里。

受难的人民渴望安居乐业,
残暴的匪徒妄想蠢蠢再起,
阿睦尔撒纳(3)挑起分裂的黑旗,
罪恶的战火又弥漫了大地。

清廷急令兆惠(4)率师殄灭穷寇.
浩荡的大军所向无敌,
阿睦尔撒纳胆慑溃奔安集延(5)
历史的罪人在那里染疾命毙。

漫长的国界如何守卫?
边疆的百姓安得生息?
纵观史书啊调兵迁民,
屯垦反边是万全之计。

大清皇帝发出了谕旨,
传到奉天将军那里,
命令抽选锡伯千户人,
远戍边防到伊犁(6)。

长翅的羽檄飞传白山黑水(7),
选派的兵丁听命办理户籍,
行军之苦战祸之灾谁人不知,
纵然穷乡难舍又有何计!

奉天省的锡伯啊眷恋故地,
亲吻着沃土不忍上鞍呜咽哭泣,
诰命如山忍痛又割爱,
眼望故乡十步九回难离去。

吉林省的庶民哟离别骨肉
相抱痛哭何凄凄,
莫道是钢铸铁打的汉,
心如刀割垂泪涕。

黑龙江的百姓呀告别众亲,
声声抽搐哭成泥,
纵使铁石心肠的人,
泪如泉涌把头低。

姑父姑姑哀哀来送行,
呼唤着侄儿依依共幽咽,
万般悲痈也救不了苦命,
别了,挥泪行礼从此辞。

舅舅舅母幽幽来送行,
一腔怨嗟簌簌泪沾衣,
哭干了眼泪行人难久留,
别了,今后相见只能在梦里。

至爱亲朋戚戚来送行,
顿足牵衣无言惟啜泣,
而今奉命戍边到伊犁,
别了,与君惜别无会期。

满屯的乡亲含泪聚议,
人间的伤别莫过于此,
断肠时节应备饯别饭,
观天择吉四月十八日。

满怀忧愤到祖先的寝地,
追念父辈的恩泽捶胸号泣,
此行一去跪拜在万里之遥,
荆棘丛生的陵园谁来扫祭!

留下孤独的坟冢准来烧纸?
面对先辈的遗骨不忍离去,
同族皆走了,无人来培土,
惟有残月伤怀,杜鹃啼血!

森森国法,谁能逃避?
区区百姓,能说不去?
天地无情,恸哭何用,
万般冤屈,吞在心里。

悲愤怨伤,向谁倾诉?
涕泪纵横,官吏怜你?
皮鞭催迟,刑法欲施,
无尽缅思,早应割去!

