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社会

费章:一场抄袭事件中的书评产业链

作者赐稿
2012年7月初,一位职业媒体书评人的抄袭事件,引发了较大的关注。应当说,本来此事并不算什么了不起的新闻。事情奇妙之处在于,这媒体作者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将数十篇抄袭文章(包括书评、影评、球评甚至专栏),发往《北京青年报》、《北京晚报》、《京华时报》、《晶报》、《深圳特区报》、《信息时报》、《新快报》、《中国图书商报》等一系列一二线媒体与所谓"中文核心期刊"。
标题

2012年7月初,一位职业媒体书评人的抄袭事件,引发了较大的关注。应当说,本来此事并不算什么了不起的新闻。事情奇妙之处在于,这媒体作者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将数十篇抄袭文章(包括书评、影评、球评甚至专栏),发往《北京青年报》、《北京晚报》、《京华时报》、《晶报》、《深圳特区报》、《信息时报》、《新快报》、《中国图书商报》等一系列一二线媒体与所谓"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媒体的副刊,半壁江山沦陷于一位抄袭者。到底是什么样的原因,使得抄袭文章能四处刊发,并引发这次诚信危机?本文拟对这一现象,进行一个初步的讨论。更为的深刻的动因,或许仍需要书评行业的从业者、媒体人员进行的讨论。

百度百科:郭玥抄袭事件  http://baike.baidu.com/view/8918559.htm

观察者网专题:大报副刊成抄袭者乐园?http://www.guancha.cn/html2/60495/index.shtml

李小丢原文及证据 http://www.douban.com/note/222873275/

作者 费章

制稿机器

南美洲的一只蝴蝶震动翅膀,数日之后,在中国引起一场破坏巨大的风暴。这是蝴蝶效应。2012年6月,对中国整个附带书评副刊的媒体行业,一场风暴降临了。震动这次翅膀的,是一位草根豆瓣网友,事件起于一次无心比对。

今年5月15日,一位叫李小丢的网友在豆瓣上发表了一篇关于《怪物女孩》的书评,题目很长,叫做《装一次学术君分析几个本书的关键词(微剧透,慎入)》。李小丢的注册资料显示,她是2008年加入豆瓣的,也算是这个网站四年的资深网友。从这个标题看,她大概还是一位豆瓣电影评论的长期阅读者。

使用过豆瓣的网友都会清楚:第一,豆瓣网上,同主题的作品会有大量网友的评论;第二,如果你发评论,网友有回应,系统是会提示的。大概是这个原因,这位草根网友并没有忘记去回访她所发的评论,也顺便阅读了其他网友所刊发的评论。结果,李小丢在的《怪物女孩》同主题的书评中,发现了一位叫郭玥的书评人的文章,题目叫《谁更强大,谁更心虚?》,发表时间是2012年6月30日。这篇书评抄袭了李小丢书评的数段文字。

假设这位叫郭玥的书评作者,仅仅是出于好玩的心态,在豆瓣上发表读后感,引用他人文字而不加注明,大概是一件小事。但随之李小丢翻看了郭玥的身份,注明为"书评人,影评人,专栏作者。人民日报出版社市场部市场推广经理。书评影评文字散见于《京华时报》、《北京青年报》等"。显然,郭玥并不是一位热衷于写无偿评论的草根网友,她有广泛的发稿渠道,有大量的媒体关系,也有媒体认可的身份说明。李小丢发现,她所查阅的这篇抄袭文章,就发表在了《齐鲁晚报》,并为网络媒体转载。

李小丢揭开了潘多拉魔盒的盖子,蝴蝶煽动翅膀引发的风暴来临了。当李小丢将抄袭对比结果公布在个人日记之后,跟帖的热心网友翻出了郭玥无穷无尽的抄袭。笔者不需一一举例,这项细致的查阅抄袭工作,已有热心的豆瓣网友连续五六天来的打假工作,造册完成。事情奇妙之处在于,这位叫郭玥的媒体作者,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将数十篇抄袭文章(包括书评、影评、专栏甚至球评),发往《北京青年报》、《北京晚报》、《京华时报》、《晶报》、《深圳特区报》、《信息时报》、《新快报》、《中国图书商报》等一系列一线媒体,其他二三线地方媒体,"沦陷"更是无数。

