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社会

李根芳:通識教育與世界公民: 以「現代英語閱讀─多元文化世界觀」的教學為例

台师大一门英语通识教育课程的设计。

摘要

本文旨在以通識英文課程「現代英語閱讀」的教學經驗為例,探討多元文化教育的種種可能性。這門課的課程設計,以旅行與文學為 主題,帶領非本科系大學生閱讀、討論英文遊記的經典作品,並對照個人的旅行經驗,以及台灣的觀光規畫。同時將這些作品中所描寫的人文、歷史與自然環境,與 自身所處的文化與社會,作一比較,從中了解多元文化的意義,進而發展出以多元文化為宏觀視野的世界觀。從閱讀這些跨文化作品學習、尊重文化差異,以成為一 名開闊包容的世界公民。在教學過程中,筆者以具有性別意識的文化翻譯者角度出發,扮演一個翻譯者的角色,而非傳統威權式的知識權威,筆者希望無論是「內 容」或「形式」上,都能秉持多元文化教育精神,經由深入淺出的方式,培養學生成為「知情意調和發達的綜合體」。

關鍵詞:大學通識教育、多元文化、世界公民、翻譯

Abstract:

This article aims to investigate how multiculturalism can help students broaden their horizons and at the same time make them more sensitive to cultural difference in a global world. By reading various authors’ travel writing, the instructor introduces students to basic English reading, writing skills in this class as part of English courses in General Education program. Students from different disciplines other than English try to improve their English. Apart from language skills, this course also attempts to enhance students’ cultural knowledge. It is designed to lead them to understand how the East and the West interact through centuries, how gender, religions, race and ethnicity, class, and globalization shape and constitute our identities, experiences and views of others. It is argued that in this rapidly changing society, we instructors need to help students to prepare for the challenges and stimulus resulting from the flows of information, cultures, and people. We not only need to understand other cultures but also the significance of our own culture. By introducing diverse articles, which are also more relevant to everybody’s daily life, the instructor wants to emphasize that language and cultural knowledge can be acquired by such a course design and induce students’ active participation and better learning results. Such pedagogy also demands the instructor to be a (cultural) translator, striding two or more cultures, to conduct a more democratic way of teaching both in terms of form and content.

Keywords: college general education; multiculturalism, world citizen, translation

一、前言

台灣各大學自民國七十三(1984) 年九月起開始實施通識教育課程,迄今已逾二十載,通識教育課程的實施,即是以「全人教育」為目標,避免大學部學生因為學科分工,以致於對知識體系缺乏全面 的認知,成為知識的奴隸。推動通識教育不遺餘力的黃俊傑教授認為,二十世紀中國知識界將全人教育理想解釋得最清楚的首推王國維,他早在1906年一篇名為〈論教育之宗旨〉的文章中即指出,「完全之人物,精神與身體必不可不為調和發達」,換言之,完全之人物必須是知情意的綜合體,而教育便是形塑此綜合體的大業 (黃俊傑,1997)

由於大學教育在過去以學科分工為主導,使得大學生可能對於非本科的知識體系與價值全然陌生,甚至產生輕侮排斥之心,悖離了全人教育的精神,因此通識課程的 實施確實有助於學生掌握更全面的知識生產,了解不同學科的精神與價值,進而與個人的生活世界產生連結,了解自我的定位。

不過,不同的學科與知識體系有其發展的軌跡和脈絡,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讓學生能有通盤廣泛的了解,就有賴於課程規畫與設計安排,更重要的是,必須以深入淺 出的方式引導學生,「以結合專業與實際生活的聯繫,並且還要擴大學生的視野,開闊學生的胸襟,使學生能在為學與做人以及生活三者之間,建立起一個強力的連 結固網 (林素英,2003)

筆者認為,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通識教育應培養大學生具備人文素養,了解現今科學與科技的發展,具備批判思考能力、表達溝通技巧及生命智慧,以面臨全球化的挑戰,了解自身在世界與歷史的意義與位置,以期成為一名對全球永續發展有所貢獻的世界公民。

筆者自民國八十九年執教以來[1], 配合系上要求,數度開授「現代英語閱讀」的通識課程,根據筆者任教的學校規定,過去被歸類為必修的通識英文課程,現在劃分為「現代英語閱讀」、「英語聽 講」,都是一學期兩學分的課程,通常為大一非英文系學生所必修。「現代英語閱讀」顧名思義,是為了增進大一學生英文閱讀能力所開的通識課程,由於課程是針 對非本科系的大學部學生,因此強調靈活與難易適中。過去我曾根據美國出版社所發行的閱讀文選作為上課教材,課程規畫以加強學生英文閱讀能力為主,選擇的作 品多為英美當代文學創作,內容則涵括詩、短篇小說、戲劇和散文。上課時,我儘量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帶領學生進入西方文學世界,讓來自不同科系的同學能夠培養 人文素養,增進對西方文化的了解。雖然有不少同學反應不錯,但也有同學認為教材過於側重文學,希望能增加一些更實用的教材。

