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政治

张进山:当代日本民族保守主义的产生与兴起

概念提出



之所以用“民族保守主义”这一概念,来归纳当今日本政坛的主流政治意识,主要是基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和考虑。

一是客观变化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在当今世界政治风云激荡,国际秩序重新组合的过程中,日本正以惊人的速度、异常的步幅、迅猛的势头,向着其既定的“政治大国”目标发起一波波的冲刺 时任首相不顾受害国的反对再三前往靖国神社参拜甲级战犯的灵位,多次声称自卫队是“军队”并毅然把它远派伊拉克战场;当朝大臣公开扬言日本应拥有集体自卫权,可以对他国实施“先发制人的打击”,并要发展核武器;作为日本政治精英的国会议员公然否认南京大屠杀,否认强征“随军慰安妇”,否定东京审判,就日本的侵略历史屡屡“失言”;作为政治执行机构的日本政府失信于国际,不止一次地为右翼篡改后的《新编历史教科书》的出版发行大开绿灯;居于支配地位的日本执政党对在野党和国民的反对不屑一顾,强行修改《防卫厅设置法》和《教育基本法》,把防卫厅升格为“防卫省”,把所谓的“爱国心”塞进国家的教育体系;设立新的美国式国家安全委员会和情报机构,进一步强化情治系统;公开要求修改联合国宪章,删除“敌国条款”,以便为其发展军力、派兵海外,成为军事大国扫清障碍;公然把台湾海峡纳入其“战略目标”,对华战略从“假模糊”转为“真清晰”;位居自民党政策调查会长要职的右翼政客中川昭一竟说“20年后日本可能会变成中国的一个省”,无端散布“中国威胁论”;推行所谓的“价值观外交”,图谋联手他国遏制中国的发展,以期实现其重霸亚洲的勃勃野心;修改和平宪法已被纳入执政党的政治日程,且步伐明显加快……。冷战结束,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这些发生在当今日本政坛的惊人巨变,为研究日本政治的学人据实提出与时俱进的新概念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二是学术乱象呼唤学界重新给予准确的定位。对于今天日本政坛上发生的这一切,包括日本在内的海内外专家学者都给予密切的关注,有关的评论专著不可谓不多。但总体而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有千秋;所给出的概念性结论也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关于冷战结束以来的日本政治走势,人们通常用“政党保守化”、“政治右倾化”或“政治总体保守化”等概念来加以描述,个别日本学者甚至用“右翼化”一语来概述今天日本社会政治的动向。对于指导当今日本主流政治家行动和言论的理念,学术界的惯常用语则又有“新保守主义”、“新自由主义”、“新民族主义”、“新国家主义”、“新日本主义”、“新天皇主义”等各式各样、林林总总的提法。迄今的这些有关日本政治生态及其走势的种种概念或提法,尽管都从某种角度捕捉到了日本政治现状及其变化特征的某些侧面与表象,但却未能涵盖驱动其政治结构发生本质变化的底蕴和动因,并且存在着未能够完整、准确地抓住其本质甚至以偏概全的缺憾,不足以成为用来表达日本政治总体走向的理论根源。

另外,上述这些既有概念或提法不仅多而繁杂,有的相互间语意相近,而且,这些概念和用语在包括中国在内的有关研究和分析日本政治方面的文章中出现频率非常高,有时甚至在表述过程中存在着几个概念或用语同时并用或混用的现象,从而导致它们之间的界限模糊不清或表达失准,直接影响了对日本社会政治现状的客观把握和发展趋势研究的准确性。因此,进一步理清它们之间的相互区别与关联不仅十分必要,且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理论意义。

三是基于日本政治的客观现实存在。民族保守主义作为一个独立概念的提出,完全是由于今天的日本政治本身业已发生变化,出现了新的动向,从客观上产生了这种需要。

实际上,在现代(尤其是后冷战时代)国际政治学研究领域,已经有包括日本在内的许多西方学者敏感地捕捉到了当今世界形形色色的民族主义思潮日益猖獗这一新动向,并不约而同地针对其特征相继发表了各种感言与评述。如英国学者安东尼·史密斯认为,“在过去的十年中,种族民族主义取代了西方自由资本主义和苏联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统治地位,成为政治理想的基础和语言”。其深层原因在于,“民族主义是政治上的需要;民族认同具有社会功能;民族植根于历史之中”。无独有偶的是,日本的学者也同样注意到了民族主义对今天政治生活的介入与干涉。卫藤沈吉教授指称民族主义是一个“狂热的怪物”,因为在人类迈向新的21世纪之际,“出现了令人震惊的各式各样的民族运动,充满了纠纷和混乱”。从事现代化研究的安野中夫先生则就当今民族主义的特征指出,“与传统的保守排外的民族主义相对应,另一种类型的民族主义正在朝一个新的、国际的、超前的和跨越的方向发展”,并“与高新技术革命相辅相成”。而针对日本国内近年来民族主义思潮对政治的渗透与影响,日本早稻田大学国际关系学专家山本武彦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日本的外交政策不是由哲学或意识形态决定的,而完全是由民族主义决定的”。日本与西方学者的这些认识不仅从一个侧面印证了使用新概念去诠释新事物的必要性,而且,“不管‘保守主义’在日本是否由来已久,就‘民族保守主义’来说,它确实是日本政治的一种客观现实存在”。