郭玥抄袭事件第一个引爆的,是书评人圈层。事发之后,有部分书评人在微博上公开表示,为书评公信起见,将不再接受出版社馈赠图书,也绝不为出版社打工写书评。而部分媒体人,也表示对此一事件的关注。但是遗憾的是,除书评大户新京报与长江商报刊发评论与报道之外,其余媒体,基本持回避态度。

出版社制作图书,书评人撰写书评,报刊杂志刊发书评,隐约已成规模化的制造生产。近年来大众媒体普遍设置书评栏目,几乎逢报就有新书评论版面。这对于通过书评提高全民阅读,关注出版动向,当然是好事情。但同时,也难免鱼龙混杂,一部分缺乏诚意的书评人,以两千字之内的书评博名牟利,显然在这个行业中不乏其人,郭玥应属其中一员。

在这一事件中,郭玥的行为方式,是"奋发图强、埋头苦干",通过"剪辑、编辑、抄袭"等等手段,调动"豆瓣、中国知网、百度文库"等等文章资料库,批量生产书评、影评、专栏文章,甚至被网友嘲讽,"连球评都要抄"。从历史、学术、文化、影视、国外流行小说、中国名家小说、言情小说乃至于穿越小说,无所不包,无所不能地"点评"。应该承认,这位作者是相当勤奋且执着地热衷于"抄袭"的。不是此中老手,恐怕干上一次,心理上的压力,就相当大。如果不是被网友偶然发现,恐怕她在业内知名书评人的地位,能始终维持下去,其作品还将被广泛刊登。这不是欺人之谈,就是网络事件已经变得轰轰烈烈的今天7月5日,《梧州日报》还刊登了郭玥涉嫌抄袭的文章--《<勇敢传说>:快童话的勇敢尝试》。

 郭玥的文章为什么能这么广泛地刊发,这里的原因,不外乎两种。其一是个人投稿,遍撒英雄帖;其二,是出版社代为投稿,广种而薄收(后一种方式,我将在下文评论中说明)。无论这两种行为中的哪一种,都出现了一个奇妙的盛况,各类媒体纷纷发表郭玥涉嫌抄袭的书评。更为不堪的情况是,这些抄袭文章,还被媒体纷纷自我转载复制,从两家到到五家,刊发同一篇书评的,所在皆有。据豆瓣网友考证郭女士微博,她的工作地点毫无疑问是在北京,而郭女士频频和《北京青年报》、《京华时报》、《北京晚报》、《中国图书商报》等媒体编辑邀约吃饭唱歌出游等应酬,更有不少出版社纷纷向郭玥馈赠新书。显然,郭玥在这个媒体圈子里,确实是有相当广泛的人脉,这种人脉关系,可以理解为"发稿渠道"。当然,这不足说明她全部的"发稿渠道",因为京外媒体也纷纷落马。而实际上在这个网络时代,与京外媒体的互动,显然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根据网友的查阅,在微博上与郭跃互动的京外媒体,也不少。这大概是可以从个人角度来说明抄袭者为什么能够将如此众多的媒体卷入进去了。

毫无疑问,抄袭是一种个人行为。对于抄袭事件,抄袭者首先需要负责。作为个人来说,如果郭玥真诚向公众道歉,无论她将来是否还从事文字,她都可以有新的开始。这一事件本身,是对她个人的一个教训。同时,也是对书评中大量所谓职业书评人的深刻提醒。读书写评论,本来是一桩爱好,不应将利益放在第一位。急功近利,四处求发表换取稿费,这种状态本身,就已经不是在认真读书,而是在为名利而书评。

然而,这个事件的水,远没有那么浅。一众媒体为什么会集体失察?难道众多媒体的编辑都看不出来郭玥这位出生于1988年的书评人,全能地包办文史哲小说散文所有类型的图书评论,这种类似于百度百科的知识量,肯定是不真实的?一位有其他正式职务的书评作者,在半年内,以如此超高的频率发稿(网友调查为一百余篇,此数据还未包括以笔名发表的涉嫌抄袭文章),这样的阅读速度,难道不使媒体人生疑?