之後在筆者九十三學年度獲悉教育部顧問室鼓勵教師改進通識教育,針對「科學、技術與社會」(STS)、 「多元文化」、「現代性」等三個主題項目,提供補助。由於筆者的個人研究興趣涵括旅行文學,因此決定以旅行文學為主題,透過閱讀遊記的方式,帶領著這門課 的修課學生「環遊世界」,更重要的是,在閱讀不同文本的同時,他們也可以了解到族群、性別、宗教、階級等議題,如何在不同程度上形塑了我們的世界。筆者認 為,這樣的課程設計或許是帶領學生進入「多元文化」討論的絕佳方式。另一方面,同學也可以從不同族群所使用的英文認識到語言與文化的密切關連。畢竟,英語 作為世界通行的主要溝通語言,其實也因不同的國家、地區、族群,而有不同的語彙和口音腔調。這門課透過閱讀多樣化的遊記經典作品,並配合教材,安排播放若 干影片,帶領學生認識各式各樣的文化,透過文字與影像環遊世界。

我於該學年度第二學期首次申請獲得教育部通識教育改進計畫補助,九十四學年第一學期再獲補助。課程結合授課與小組討論,以旅行與文學為主題,從閱讀作品環 遊世界,培養學生的國際觀。這門課在接受補助後,改變了過去主要由教師一人授課,學生在底下聽講的上課方式,由助教帶領小組討論,使學生有更多表達看法與 教師互動的機會,個人覺得上課方式更加靈活,也有更大的空間讓學生培養獨立思考、公開表達意見的能力。

這門課程的安排與設計以通識英文課程「現代英語閱讀」的架構,以旅行與多元文化世界觀為主題,帶領非本科系大學生閱讀、討論英文遊記的經典作品,並對照個 人的旅行經驗,以及台灣的觀光規劃。同時將這些作品中所描寫的人文、歷史與自然環境,與自身所處的文化與社會,作一比較,從中了解多元文化的意義,進而發 展出以多元文化為宏觀視野的世界觀。從閱讀這些跨文化作品學習、尊重文化差異,以成為一名開闊包容的世界公民。

以下本文即就課程規畫與內容設計先加以說明,之後再就學生與助教的迴響,還有個人執教的心得做為結尾,希望能提供有志於改進通識教育的同儕參考。

二、課程設計

本課程以閱讀現代英文旅行書寫作品為主,帶領學生從遊記中認識世界,了解文化差異。同時輔以電影欣賞及一次校外教學,使學生可結合所學,應用在日常生活 中,並培養終身學習的興趣與好奇心。本課程的設計不以編年史或地理位置來區分,而是以主題切入,帶領同學從遊記裡探討族裔、性別、宗教、階級等課題。課程 內容共分成下列六個單元:

1)東西方對看:在講授課帶領學生閱讀史上最富盛名、影響最深遠的遊記──馬 可波羅的《東方見聞錄》,對照今日的著名美國旅行作家保羅索洛的中國紀行《騎著鐵公雞》,以對照幾個世紀以來,西方人眼中的東方有何改變。在小組討論課, 由教學助理帶領同學討論東方人眼中的西方,以余秋雨及褚士瑩的作品,來檢視東方人如何看待西方,從討論中讓學生發現我們眼中的世界到底有多大,我們心中的 地圖是以什麼地方為中心。

2) 男女大不同:由於過去父權社會強調的價值是「男主外,女主內」,因此女性鮮少有機會在公共領域有所發展。遊記也大部分出自男性作家之筆。在英國,十八、十 九世紀開始,漸漸有較多的女性單槍匹馬到世界探險,甚至形成「維多利亞淑女旅者」的鮮明形象。本單元將探討她們筆下的世界與男性旅者有何不同,女性的旅行 經驗、觀看的角度,是否與男性有所差異。討論課則選擇三毛、張妙如與徐玫怡的作品,探究性別差異是否會影響旅行經驗與遊記書寫。

3)朝聖與傳教:因宗教理由而旅行是早期人們最普遍的旅遊經驗,本單元選擇十四世紀傑出的穆斯林旅行者伊本.巴圖塔(Ibn Battutah)到聖地麥加朝聖的記錄,以及二十世紀上半葉五度往返戈壁沙漠傳播上帝福音的三位女傳教士凱柏及法蘭屈姊妹的遊記,以探討宗教與旅行的關係。小組討論則以宗教在我們的文化中扮演的角色為切入點,並討論中西方有那些慶典儀式成為旅行觀光時的活動焦點。

