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建筑

地震灾区的重建:人类学的视野

罗红光:人类学应该在这方面有成果。就是说,在没有心理学这么一个概念时,人家一样面对自然灾害,也有小孩突然有一天被狼叼了,当妈妈的,当奶奶的,或者亲朋好友是怎样处理的?他一定也有他的一套智慧,问题是我们这个宏大话语把这个全给阉掉了。



再次表示感谢,本来是休息日,大家也到这儿来,我也愿意为大家服务,在这个问题上,将来我们尽量有一种长效机制,大家互相分享信息。如果还想喝的,可以继续在这儿喝,想回去的现在可以散会了。本来,咱们的会也属于非正式的会议,做的事是一个正事。



编者附记:



上面的文本整理自“四川地震灾后重建座谈会”的录像资料。这次座谈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文化人类学中心发起,罗红光主持,鲍江摄像,时间在2008年6月9日,地点在北京钱粮胡同32号咖啡馆。



整理大家的发言,感触最深的一点是人类学家对他者的深刻理解。人类学学科基本的求知求智的途径是,通过长期置身陌生的、他者的生活世界里的体验,获得对文化、对社会的深刻体认。因为进得深,所以它知道他者社会文化表象背后的坚实逻辑,所以它敏感于对他者社会文化的外来干预可能造成的冲击。文化是象征体系,文化间的差异是系统性;打个比方说,我玩的是围棋,他玩的可能是象棋,各有各的逻辑。所以说,任何外来元素的介入,都不可避免地要经历一个本文化系统的处理过程。



这次地震,实际上给了我们一个重新审视我们自己的机缘,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重新把握文化的价值问题。回望历史,在这片土地上,数千年来,一直绵延下来的是各种环境友好、较低能耗的文化。在19世纪,被迫面对外来高能耗的工业文化,结果可想而知,摧枯拉朽,斯文丧尽。我们的文化走向没落,失去了信心与尊严,被打得。“落后了就挨打”,不甘屈服的前辈们开始想办法,找出路,要找回被剥夺、丧失了的生命尊严。于是,与狼共舞,走上建设现代化强国的路。这一路上,有过成功,也有过挫折。上世纪中叶,我们建立了独立的国家,挤身以国家为构成单位的全球政治系统;进入这个世纪,我们国家的经济日益成为一股不容忽略的国际性力量。然而,向前冲的同时,我们也付出了代价,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我们的环境破坏掉了,我们文化意义上的生命扭曲了,我们差不多已经忘记掉,除了物质还有精神,除了功利还有人情,除了理性还有仁义,除了大脑还有心灵。



“多元一体”,这是前辈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对中国国情给出的简明概括,即文化多样、政治经济一体。究竟怎样的多样,费老的文章没有做完,需要后学的我们脚踏实地,思考阐发。这次地震,数万同胞走了,走得那样的匆忙,猝不及防。他们去哪儿了呢?去阴间了,去天堂了,被妈祖接走了,去女娲奶奶那儿了,变成菩萨了,回祖源地了,如此等等,每个人都会找到自己信服的答案;从地域、民族、以及文化传播的角度说,中国之辽阔,对此会有各种各样的群体性的文化解释。在这里,没有高低贵贱,不存在先进或落后,只有信则有不信则无;在这里,人类学的学科经验可以证明的是这样的一个常识,尊重别人的文化就是尊重自己的文化。另一方面,人类家更知道,要走出自己习惯了的文化,走出本文化中心的偏好、放弃高高在上恣意评判他者来满足自己有多么的不容易。抽象地看,这里似乎存在着一种悖论,但在文化实践的层面上,放弃就是获得,这也是人类学能为地震灾区的重建做出的重要贡献。在这里谨呼吁外援们,与灾民打交道的过程中在文化理念层面上谦虚再谦虚、沟通再沟通。打个比方,这样的心态好比整理磁盘,腾出容纳他者的空间;容纳他者的目的不是被他者取代,而是创造一个把原先的自我和他者并置在一块儿的平台,进而互动、拓展出更具包容力、丰满的自我和他者,文化创新经此而孕育。



感谢这次座谈会的发言人,感谢大家为受灾的同胞们做出的不可替代的努力。
请您支持独立网站发展,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 文章地址: 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14/390
  • 引用通告: 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trackback.php/390
页面: 上一页 1 2 3 4 5

居易:生态不是建出来的 张永和、栗宪庭:关于城市建筑的对话
相关文章
API: 工具箱 焦点 短消息 Email PDF 书签
请您支持独立网站发展,转载本站文章请提供原文链接,非常感谢。 © http://wen.org.cn
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站立场。对于发言内容,由发表者自负责任。



技术支持: MIINNO 京ICP备20003809号-1 | © 06-12 人文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