为什么众多落马媒体到今天都不发一语,对抄袭事件,连一个官方的表态都没有,甚有媒体编辑敢于站出来说,"即使郭玥是抄袭的,我们也用她的稿子"?

原因是,除了作为"制稿机器"的郭玥之外,还有一个作为"发稿机器"的媒体群,在这个事件中,不发一言的状态,显然是在抱团取暖,掩耳盗铃。

发稿机器

"为什么媒体不报道?",这几乎成了李小丢那个回复达一千多的帖子之下,大多数热心网友的疑问。草根网友将这一事件发到新浪微博,@各路媒体人、公知、名流,转发千余次,但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大众媒体在沉默,为什么?

难以相信,草根网友这么大的动静,这么高的呼声,始终没有被媒体听见。此时此刻,在真正行业性的危机爆发之时,大众媒体集体失语了。

回到此次事件,郭玥众多抄袭文章的发稿量、发稿面积,是相当惊人,甚至是令人震惊的。可以推断,很多文章,就是大众媒体的编辑向郭玥约的稿件,由此,也导致众多媒体沦为抄袭者的发稿机器。那么,媒体是否对此事应有一个基本的回答,回应草根网友的呼声?装聋作哑,闭眼塞听,当然是容易的,但其损失,将是更为长远的。

在这一事件上,我认为有两点,媒体是难以推卸责任的。

正如我在上文中所指出,一个年仅24岁的书评作者,应该不可能有百度百科的大知识量,无所不能地包办各种书评,应该更不可能在从事一份全日制工作的同时以每周多达数篇的频率发稿。报刊编辑在采用这些稿件的时候,是否在心里对其阅读的数量和速度有一丝疑虑?或许有媒体人认为,作为媒体的编辑,难以审查每一个作者,更不可能对每一篇文章都保持警惕,无法审查其内容是否抄袭。

一般来说,大众报社的评论版与副刊版,是约外稿量较大的版面,同时也是与外部发生关系最多的版面。这些版面设置的初衷,是要肩负起舆论引导、文化传播的功用,同时,正是这些版面,决定了报刊本身的立场与格调。具体到书评这个版块的设置,其目的是肩负文化传播、占领高端读者与传达出版信息。此类版块的主事者,是需要较大的阅读量,在行业内有一定的人脉资源与作者团队的,往往需要数年经验与必备的文字水平,才能胜任。

正是因为副刊编辑是这样一个角色,由此也可以认为,处于这一岗位的人选,对其撰稿人的水平、能力,在事先应有一定了解。他(她)的作者擅长什么样的文章,对哪些图书能胜任评论,哪些图书不能胜任,应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而不幸的是,在这个事件中,就目前通过网友根据郭玥微博考证出来的情况来看,副刊版面的编辑们,似乎更为热衷于拉近与作者的人际关系,而不是考察作者的业务能力。部分编辑的堕落,在于发稿时不设底线,不论好坏,不问质量,用人唯亲,把公器当成自留地。书评人只要在圈子里混个脸熟,就可以随意发稿。在这样的状况下,怎么能指望编辑好好审查稿件,对作者的文化素养进行考察?

退一万步说,即便没有这些复杂的人际关系。副刊版面编辑,对于稿件来源、作者能力,是否也应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呢?在我看来,这也责任所在、必备的业务素养。而现在的情况,不是一二人失察,而是集体失察。部分副刊编辑的堕落,对这一境况,难辞其咎。

另外一个情况,是作者涉嫌抄袭的稿件,在纸质媒体甚至多达一稿五发。在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顺手搜索一下,即可知这些稿件,是否已经发表。对于一位作者来说,一稿五发,其一篇文章的收益翻了五倍,经济收益的刺激,自是使其变本加厉;但对于媒体来说,其损失则是难以估量的。这种副刊版面"重复搬运,浪费纸张"的行为,是否对读者负责?长期随意接受一稿数发,这么多报纸的副刊,还用不用办?