4)黑人流浪記:選擇十八世紀黑人艾奎亞諾的作品作為討論重點,他敘述兒時在非洲家鄉遭人綁架後,流落到加勒比海地區,後來又到美國維吉尼亞州,最後重獲自由,為終結黑奴販賣而努力。此單元重點在於讓學生了解,在英文裡,travel其 實包括了自願及被迫兩種情況。這篇作品旨在介紹黑人(主要是)被動的旅行史,並以此當作入門,進而帶領學生認識現今黑人文化的影響力,如美國黑人音樂、非 洲音樂與舞蹈,及許多重要的文學創作。小組討論從毛利人電影《鯨騎士》出發,以台灣的原住民文化作為對照,探討原住民的文化特色、風俗習慣,以及目前全球 原住民保存固有文化可能遭逢的困境。

5) 美食上路:由於媒體的推波助瀾,現在有愈來愈多人以享受美食為嗜好,尤其喜歡嘗試不同風味的料理,因此異國餐廳林立,加上全球化席天捲地而來,取得各地食 材也不再像過去那樣困難,或許值得追問的是這些異國美食風與全球化有何關連?為什麼會有食物禁忌或偏好?什麼是「道地」、什麼是「混融」(fusion)?本單元將閱讀女性作家在旅行或客居異地時與食物的邂逅,藉此探討食物的傳布以及食物和文化之間的關係。討論課則將重點放在台灣的飲食文化與特色,並由學生分享個人經驗,探究台灣美食與觀光的關係。

6)生態觀光:隨著交通愈益便利、資訊愈益發達,地球上幾乎找不到過去旅行探險家所嚮往的人跡罕至之地,各國也紛紛開發觀光業,吸引國內或國外的遊客。本單元旨在探討生態與觀光發展如何維持平衡,討論旅者(traveler)與觀光客(tourist)的差別。講授課以加勒比海裔作家金凱得的作品《小地方》為重點,激發同學思考發展觀光業的利弊得失,並強調永續經營的觀念,以及生態保育的重要。

由於這項教學改進計畫主要的一項特色即在於強調有一半以上的時間為討論課,由授課教師培訓助教帶領小組討論,以培養學生能有條理地發表自己的看法,尊重別 人的意見,因此這門課的規畫為單週由授課教師講解文章內容,雙週由助教帶領小組針對上週上課內容選定若干議題來討論。

因此,在講授課程部分,筆者著重於帶領學生共同閱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思考作者所呈現的「他者」,與我們的認知有何不同,作者的背景與觀點如何影響他們對 異地、異文化的了解。小組討論部分則根據延伸閱讀材料,從台灣的角度加以對比觀照。這門課希望藉由閱讀以擴大、深化學生的視野,藉由討論使同學能將閱讀所 獲得的知識與觀察力,應用在與自身相關的環境,以達到全球化的理想:全球思考,在地行動(Think Globally, Act Locally)。

尊重差異

筆者身為一名大學教師,自我定位所扮演的是女性主義翻譯者的角色,這樣的角色在教學上與傳統教師有何不同?如果傳統教師基本上是知識的掌門人,往往以較威 權、上對下的方式傳授課程,權威地位不容挑戰質疑,那麼具有女性主義精神的授課者,其授課方式的特色,藉由張珏等人在〈通識教育中兩性關係課程之目標與精 神〉一文所歸納的四項特點,或許可以稍加說明 (1997)。張珏等人的論文指出,國外婦女研究課程有四點特色值得借鏡:第一是授課過程中重視生活經驗與學術智識的相互整合;第二是鼓勵學生主動發言與充分授權;第三是培養學生具備批判思考與質疑被視為理所當然的理論、習俗、價值的能力;第四是鼓勵多元觀點的呈現並尊重差異。

雖然這是國外婦女研究課程的特色,但筆者認為一名具有性別意識的教學者無論是否直接教授與性別議題相關的課程,也都會在教學實踐上展現這些特點。

至於為什麼是翻譯者,此處筆者試圖以翻譯者當作是一種隱喻,以說明教師(特別是傳授引介外國文化、語言與理論的教育者)其實扮演了翻譯者的角色,把所學所 知、外來新知與文化思想引介到本國的土壤,這並不是單純的訊息轉移或文字轉換而已,事實上必須經過消化吸收,透過自我的詮釋,將原文成功地迻繹到譯文的脈 絡裡,使譯語文化得以接受種種刺激而活化起來。在這門課的情境下,所謂原文指的是我們上課所使用的文本與涉及的理論架構,譯語文化指的是台灣的在地情境與 語彙,以及這個世代所熟悉的生活條件。

