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科技

demo:嚼烂的苹果--维基百科的危机

人文与社会原创投稿
demo投了篇稿件,关于最新科技消息:维基百科可以访问了。维基模式在国外有很多争议,在国内一方面应用不是很广泛,一方面大家很相信广告,也就不太讨论。demo反对维基百科的滥用民主自由广告词,也反对web2.0。原稿地址:http://humanities.cn/modules/newbb/viewtopic.php?topic_id=33 此处文章已经由作者修改过。

最近几天中国IP可以访问wikipedia了,这仿佛成了一件大事,许多人,不光是中国人,当然还有老外,都在传播这个消息。

请问,what's so exciting about wikipedia? 维基百科有什么特别的吗?

很多人把维基百科简称为维基,但是维基百科其实只是wiki软件形式的一个变化。用维基来简称维基百科并不是很恰当,因为维基百科只是维基形式的一种应用。维基比早期的FAQ功能更多,在专业人群里起了很好的作用。

维基百科的广告确实做得不错,跟红心鸭蛋一样诱人,完全的所谓web2.0概念,提倡共同参与,让网民自行编辑百科全书的条目,因而顺势号称是自由民主的化身。有些大脑简单的提交者简直把维基百科当成了一种新民主宗教来信奉,也不去想想能够有钱上网,并且能够空闲到有空来参与维基百科事业的只不过是地球上的绝少部分人。

维基百科的自白(详见维基百科中“History of Wikipedia”条目)把自己描绘成古埃及伟大的亚历山大里亚图书馆的当代版,要把世界所有的知识收拢在一处,也自称是18世纪百科全书派如狄德罗的传人。而实际上,维基的前身叫做Nupedia,由Jimmy Wales 和 Larry Sanger于2000年3月创建。那时Wales33岁,在股票期权市场发了财,他雇用了31岁的Sanger,一个正在俄亥俄州立大学哲学系写博士论文的学生。Wales的公司Bomis,也就是一个网络搜索引擎小公司,同时免费以及通过会员制收费以the Bomis Babe Report形式提供有名或者无名美女的温和色情图片(soft porn)。

Sanger毕竟是个博士研究生,他的意图是把维基的前身Nupedia设计成一个由各方面的专家来写自己有所研究的条目,并由同一领域的同事来评议通过,他的目标是做成一个网络公开型的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当然你能够想象在美国这样做会有什么结果:到了2001年冬天,只写出了25篇文章。2001年, Sanger和Wales认为这种不景气会持续下去,决心改变方式,让更多“普通人,没有背景的人”参与文章撰写,Bomis的一个雇员告诉Wales,有维基--wiki这种软件存在,两人很快开始推广wikipedia,结果一个月中写出了1000篇文章,第二年底仅英文版就有了10万篇文章,专业版 Nupedia随之萎缩。但到了2001年,美国的高科技泡沫破灭了,网络公司变得很困难,Bomis也开始亏损,而Sanger属于Bomis的雇员。 2002年3月Sanger下岗,开始他还在维基百科作些编辑工作,但是2003年1月他完全脱离了这个项目,Sanger的回忆录始终认为专业的 Nupedia应该和普及的Wikipedia共生,Nupedia的材料可以从Wikipedia选择,对维基百科独自的疯长表示不满,但是显然他的合作者并不希望人们把注意力从维基百科上分开。(Sanger的回忆录见:Larry Sanger, “The Early History of Nupedia and Wikipedia: A Memoir,” Slashdot, April 18, 2005 http: //features.slashdot.org/features/05/04/18/164213.shtml;)更重要的是,Nupedia是不可能象Wikipedia这样风行,也不可能通过光环效应逐渐带来越来越多的物质利益的。

2004年10月维基百科的文章数就过了百万,任何人都可以提交文章,虽然维基百科有一大套详尽的文章提交准则,但是显然管理者认识到了要是让每个提交者都必须看完这个手册再写条目,wikipedia就没希望了,所以他们说:不必完全了解这些规定就可以开写,只需知道四条简短的方针:第一。维基百科全书是一部百科全书,不需要批评的观点、散文的笔调、字典的解释、宣传和广告、以及“original research”--自主的研究。这些被摒弃了的东西里面,有些是合理的,百科全书确实不需要散文笔调,但是original research的摒弃完全是违背百科全书编撰原则的,仅仅是为了让wikipedia作为众人一齐堆放辞藻的仓库能够比较和谐地存在发展,一个没有 original research的百科全书,相当于在老奶奶嘴里嚼烂了的苹果,现在吐在维基百科这个碗里,你是打算把这只碗端起来吃下去吗?第二。避免偏激,这条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而且一般认为维基百科的政治立场是偏右的。第三。不侵犯版权。如果根据第一条,没有original research,那么说明很多东西都是从别的地方抄来的,只是改头换面了而已。这大概也是为什么那些写当代歌星影星,描写电视剧、脱口秀的条目总是比较详细,因为这些东西实在不需要什么research。第四。尊重其他提交者。事实上在维基百科刚刚开始运作的时候,为了吸引更多人参加,基本上没有什么原则,后来Sanger完全退出这个项目也跟他认为没有规则管理那些在项目中制造麻烦的人有关。至于现在,维基百科内部已经分出了结构严谨的官僚系统,有 “管理员” “僚员” “干事” “开发员” 以及“理事”,他们可以决定是否把某个不守规则的提交者禁止在系统之外,创建人Wales享有独自决定、行使禁止的特权。