出嫁的闺女对月哀思,
莫非退还收下的彩礼’
恩爱良姻用不着杀猪宰羊,
远戍前匆忙对拜天地。

定亲的儿媳扶柳凝神,
难道割断忠贞的情丝?
共赶患难是女子的美德,
唤女快跟夫婿同穿戎衣。

可怜呀受尽折磨的童养媳,
难言的苦衷逼出心中的疮痍,
将在边塞熬度少女的青春,
无尽的忧虑何日才能完毕。

备好啊踏上征途的什物,
生活需要它千万莫怕费事,
带上故乡如金似银的南瓜籽.
播在西域荒时曝月好充饥。

精心装好吉样的喜利玛玛(8)
菩萨保佑子孙繁衍生殖,
裹好祚福的哈尔堪玛法(9),
富神保佑六畜兴旺丰颐。

三干余名锡伯人啊离乡背井,
无可奈何强忍心中的悲泣,
吞悲饮泪套上古老的木轮牛车
忧悒恍惚离别丰美的故地。

远去的人们呀心肝摧裂,
洒下的泪水把车印打湿,
送行的人们啊拦道号啕,
哭干了眼泪又哭出了血……

高陡的山路崎岖难行,
健壮的老牛急喘粗气,
鞭梢系过多少山头的白云,
摘下来抒写怀念故乡的诗句。

赶车的吆喝声有气无力,
跟车的人迈着蹒跚的步履,
催促的鞭子抽得皮开肉绽,
一路青草涂染了斑斑血迹。

辖领西迁的大臣阿木胡朗,
是个贪婪残暴喝人膏血的狮子,
不等拂晓像黄鼠狼吼叫着即催启程,
真是蛇蝎的心肠狠毒又暴戾。

路上发放的饷银微微无几,
哪能分到兵丁的手里;
盐银菜金谁曾见过,
喂肥了狠心的贪官污吏。

遥远的伊犁卡伦(10)望不到头,
远征的队伍日夜兼程走得急,
头顶炎热腹中饭糗如草,
风剑霜刀里人畜积劳成疾。

戈壁之路迢迢四十个驿站。
沙丘起伏的征途真够累死,
酷暑的骄阳焦灼了枯萎的蒺藜,
烈日烙着的沙石磨破了牛蹄。

茫茫的大漠扬起漫天尘埃,
狂风挟着雨雪飞沙走石;
单薄的衣衫早已破烂不堪,
只好用麻片裹着疲惫的躯体。

饥寒交迫使孕妇途中早产,
裸身嗷啼的婴儿命在旦夕,
割下路边的枯草当襁褓,
干瘪的奶头哪能咂出乳汁!

车辚辚,夜夜风餐露宿,
路漫漫,日日劳累已极,
未到卡伦身先死者长已矣,
清冷的月光里惟有纸幡在飘曳。

逶迤的队伍发出饥饿的呻吟,
心中的愁云凝聚得如此浓密,
吃完了树皮采集难得的乌珠木耳(11),
谢天谢地勉强填充饥肠辘辘的肚皮。

啊!翻越了高耸入云的杭爱山(12),
跋涉那河水纵横的乌里雅苏台(13)草地,
穿过了朔风凛冽的科布多(14),
又往冰雪封冻的塔尔巴哈合(15)进发。

当北国飞来报春的大雁,
山花露出娇艳的笑脸,
队伍在巴尔鲁克(17)休整了—冬,
又浩浩荡荡克服新的难关。

巍峨的鸟道直插云天,
失修的古栈道无比艰险,
当滑倒的牛车掉进深沟,
再也听不到亲人的呼唤。

湍急的河流汹捅咆哮,
从哪儿去找摆渡的船帆?
砍来山上的树木架起了桥,
“锡伯渡”(17)的美名传到今天。

边塞的戈壁一片荒凉,
干渴的人们梦想清泉,
夜晚围住篝火弹起冬不尔,
疲惫不堪的同胞以此聊以消遗。

披荆斩棘跨过了万水千山,
栉风沐雨经受了万般苦难,
男女老少紧跟坚硬的牛蹄,
攀登西陲峥嵘的山峦。

步入巉岩突兀的果子沟,
悬崖绝壁构成了天堑,
狭窄的通道蜿蜒而陡峭,
飞流和瀑布半腰阻拦。

凭一双开天劈地的臂膀,
架起了桥梁,开拓了坦途,
靠一双钢铸铁打的脚板,
踏平了荆棘,征服了凶险!

啊,誓以报国的英雄民族
何畏关山有千难万险!
闯过了雄峙的果子沟,
披肝沥胆结束了西迁。

长途跋涉的队伍先后来齐,
安营扎寨在芦草沟北面;
七月二十二日报到将军府,
来年迁驻在伊犁河南岸(18)。
皇上颁布了戍边的期限,
驻防时间六十年一换,
待到六十年期满时,
功载青史重返家园。

六十个春秋虽然长,
总会盼到换班的时间,
定住富饶的伊犁河边,
捕鱼也可熬过饥饿的难关!

千里边防线上摆下了虎威的锡伯营,
减员的兵马暂编为六个旗,
大地母亲养育着勤劳的儿女.
闻散马甲又重编了正规的八旗(19)。

重编的意图官民皆知,
遣返的诺言已成诈欺,
无根无蒂的弱民要谋生存
哪可坐等朝廷的恩赐。

一手拿着弓箭保卫国土,
不让豺狼践踏卡伦的旌旗,
一手拿着铣镰开源节流,
开垦狐兔野猪出没的荒地。

挥舞银光闪耀的铁锹,
刨掉了树根,搬走了乱石,
依靠英勇善战的兵民,
修成了波光粼粼的绰霍尔渠(20)。

滚淌的汗水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沉睡的大地献出了金灿灿的稻米;
断缺的军粮用不着再发愁,
袅娜的炊烟带来了生活的气息。