抄袭事件,可大可小。此次事件对行业的冲击,怎么评估都不为过。对于肩负监督重责的媒体来说,遇上这样的事情,必须有一个说法。但事实是,媒体并没有在第一时间站出来,事件发生近一周后,始有媒体出来说话,而大多数媒体在这一事件中的选择,是抱团取暖,掩耳盗铃。这本来是一次可以深入讨论问题的机遇,最终却无声无息。尽管暗潮涌动,而在表面上,却始终无声无息。

回避报道的原因是什么?或许正是因为涉及面太大,对媒体自身的杀伤力太大所致。以我看来,原因不外乎两点:部分媒体自身涉水与"同业回避"。对于已经自身涉水的媒体来说,要报道这一事件,毫无疑问是自己打脸。"同业回避"原则,是媒体同行业不互相批评,不点名报道。在这两种尴尬中,媒体纷纷选择沉默,看起来是最好的办法。但这笔账,肯定算错了。

就事实而言,如果涉事媒体在知情之后,第一时间报道,并承认用稿不慎,那么这种诚恳的态度,必能为大众所谅解。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即便是涉事媒体,犹不失光明磊落。就情理而言,既然媒体为舆论公器,就更有义务报道不端之举,况且是如此重大的事件。

此处,需要谈谈"同业回避"。"同业回避",本身是指出同行业之间不搞恶性竞争,不揭露对方之短。但在这个事件上,显然已经不是一两家媒体出现问题,而是整个行业出了问题,它是一个有足够分量,也足够沉重的公共事件。媒体的副刊,应该怎么办,到底出了什么问题,进行这样的讨论,是相当有建设性意义的。就如"用稿失察"问题所凸显的,媒体若藉此问责编辑和书评人,责成其提高自身素质与行业素质,这难道不具有建设性意义?

过去的几年间,大众媒体对于涉嫌抄袭的报道,可谓热心。这种事件,往往出现在两个作家之间,如郭敬明抄袭庄羽一事,全国大众媒体几乎全部跟进,持续炒作。从报道营销上来说,选择知名作者的抄袭事件来报道,是能持续引起大众兴趣,也能吸引眼球的。从正面意义上来说,这样的持续报道,也能起到引导监督的作用。但不可忽视的是,这种有选择性的报道,也意味着有选择性的失明,甚至有选择性的失真。为什么众多不知名作家文章抄袭事件,往往无法引起任何的反响?媒体难道必然是追名逐利的?

在利益、媒体派别面前,这种选择性失明,是近年来媒体普遍陷入危机、饱受质疑的原因。更为不堪的情况是,在几年来,媒体副刊意识形态同盟的趋势,越来越的明显。在210年"汪晖被南方系媒体攻击事件"中,呈现出来的局面,是相当令人玩味的一幕。从《南方周末》开始,将对汪晖莫须有的指责,通过自身不断地复制以及在同业中不断复制,以一种没有罪名创造罪名、没有问题创造问题的反事实报道方式,将这一事件不断扩大。更由于副刊意识形态攻守同盟的存在,使得辩护的言论,几乎全部被封杀,只能存留于网络。

上述所说这些媒体问题,是亟需媒体需要克服的困境,不能一味将责任全盘推卸于"体制"。就体制而言,媒体本身的"体制",难得不应该反思吗?