以下本文即根據上述四項特色來檢視這門課的實際操演,並進一步討論課程設計是否能達成預期的學習目標。

(一) 重視生活經驗與學術智識的相互整合

如前所述,這門課一方面藉由閱讀英文作品,跟隨歐美旅遊作家的腳步遨遊世界,從他們的眼光去看世界;一方面也強調經由討論,使學生能帶入自己的生活經驗與 觀點,了解文化差異與文化交流時因不平等或誤解而造成的壓迫或歧視。例如在第四單元:黑人流浪記中,我們在課堂中閱讀十八世紀黑人艾奎亞諾的作品,從他的 書寫中使學生了解到當時販賣黑奴的歷史,與各派開明人士致力廢除黑奴制度的種種努力;並介紹種族與族裔的概念;再進一步探討原住民與黑人的處境有何異同。 筆者亦藉由上課閱讀這個文本的機會,帶領同學們去思考大家對不同人種、族裔的了解與刻板印象。

在隔週的討論中,則由助教帶領各小組討論現今買賣人口的不人道行為;以及外勞、外籍新娘在台灣的地位;最後在帶出華裔人口在全球的分布與地位。在這些討論 中,學生往往反應相當熱烈,例如有些同學家中聘有外勞或菲傭、印傭,他們在討論開始,往往用較負面的字眼去描述這些外勞,助教則以聆聽引導的方式提問,儘 量不用帶有價值判斷的字眼來帶領討論,其他同學就會提出不同看法,並強調媒體的負面報導往往強化了一般人對外藉勞工的刻板印象。

如果在上課之前,學生對種族族裔的議題是相當浮面、一知半解的,至少在這個單元結束後,應有較深刻的體認。一名學生在他的書面報告寫道:「或許人類需要的 只是一雙有色盲的眼睛,看不清對方的膚色就能讓生命不再犧牲」。這段文字非常詩意而深刻地表達了他的看法,也令筆者與助教頗為感動。

(二) 鼓勵學生主動發言與充分授權

這門課共有八十名學生修課,學生來自不同的學院與科系,因此常會沖撞出有趣的對話與不同觀點,例如若干理工科系的學生往往較易忽略歷史與社會對個人價值觀 造成的影響,或較易傾向以西方價值為主導,貶抑非西方的文化或價值觀。助教在帶領討論時,會鼓勵持不同意見的同學儘量發揮,然後請同學思考為什麼他們會有 這些想法與差異。另外,在一開始分組前,我和助教便先根據不同的學院科系加以區分,儘可能使每個小組的成員呈現多樣化,以使討論較為活潑。

由助教帶領討論的好處是,修課同學(絕大部分是大一學生)在年齡上與助教較為相近,因此更願意分享他們的看法,有時討論甚至延續到msn上,及各個助教在網路上所開設的討論區。這樣的設計使學生不僅在課堂上學習用清楚有條理的方式口頭表達意見,也讓他們在討論區上用書面、非正式地繼續討論。除此之外,課後的書面報告讓同學能夠進一步整理他們的想法,以文字的形式呈現他們上課後的心得與學習成果。

(三) 培養批判思考的能力

除了每次單元以不同的主題帶領同學思考族群、性別、宗教、階級等議題外,期中並安排一次校外教學,希望藉由實地觀察、對比觀照的方式,激發同學積極思考台 灣的觀光發展與台灣的文化特色,以及開發觀光和保持生態兩者之者如何維持平衡。我在九十四學年第一學期的課程,偕同四名助教帶領同學參觀雲林縣古坑鄉,並 邀請在地的一名文史工作者為同學介紹古坑的開發,與九二一大地震之後如何從災區轉變為台灣最具代表性的觀光景點之一。從這次校外教學中,同學們可以藉機了 解在地文化的發展,實地觀察當地生態及水土保持,並親身體驗古坑咖啡熱的行銷與包裝。

在接下來的討論課中,便由助教針對校外教學的所見所聞,帶領同學一起討論(1)台灣觀光景點的特色與規劃,(2)最值得推薦外國人觀光的景點有那些,為什麼?