理论界定



日本的民族保守主义缘起于所谓“吉田路线”的传统保守主义,根植于中曾根康弘的新保守主义,形成于小泽的“普通国家论”,实践于小泉的“改革禁区论”和安倍的“美丽国家论”。其突出的特点,就是被逐步注入了太多的民族主义成分。要准确分析、阐述与理解民族保守主义的概念,系统地把握其理论体系并理清民族保守主义与民族主义、保守主义之间的内在联系至关重要。

一、关于日本民族保守主义概念的理论界定。作为一种政治上的学术概念,所谓日本“民族保守主义”就是指“占据当今日本政治舞台中心的主流派政治家普遍奉行的‘安邦立国’的政治理念以及由此提出的政策路线和政治主张;就其内涵讲,可以理解为“日本的战略派政治家群体在21世纪初期所信奉的带有浓烈民族主义色彩与特性的日本式保守政治的意识形态及其系统理论”;它的外延应该是指“所有信奉这种政治理念的民族主义保守派政治家所表现出来的政治言论和政策行为”。

民族保守主义作为一种政治意识和思想理念,已逐渐形成为当今日本政治的总体价值取向,占据了政坛的主流地位。就其内涵及外延而言,则具体表现为基于其政治意识和思想理念所构思的“战后政治总决算”、“日本改造计划”、“日本国家发展战略”等战略思想,及否认日本侵略历史、反对一国和平主义、鼓吹恢复日本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精神”等一系列言论,并通过执政者全面地贯彻到日本的对内对外政策之中,以期实现日本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二、“民族主义”、“保守主义”的演进与“民族保守主义”形成的相关性。在日本政治思想发展的过程中,“民族主义”和“保守主义”并非同步发展而来的,后者远远先于前者。日本的保守主义体系经历了自然的保守主义、初始的保守主义和政治的保守主义三个由低级到高级阶段的发展完善过程,即从日本的疆土归于统一到幕藩体制终结的自然的保守主义时代,从明治维新到太平洋战争结束的初始的保守主义时期,自日本战败以来的政治的保守主义时代。政治的保守主义又称现代保守主义,“表现出与战后破坏性革命风潮相对抗,并内化于与革新政党相对立的保守政党的纲领及政策之中的特性”。而到了20世纪80年代,现代保守主义又逐步被中曾根的新保守主义所取代。

在日本,民族主义与“国家主义”常常被理解为同一概念的不同解读。日本的民族主义是“近代以来才有的现象”,它应该是“初始的保守主义”、“政治的保守主义”时代“反省或自觉”的结果。这种民族主义意识的产生,在为日本带来了国家的现代化,促进了共通且同一的“日本文化”形成的同时,也给人们灌输了忠诚天皇和民族优越的意识形态。到了19世纪末期,这种恣意膨胀的民族主义最终走上了殖民主义的邪恶道路,并堕落为战后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弘扬所谓“传统文化”、“民族气魄”来否认侵略历史的民族主义。

从时间接点上看,时任首相中曾根康弘宣扬的新保守主义与此时民族主义者渴望回归战前的“文化妄想”相当契合。他在其《新的保守主义理论》一书中把保守主义和民族主义糅合于自己的政治理念之中,他的新保守主义所强调的就是要“保卫”“日本领土”、“民族气魄”、“生命价值”和“自由市场经济”等,而核心思想在于突出日本的“民族性”。他将这种带有“民族主义”色彩的保守主义赋予“创新”的内涵,目的旨在通过张扬日本的“民族性”,改变日本战败国的现状,恢复昔日的“辉煌”和“自信”。

这种在保持“民族传统”的前提下对日本保守主义不拘于形式的“创新性”解释,不仅诱发了日本民族主义的再度泛滥,也为民族保守主义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


请您支持独立网站发展,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 文章地址: 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10/429
  • 引用通告: 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trackback.php/429
页面: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侯旭东:中国古代专制说的知识考古 潘维:核时代的意识形态
相关文章
API: 工具箱 焦点 短消息 Email PDF 书签
请您支持独立网站发展,转载本站文章请提供原文链接,非常感谢。 © http://wen.org.cn
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站立场。对于发言内容,由发表者自负责任。



技术支持: MIINNO 京ICP备20003809号-1 | © 06-12 人文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