红火安定的日子刚刚开始,
潮湿的河边流行致命的疟疾,
求苍天求神仙皆不灵,
可怜的同胞死亡于可怕的瘟疫。

生存的道路这样的坎坷不平,
才站住脚跟的田园又要抛弃,
在广袤的坡地探明了水源,
引来淙淙的清泉辛勤地耕织。

转眼间已过三十七年,
亘古的荒丘漠野里村落兴起,
涓涓的溪流滋润绽放的花蕾,
轻飏的杨柳逗引啼鸣的黄鹂。

喜利玛玛上增拴弓箭和摇篮,
旗下档房的花名册上填写了儿女的名字,
人丁的兴旺使泉水竟成杯水车薪
眼前的耕地已经远远不足种植。

胸怀抱负的志土为民操劳,
远近的山河留下勘察的足迹;
图公(21)壮志凌云要开引伊犁河水,
他为民族的安身立命深谋远虑。

终日饱食的贪官们恶言啧啧,
刁钻古怪的索伦岱(22)行同狗彘;
心怀叵测诽谤图伯特,
妄想阻挡人民的意志。

摩伦大喇嘛(23)一片丹心,
大义凛然力排众议:
“若要此事功告无成,
愿同图公斩亲灭族,在所不惜!”

正义的呼声压倒了邪恶,
捣鬼的蠢猪们不敢再放厥词
男女老少犹如众星捧月,
拥护图公造福子孙的建议。

四百多名健儿气壮山河,
跪对猎猎大纛庄严宣誓:
心里如钢跟随图公开山劈岭,
若不水到渠成死不辞!

壮士的胆量粉碎了顽石,
挥洒的汗雨浸湿了戈壁;
图公身先士卒肝胆相照,
不辞辛劳出入帐幔含蓼问疾。

多少个返工的痛苦时刻,
他细心琢磨塌方的沙石,
多少个励精图治的不眠之夜,
他秉烛耿耿迎接黎明的晨曦。

刺骨的寒风冻冰了打颤的牙齿,
炎热的太阳焦灼了身上几层皮?
勇士们的信心坚定不移,
哪会把艰难困苦放在眼里。

两千五百多个日日夜夜奋斗不息,
牵引的水龙乖乖听从英雄的意志
引过了沟壑,穿过了山丘……
像一条银色的飘带奔流二百里。

啊!幸福的水呀,生命的水,
碧波托着喜泪从锡伯的心中流去!
啊!金银的水呀,长流的水,
每一朵浪花都展现着胜利的欣喜!

从此啊,村落相望,阡陌纵横,
到处五谷丰登,牛羊遍地;
万年的荒原变成了塞外的粮仓,
人们光荣地命名为“察布查尔大渠”。

洒下七年的血汗奠定了百年大业,
开垦了近八万亩肥沃的耕地,
建设边疆保卫边疆有了坚固的基础,
人们纵情赞颂图公辉煌的功绩!

啊,二百年来金戈铁马纵横驰骋,
岂容沙俄的魔爪来凌辱和吞食,
每一个嘎善(24)都是一个英雄的城堡,
用生命和鲜血保卫了每一寸土地!

啊,二百年来的历史功勋谁来评说?
中华民族的史册上写进光辉的一页!
雄伟的乌孙山可以作证锡伯的忠诚,
心脏和着祖国的脉搏跳动在一起!
 