3)購物和觀光的關係,紀念品的特色。

許多同學針對台灣觀光景點往往同質性過高,缺乏整體規畫,紀念品從南到北千篇一律等缺點一一提出他們的看法,筆者認為批判思考的能力,便是對許多我們視作 理所當然的現象、觀點與價值能提出質疑,透過講授課程與小組討論,同學們會以批判的觀點審視旅行的意義,與觀光開發對生態帶來的影響。更進一步去思考台灣 在世界的定位,如果台灣有值得探訪的特色,那會是什麼?這時我們所審視的議題其實不只是「行銷台灣」的問題,更深入地觸及到「台灣性」(Taiwaneseness)的議題,以及如何建立台灣文化認同。筆者相信,旅行文學深刻地檢梘了「自我」與「他者」的接觸、對立及/或融合,而旅行往往幫助我們不僅看到「他者」,更是了解「自我」的最佳途徑。

如張珏等人的文章所述,教授婦女研究課程的學者往往刻意避免太過指導性(directive),而是帶領學生「詮釋與比較資料、形成假設、討論不同的可能解釋、形成他們自己的意見與觀點」(1997),因此小組討論與鼓勵發問的課程安排,在這方面特別幫助。

(四) 鼓勵多元觀點的呈現並尊重差異

台灣的社會隨著新移民的增加、外來人口的遷入,加上原來的四大族群,已變得愈來愈多元,這門課在第一單元「東西方的對看」、第三單元「朝聖與宗教」與第四 單元「黑人流浪記」均試圖讓學生了解身處於多元社會裡,我們應學習尊重文化差異,而不是以主觀的價值評斷,排斥或貶抑其他文化。張珏等人的論文裡指出, 「在性別研究的框架中,所謂好的教學,意味著將每個人的差異融入課堂的運作」(1997)。筆者認為多元文化的教學實踐也應把這樣的精神帶進課堂裡,因此不論是講授課程或小組討論,我們都儘可能地鼓勵同學展現他們的主體性及多元觀點,並且透過彼此的互動突顯個別差異。比方說,上課時,除了針對議題提出普遍(generalized)的看法外,也鼓勵同學以個人經驗舉例,使彼此能透過這種共享經驗交換心得,學習尊重個別差異。

美國在一九八年 代開始對多元文化教育展開大規模的辯論,各派專家學者的意見沸沸揚揚,台灣近年來亦愈加重視多元文化的課題,但比起美國來,目前在大學的學生組成,基本上 同質性仍然相當高,沒有明顯強烈的種族、宗教等方面的差異。不過,隨著台灣社會愈來愈多元,以及全球化快速流動的大勢所趨,未來世代面臨的挑戰很可能是在 世界各地工作,或是在台灣工作的場合遇到來自世界各地的人,筆者認為透過閱讀各類文本,了解各地文化差異,進而改變現有的偏頗的價值觀或修正原有的偏見, 也是當前人文教育可以努力的目標。

正如美國批判教育學主要倡議者亨利.吉羅克斯(Henry A. Giroux)所述,多元文化論的政治,應該積極介入世界公共領域和全球政治,在這樣的指導原則下,多元文化教育應該使學生在走出教室後,仍能以多元文化的價值理念去認識世界,改善人類的生存環境 (1997)。教育者在以多元文化為核心價值授課時,不僅僅是在帶領學生認識、明瞭差異,檢視、分析刻板印象,更重要的是,應該和學生一起去積極地了解、參與不同的歷史和文化論述,進而去改變各種再現,改變製造種族歧視與其他各種歧視的體制。

吉羅克斯認為,學生、教師在學校中,每天均面臨日常的文化翻譯與協商行為,學校做為一個公共場域,提供參與者「連結、規範不可共量化約的意義與身份認同」 (1997)。要促成真正的民主政治,便是在教育的過程中讓學生了解,知識生產和課程設計、意識形態、認同政治之間盤根錯結的關係。

因此,我同意越裔美國女性主義者曲明菡(Trinh T. Minh-Ha)的主張,她指出:

多元文化論的主張並不是將各種文化並置,其界限涇渭分明,也不是抱持一種無趣的「大熔爐」態度,弭平一切的差異。多元文化論應該是以互文化的態度接受風險、預期不到的曲徑、以及破裂和關閉之間關係的複雜性 (1989)

秉持這樣的信念,我認為這門課的設計更應該協助學生去了解如何不同的文化,了解到文化差異,同時培養學生以一種翻譯詮釋的態度去面對種種不同,而不是以一 種先入為主的態度去了解世界。所以表達自己的意見、聆聽別人的看法,也是這門課很重要的訓練過程。我相信,在潛移默化中才能體認到多元文化論的精神,而不 是以一種教條化的方式,羅列要點,甚至以考試背誦來檢驗學生學習的效果。

如果說世界公民是一種理想,我希望這門課的最終目標是培養學生具有這樣的理想,一方面能紮根於我們所生長的環境,了解自我的定位,建立身份認同──不 論是族裔的、性別的、階級的、宗教的、或性取向的;另一方面能超越地理政治關係,免除所有國家、族裔、種族與宗教的偏見,追求真正的平等自由、戮力國際全面的社會正義。這樣的理想或許要在一門課上達成,似乎是癡人說夢,但是我認為這門課至少是個開端,是帶領學生了解世界的一個起點。