现在应该说说具体的条目。随便翻翻那些条目,真正有水准的不多,大多是堆砌一些浅显的解释,有些干脆就是观点偏狭、材料匮乏的垃圾。若森兹维格在《美国史刊》的一篇学术论文指出,维基百科为了平衡不同提交者的观点,往往用含糊的语句,结果造成的就是写出毫无意义的文章。比如这句“[丹尼尔·派普斯(一个历史学家)]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其他的评论者有的称赞他,有的抨击他。”这句话可以用来描写几乎任何人,因而也就是无效的。就英文版来说,条目的长短更是体现了英语文化和通俗文化的垄断。Dale Hoiberg是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的总编,他指出,维基百科偏好当代事件和新闻报道,关于飓风弗朗西丝的条目要比中国艺术还长,关于英国电视连续剧《皇冕街》的条目比英国总理布莱尔的还长。更有一批人物利用维基百科和不专业的编辑来钻孔子,替自己营造声誉。创办人Jimmy Wales修订了关于wikipedia的条目,不希望让Bomis公司跟软色情的联系曝光。美国国会议员Marty Meehan,Norm Coleman等就让自己的实习助手等人把美化自己的官方简历提交到wikipedia,取代了网民编写的批评文章,并且在他们的对手的条目中添加了辱骂和诽谤性的内容。这些企图在LowellSun网络报道以后,被维基百科发现了,因为这些政客愚蠢到从他们的国会办公室来做这些事情,他们的ip露馅了(见维基百科条目Congressional staffer edits)。那么那些更聪明的政客呢?他们对维基百科条目的争夺以及通过条目进行的诽谤是一群并非专业的编辑能够从文字上发现的吗?

创办人Jimmy Whales不得不承认,维基百科的质量存在着严重的危机。我非常怀疑Jimmy Whales是不是研究过文革,维基这个模式难道不是在向文革期间的全民土法炼钢认真学习吗?为了维护它所谓民主大众的web2.0形象,维基愚蠢地执意不去利用学术资源。当然这个考虑也是精明的、出自利益考虑的:维基百科是个free百科全书,free不是自由,而是免费,“免费”对维基百科来说非常重要,如果利用了有版权的资源,那么维基百科就将要掏自己的腰包向网民提供免费服务,现在这个运行模式却是网民迷醉地在替维基百科挣未来的钱。如果有一天维基百科成了youtube,被收购了,那么期权就变成了现金。

中国政府封禁wikipedia其实毫无必要,人民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也许一部分人在一个短暂的时间中会受到迷惑,但是事实就摆在面前。曾经wp因为封禁而把自己打扮成备受折辱的民主女神、社会运动的号召者,因此也招徕了无数眼球。如今也不用代理了,受了概念蛊惑的人很容易就可以亲自去看看维基百科无数毫无研究和原创精神的拙劣文章。所谓web2.0,创造出的就是一拨上网成瘾的人和随之而来的各种社会和心理问题,以及从这些沉迷网络的人身上获得巨大财富的人,这批财主里面还有一些恬不知耻地把他们的挣钱手段描绘成人类最高理想的化身。

web2.0代表着最无耻的剥削和不平等,因而必将失败。维基百科的页面之多使得它的条目在很多google检索中排在前面,我们应该学会忽略google的无聊检索结果,相信自己的判断,让wikipedia从网线上消失。

请您支持独立网站发展,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 文章地址: 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15/60
  • 引用通告: 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trackback.php/60

布迪厄:现代世界知识分子的角色 崔泉墨:凤凰与秃鹫--新闻业者的道德和能力
相关文章
API: 工具箱 焦点 短消息 Email PDF 书签
请您支持独立网站发展,转载本站文章请提供原文链接,非常感谢。 © http://wen.org.cn
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站立场。对于发言内容,由发表者自负责任。



技术支持: MIINNO 京ICP备20003809号-1 | © 06-12 人文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