[注释]:(1)达瓦奇:清朝初年,反动贵族噶尔丹取得准噶尔部的统治权后,勾结沙俄.发动叛乱,自称可汗。1690午和1696年,康熙皇帝两次亲自率兵平定叛乱,大败匪兵.噶尔丹服毒自杀。后准噶尔部的权力被达瓦奇篡夺,达瓦奇再度发动叛 乱.和消朝分庭抗礼;(2)1755年2月,乾隆皇帝派出两路军队,一路由定北将军尚书班第率领,另一路由定西将军陕甘总督水常率领,会剿达瓦奇。达瓦奇全军覆灭,只带随从窜到南疆乌什县,被乌什县阿奇木伯克霍集斯逮住,交给清军,送京处死;(3)阿睦尔撒纳(1723一1757):在达瓦奇败事后,举兵叛清。沙俄极力支持阿睦尔撒纳,并下令向中俄边境增兵。乾隆皇帝派遣兆惠和成衮扎布率两路军会攻伊犁,叛军望风溃逃.阿睦尔撒纳狼狈逃住俄国,不久死去。清政府严辞交涉,沙俄不得不把尸体交还给清政府;(4)兆惠(1708—1764):清满洲正黄旗人,参与乎定阿睦尔撒纳之役,授定边将军;(5)安集延:今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境内;(6)乾隆皇帝彻底乎定准噶尔部的叛乱后,1762年,在新疆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天山南北。第一任将军明瑞,上奏折要求派遣弓马娴熟的锡伯兵。于是,1764年,从盛京(今沈阳)等城挑选了1000名锡伯族官兵,第一队,官兵500人,连同家属1665人,由盛京城守尉阿木胡朗辖领,于农历四月十日出发;第二队,官兵510人,连同家因1600人.由协领嘎尔西辖领,于农历四月十九日出发,次年农历七月二十二日,先后到达霍城芦草沟北面。报到伊犁将军府后,当年住在马 哈尔里克城(1772年在此地建立了绥定城);(7)白山黑水:长白山与黑龙江的合称。旧以此泛指我国东北地区;(8)喜利玛玛:锡伯族没有文字时代的原始家谱,是家族宗室繁衍生殖的标记。有文字后.逐步变为祭祀的神灵。喜利,锡伯语,延续;玛玛,娘娘神,即保佑子孙繁衍之神灵;(9)哈尔堪玛法:玛法,锡伯语,祖神.即保佑牲畜兴旺之神灵;(10)卡伦:锡伯语,边防哨卡;(11)乌珠木耳:锡伯人称的一种可以食用的野菜;(12)杭爱山: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13)乌里雅苏台:今名扎布哈朗特,在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14)科布多:今名吉尔格朗图、在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15)塔尔巴哈合:今新疆塔城;(16)巴尔鲁克:新疆塔城境内;(17)锡伯渡:即新疆阿勒泰额尔齐斯河流域的齐伯渡,齐伯渡.是锡伯渡的变音;(18)1766午春天,锡伯营军民根据伊犁将军明瑞的命令,从乌哈尔里克城迁驻伊犁河南岸;(19)八旗:清代军队和户口编制,以旗为号,分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旗。八旗官员平时管民政,战时轻将领.旗民子孙水远当兵;(20)绰霍尔渠:准噶尔部曾在伊犁河南岸开挖的水渠。因连年战争,长期失修。锡伯营军民迁驻伊犁河南岸后,重新疏导,作为第一个立足的根基;(21)图公:即图伯特,乳名图克善,出生在沈阳,lI岁时跟随父亲迁来伊犁,后做锡伯营总管。1802年10月,他率领440名军民,从察布查尔山口开引伊犁河水,经过六年奋斗,挖成了全长100多公四的察布查尔大渠,开地700公顷;(22)索伦岱:锡伯营正白旗(三牛录)名门达官。他反对图伯特开渠,扬言若要水渠能挖成,他便笑死。传说当渠水流到三牛录时,正值他欢宴作乐,听到水到渠成的消息,自惭羞愧.无地自容,竟被噎死;(23)摩伦大喇嘛:乾隆年间,锡伯营正红旗(四牛录)人,精通佛学和医学,尤其擅长外科手术;(24)嘎善:锡伯语.村庄,家乡。
 

 

请您支持独立网站发展,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 文章地址: 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18/2656
  • 引用通告: 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trackback.php/2656

叶嘉莹:回忆台湾白色恐怖时代 晓俣:《锡伯族历史探究》述评
相关文章
姚勇:新中国开发新疆的特殊道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晓俣:《锡伯族历史探究》述评
佟克力:清代满文档案在锡伯族史研究中的作用
API: 工具箱 焦点 短消息 Email PDF 书签
请您支持独立网站发展,转载本站文章请提供原文链接,非常感谢。 © http://wen.org.cn
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站立场。对于发言内容,由发表者自负责任。



技术支持: MIINNO 京ICP备20003809号-1 | © 06-12 人文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