結語

由於觀光旅遊日益普及,旅行已成為現代人主要休閑活動之一。歐美的旅行書寫發展歷史悠久,透過這類作品的引介,不僅可以帶領學生認識世界各地的風情,了解 文化差異,探討我們在接觸不同文化時可能產生的觀照、偏見或誤解,檢視不同文化交會時可能形成的融合交混或衝突對立。課程設計一方面在培養學生多元文化視 野,另一方面也可以從旅行書寫中了解自身所處文化與其他文化的不同。人生也像是一種旅行,旅行最終或許認識的不只是異文化,更是深刻地認識自己。

最後,筆者願以Hazard Adams的一句話總結,他強調「建立通識教育必須強調知識是過程」(1995)。高等教育不僅在於傳遞知識(what),更重要的應該是讓學生了解知識如何產生及如何訓練自我終身學習(how and why)。秉持著這樣的精神,或許我們才能真正引導學生成為一個世界公民,在這個多元的世界裡具備更開闊的國際觀,迎向二十一世紀的挑戰。

參考書目:

1. 林素英 (2003)。文學、人生與花師的通識語文教育。文學生活與通識語文教育

2. 張珏等 (1997)。通識教育中兩性關係課程之目標與精神。通識教育季刊,4:11-24

3. 黃俊傑 (1997)。大學通識教育課程的理論:批判與建構。通識教育季刊4:31-31

4. Bhabha, Homi. (1991). “The Postcolonial Critic—Homi Bhabha interviewed by David Bennett and Terry Collits,” Arena 96, 50-51.

5. Giroux, Henry A., (1997). Pedagogy and the Politics of Hope: Theory, Culture and Schooling. Colorado: Westview.

6. Minh-Ha, Trinh T., (1989). Woman, Native, Other: Writing Postcoloniality and Feminism. Bloomington: Indiana UP.

7. Shor, Ira. (1992). Empowering Education: Critical Teaching for Social Change. Chicago: Chicago UP.

附錄

(一)助教回饋

參與計畫的教學助理均表示收穫良多,經由每週與授課教師討論每個單元的閱讀內容與決定討論議題,實際帶領小組討論與批改作業,助教們得以將教育學程所學的理論付諸實踐,所有助教均強調不論是在知識上或經驗上都獲得很大的成長。

(二)指定閱讀材料及建議延伸閱讀材料

1. 指定閱讀材料:根據課程單元,編列指定閱讀材料作為上課講義。

2. 延伸閱讀材料:參考教學進度表。

(三)作業要求

1)知識作業與讀書筆記:在六次主題授課中,學生應自選四次主題撰寫與該主題相關之研究或心得報告,每次報告字數為600字,另外從小組討論中挑選四次,撰寫討論摘要筆記。期末並有一次小組口頭報告,並需繳交一份小組共同書面報告。

2)遊記創作或創意規劃觀光景點:由課程的啟發,撰寫具有創意或深刻的遊記,或是選擇台灣觀光景點,作統合及創意規劃。此報告作為斟酌加分之依據。

(四)學生學習評量方式

書面報告 50%

上課及討論表現 30%

1)講授課之「三分鐘測驗」

2)參與及討論踴躍度

3. 小組口頭報告 20%

(五)分組討論與教學助理規劃

1)分組討論規劃

1.次數:本課程安排九次授課時段的小組討論(參閱上述之教學內容進度第1357911131518週),除第一次討論時間為30分鐘外,其餘每次討論時間均為100分鐘。另安排一次100分鐘的小組討論,由助教帶領在課外時間進行。

2.分組:以不同科系學生五人組成一單元,再由四至五單元合成二十人或二十五人的討論小組。

3.場地:預計分為五組,一組於上課教室進行,其餘四組於文學院研討室或小教室進行。

4.討論進行方式:

由授課老師與助教設計出每次討論的重點,要求每位同學均須就問題表示意見,且發言內容及次數將列入學期評分參考。助教在主持討論時應尊重學生的發言,鼓勵 大家儘可能表達自己的觀點,而不作是非評論、價值判斷,或使用情緒性的字眼。授課教師於小組討論時,輪流至各小組視察討論進行情況,若發現助理帶領小組討 論有應改進之處,於課後會議協商改進。

5.如何評估小組討論之效果:

要求學生針對討論主題繳交書面報告,以做為評估學生是否理解及掌握討論重點之參考;另外,每次討論課以錄音或錄影方式記錄,學生亦可將心得置於網站討論區上,藉此可評估小組討論之成效。

2)教學助理訓練工作

1. 課前準備工作:

甄選的助教以具有教學經驗及選修教育學程的學生優先考量。於暑假期間要求 助理先行閱讀上課材料和相關論文,以及小組討論的延伸書目,整理摘要重點,切實瞭解各主題之上課內容。之後定期開會討論,研擬每次小組討論的重點議題,每 位助教均須規劃小組討論方式與進程,由教師與所有助教共同評量,提出建議。最後,針對每一主題共同擬定小組討論之方向與具體子題。

2. 課後準備工作:

各助教整理出席、發言情況記錄,與授課教師共同評估小組討論之效果。在定期開會時,助教可提出帶領討論時遭遇的困難,與其他助教及教師共同討論解決之道。助教批閱學生書面作業,完成該次作業成績登記,並比較各組評分之落點,避免各組助理評分之不當落差。

3.助教參與評分

本課程之評分方式,書面報告佔 50%,由教學助理審閱評分,教師隨機抽取覆閱,至少看過每個學生的一份書面報告;上課及討論表現佔 30%,由教學助理評分,教師就錄音或錄影記錄抽調覆閱,若助理給分無偏頗情形,完全尊重助理批寫之分數;創意作業部分,亦由學生、學生所屬之小組助理與老師共同討論後,彈性加分。助理參與評分之比例相當高。

(六)每週教學進度及內容

週次

教學進度與題綱

教學內容

延伸閱讀教材

1

課程介紹與準備

課程介紹

教師與助教介紹

分組與小組討論

1. Introduction to The Norton Book of Travel, Ed. Paul Fussell, New York: Norton, 1987.

2

東西方對看:

1)馬可波羅遊記的真偽

2)馬可波羅與梭羅眼中的中國有何異同

3)東西方接觸時有何影響

1. Marco Polo, Travels of Marco Polo. London: Penguin, 1958. pp. 212-224

2. Paul Theroux, To the Ends of the Earth. New York: Ivy Books, 1990. pp. 242-268

Roland Barthes, Empire of Signs. New York: Hill and Wang, 1982.

Italo Calvino, Invisible Cities. New York: Harvest, 1972.

3

延伸討論

1)與外國人接觸的經驗;個人出國的經驗

2)各種媒體如何呈現不同種族與文化

3)刻板印象如何形成,我們的世界以何為中心

小組討論:東方人眼中的西方;文化差異與刻板印象

余秋雨。《行者無疆》。台北:時報,2001。《千年一歎》台北:時報,2000

褚士瑩:《趁著年輕去旅行》台北:圓神,1996、《元氣地球人》台北:大田,2004

4

男女大不同

1)性別差異與遊記書寫的關連

2)不同文化是否塑造出不同的性別特質

3)性別是否會影響旅行的目的地或旅行的性質

Margaret Fountaine, Excerpts from Love Among the Butterflies: The Travels and Adventures of a Victorian Lady. New York: Harper & Collins, 1980.

Mary Kingsley. Travels in West Africa. New York: National Geographic, 2002.

1. Mary Morris. Ed. Maiden Voyages: Writings of Women Travelers. New York: Vintage, 1993.

2. Vanessa Baird.《性別多樣化:彩繪性別光譜》,台北:書林,2002

5

延伸討論

1)性別是否會構成行動上的限制或安全上的顧慮

2)由旅行時攜帶必須品是否可看出性別差異

3)不同社會的性別分工有何異同

小組討論:性別差異;女性旅者書寫特色

1. 三毛,《撒哈拉的故事》,台北:皇冠, 1976

2. 張妙如與徐玫怡《交換日記》,台北:大塊文化, 2001

6

朝聖與傳教

1)對世界主要宗教的認識

2)朝聖與傳教是早期最普遍的旅行原因

3)宗教旅行與文化交流

1. Mildred Cable & Francesca French, The Gobi Desert. Intro. by Marina Warner. 1942. Boston: Beacon, 1984, Rpt.

2. Ibn Battutah, The Travels of Ibn Battutah.

1.http://www.bbc.co.uk/

worldservice/people/

features/world_religions/

index.shtml1.

2.王貞文著,《信仰的長河歐洲宗教溯源》,台北:三民書局,2002

7

延伸討論

1)對於不同宗教有何看法

29-11的攻擊事件與宗教、文明衝突是否有關

3)歷史上有那些大規模遷徙與宗教有關

小組討論:宗教與文明;現代社會與宗教的關係

1. Noam Chomsky. 9-11. New York: Seven Stories Press, 2001

8

黑人流浪記

1)介紹黑奴販賣歷史與廢除黑奴制度的努力

2)介紹種族與族裔的概念

3)探討原住民與黑人的處境有何異同

1. Olaudah Equiano, Excerpts from The Interesting Narrative of the Life of Olaudah Equiano. London: St. Martin’s, 1995.

Paul Gilroy, The Black Atlantic: Modernity and Double Consciousness.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P, 1995.