此次抄袭事件的重灾区,在"书评"版块。从网友对稿件的排列组合来看,编辑成为书评的"发稿机器",并非夸张。

书评版块,近年来为媒体普遍设立。这个版块的特点,是与出版社交接紧密。因为需要大量的新书资讯与内容支持,需要出版社帮忙联系作者资源。应当说,这些必要联系,是应该的,媒体天然需要占有信息,才能发布信息。同样,出版业也需要媒体对其新书进行宣传,无论是正面的评价还是批评性的评价,对于图书的宣传推广来说,都是必须的。

不过,在郭玥事件上,显然可以看出一些更为成问题的端倪。依据郭玥自己提供的身份说明,为"人民日报出版社营销经理",这一职位,显然是出版社对接媒体图书版块的职位。每一个出版社(或出版公司)都有"营销专员"对接媒体,这是图书行业的正当需求。由此,我们理应推断,一个"营销编辑"利用职务之便,广泛地接触媒体,并向媒体提供信息,是应有之义。但事不仅止于此,这次事件背后,部分媒体沦为"发稿机器",有几篇书评,就是人民日报出版社的"营销经理"郭玥,评论人民日报出版社的图书。自说自唱,媒体照发不误。

看起来,在这一事件中,"发稿机器"的背后,还有一部来自出版机构的"售稿机器"。

售稿机器

媒体的书评版,在此次事件中大规模地被抄袭丑闻裹挟,沦为"发稿机器"。这是一个相当不正常的现象。

一个媒体营销人员,将自家图书推上媒体,这看起来是他(或她)的工作职责所在。但问题在于,书评媒体仍是媒体的一部分,它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信息接受方,它必须对信息有所删选,然后发布。出版机构营销人员为自家的图书撰写评论,然后大模大样地在报纸上署名刊发,这样的风气一开,报纸编辑的功能,就取消了,甚至于连"发稿机器"都不是,就是一部简单的"排版机器"。对于一部分极端不负责任的报纸编辑来说,这样的工作,实在是太轻松了,只需要等作为"售稿机器"的出版社营销人员送上稿件,排完版面,即可交差了事。

当然,营销人员直接在媒体的书评版上稿,这种最为恶劣粗暴的方式,只有部分职业道德相当匮乏的媒体编辑敢干。但很不幸,这种恶劣的行径,确实发生了,在这里,我不想列举涉事媒体,网友的对比,已经做的相当之完善。尤为令人遗憾的是,郭玥将自己的书评营销上了书评版的版面,应当不是一个个案,而已是一种书评行业的现象。

中国的出版单位,除了数百家出版社之外,还有难以计数的出版公司,出版的新书,每年更以十万级的规模出版图书。大批量的图书,湮没无闻,根本无人阅读,相当一批上不了新华书店的书架和网络书店的页面。由此,在图书行业内,争夺媒体版面的营销战场,必然会相当激烈。类如郭玥这样的"营销经理"们,其职位所在,必定是忙于在大大小小书评版面编辑之间争夺发稿权。如果有业内人愿意进一步披露真像的话,我相信发稿量的多少,必定是与营销经理的收入相挂钩的。正如所有销售行业一样,提成的多寡,在于销售的业绩。

出版社与书评版编辑通过与"营销经理"沟通,互通有无,这本没有错,这是媒体的信息源。但事情出格之处,还不止于"营销经理"自己上稿,更为隐晦的情况,是出版社(出版公司)代为约稿,以通稿的形式,向媒体广泛撒网。这种形式,比前一种粗暴的方式,要温和的多,也曲折的多。

从事过媒体行业的,都应很清楚有"新闻通稿"一词。所谓通稿,就是新闻制造方将其新闻样本发送给各类媒体,供媒体有选择性地修改发表。在图书行业中,有书评通稿,应该也非例外。

通过本次事件中,不断地有书评人表态与出版社脱离联系,就可以判定一个事实,在郭玥事件爆发之前,书评人与出版社的联系,是较为紧密的。包括知名书评人郭玥本身在微博中一再呈现的,她经常会收到出版社所馈赠的图书。这些现象背后的关系,应当是出版社在新书出版之后向书评人馈赠图书,使书评人能及时地撰写书评稿件,然后通过通稿的形式,发往全国大大小小带有书评版面的媒体编辑之手。也正是这种情况的出现,使得知名书评人郭玥的书评,连标题都不需要换,就能在五家媒体堂而皇之地刊发,令人大跌眼镜。对出版社来说,其约稿的书评,有幸被编辑挑中发表,就算完成了一桩宣传任务。这中间,或许,出版社对书评人,还会提供额外的金钱奖励。