Frantz Fanon, Black Skin, White Masks. New York: Grove, 1967.

9

延伸討論

1)對照現今買賣人口的不人道行為

2)外勞、外籍新娘在台灣的地位

3)華裔人口在全球的分布與地位

小組討論:種族與族群、外勞、移民與全球化

電影:《鯨騎士》(The Whale Rider

《台灣原住民文學七書》台北:印刻,2003

劉柏川《偶然生為亞裔人:一位ABC的成長心路》台北:天下文化,1999

10

美食上路

1)討論食物與文化的關連

2)食物的種種禁忌與誘惑

3)「道地」與「混融」的美食享受

Lisa Bach, Ed. Excerpts from Her Fork in the Road. San Francisco: Travelers’ Tales, 2001.

《吃的後現代》台北:二魚文化,2004

廖炳惠。 2002 〈旅行、記憶與認同〉,《當代》 57 : 84-105

Marvin Harris,《食物與文化之謎》,台北:書林,2004

11

延伸討論

1)為什麼大都會裡開始流行異國美食

2)食物與旅行有何關連

3)台灣各地的小吃特色與觀光

小組討論:食物與文化、異國美食

Lucy M. Long, Ed. Culinary Tourism. Lexington: UP of Kentucky, 2003.

Lisa Heldke, Exotic Appetites: Ruminations of a Food Adventure. London: Routledge, 2003.

12

參觀雲林縣古坑鄉

1)了解在地文化的發展

2)生態及水土保持

3)古坑咖啡熱的行銷與包裝

古坑

大崙腳文教工作學會雲嘉地區文史工作者林燦弘先生導覽/演講

Emma J. Teng. Taiwan's Imagined Geography: Chinese Colonial Travel Writing and Pictures, 1683-1895.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P, 2004.

2. 劉克襄,《福爾摩沙大探險》。台北:玉山社, 2003

13

延伸討論

1)台灣觀光景點的特色與規劃

2)最值得推薦外國人觀光的景點有那些,為什麼?

3)購物和觀光的關係,紀念品的特色

小組討論:台灣的觀光資源與規劃

Taiwan, Lonely Planet

Guidebook. Sydney: Lonely Planet, 2004.

14

生態與觀光

1)觀光業所帶來的利弊得失

2)在地人與觀光客的互動

3)永續觀光的定義

1. Jamaica Kincaid, Excerpts from A Small Place. New York: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2000.

Hazel Tucker, Living with Tourism: Negotiating Identities in a Turkish Village. London: Routledge, 2003.

15

延伸討論

1)台灣有何景點兼顧生態發展

2)以個人旅遊經驗探討生態、觀光與消費的關係

3)經濟成長與環保,如何做個有環保意識的觀光客

小組討論:生態與永續經營;在地人與觀光客或旅者的互動、觀光與消費

John M. Edington and M. Ann Edington. Ecology, Recreation and Tourism. Cambridge: Cambridge UP, 1986.

Rob Harris, Peter Williams and Tony Griffin. Eds. Sustainable Tourism. Oxford:Butterworth-

Heinemann, 2002.

16

小組報告(第1-8組)

Jules Verne, Around the World Eighty Days為根據,每組選擇一個國家報告,從人文、藝術、民族特色、音樂、食物、特殊觀光景點為主題,用power point或短片報告

參考網站:

www.britannica.com

www.westculture.com

www.theculturedtraveler.com

www.lonelyplanet.com

www.letsgo.com

www.guardian.co.uk

www.nytimes.com

17

小組報告(第9-16組)

Jules Verne, Around the World in Eighty Days為根據,每組選擇一個國家報告,從人文、藝術、民族特色、音樂、食物、特殊觀光景點為主題,用power point或短片報告

同上

18

期末綜合討論

學習心得與建議


[1]筆者原本在中正大學外文系任教,自96學年度轉至師大翻譯所任教。這篇論文是在中正大學通識課程執行教育部計畫的教學與研究成果。

请您支持独立网站发展,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 文章地址: 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8/900
  • 引用通告: 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trackback.php/900

黄兴涛:罗家伦“上书”,辜鸿铭“下课” 甘阳:大学通识教育的两个中心环节
相关文章
API: 工具箱 焦点 短消息 Email PDF 书签
请您支持独立网站发展,转载本站文章请提供原文链接,非常感谢。 © http://wen.org.cn
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站立场。对于发言内容,由发表者自负责任。



技术支持: MIINNO 京ICP备20003809号-1 | © 06-12 人文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