郭玥事件使我们看到,在书评市场上,除了报纸这个买方市场之外,还有出版社(出版公司)这一买方市场。这两个买方市场,其目的在于上稿,在大多数情况下,并没有直接利益冲突。所以,对于出版社来说,争取优秀的作者,或者发稿量大的书评人来为其撰写稿件,就显得格外重要。然而正是因为这些书评人的稿件为媒体编辑所喜,拥有更大的上版机会,才造成了出版社(出版公司)这架"售稿机器"的出现。这架"售稿机器"大大省去了媒体书评版编辑的工作量,考察书评人、繁琐约稿与对稿件来回打磨的过程都省略了,只需要交由出版社的"营销经理"代劳即可。

以上,只是我个人对这一事件作的一些推断,我的推论,也部分根据媒体从业者反馈的耳食之言与对此次事件的观察。这一操作方式的真实内幕究竟如何,需要进一步的深度挖掘与业内人士不惧职业风险的爆料。

在此,我并不想将所有媒体一网打尽。有些媒体书评版,例如《东方早报》的书评,尽管开辟了很多版面,发稿量大,却一直保持了较高的品质。在此次风暴中,它们幸免于难,看来并不是简单的运气,与其作风是有一定关系的。但大多数媒体的书评版,其质量确实令人不敢恭维,书评杂乱无章,质量低劣,难以卒读。这从郭玥那些上气不接下气,四处抄袭导致语句不通的文章能到处发表,就可以看出报纸的水准了。仅就郭玥事件而论,实在令人怀疑这些书评编辑在接到通稿并发布之前,到底有没有通读文章本身。

出版社(出版公司)这架"售稿机器",究竟在媒体间发挥了多大作用,这是难以评估的,大概只有从事书评行业的内部人士,或者资深书评人才能说明问题。

从急功近利的书评人、到严重失察的媒体,再到幕后上下其手的出版机构,使得书评这一文体,已经远不是读书作评那么简单。它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多方面的失节与职业道德荒漠化,使得众多媒体版面上的书评,看起来像是一幅用文字堆成的广告,充满了对劣质图书低级的谀辞与梦呓般的评论。

吸取这一事件的教训的唯一办法,是整个书评圈,下至书评人,上至媒体,都必须严谨自律。在我看来,对书评人来说,应当明白自身的知识定位与阅读趣味,远离出版社的营销裹挟,尽可能为读者提供真实的图书评价。图书大概是目前的中国市场上价格最廉价的消费品之一,买一本书不过三十四元,足可看一个星期,接受馈赠图书而写书评,是为蝇头小利而得不偿失。对媒体来说,最好的办法,是谢绝所谓的职业八股书评人,让真正爱读书、有能力、有意愿的读者来评论。为堆版面而堆版面,使报纸填满空间,实在是一件浪费纸张又令人厌恶的事情。我很欣赏豆瓣上大量热心网友随意的书评与影评,尽管他们的评论看起来与媒体文章所应有的水准尚有差距,却于一份随意中,道出了许多真知灼见。

从网友揭露冰山一角,到大规模的媒体卷入漩涡,这仅仅过去了一个星期的时间。而在这一个星期中,这一事件却被纸媒掩盖,这是相当令人遗憾的事情。但无论报道与掩盖,事件本身,不会仅仅停留一个星期。作为书评的读者,我希望它翻过去。不幸的是,现在看来,它就作为一桩媒体丑闻而长期被人记住。

请您支持独立网站发展,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 文章地址: 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8/3444
  • 引用通告: 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trackback.php/3444

乌苏拉·胡斯:高科技无产阶级的形成--真实世界里的虚拟工作 何鹏举:浅析近代日本的"列强意识"
相关文章
API: 工具箱 焦点 短消息 Email PDF 书签
请您支持独立网站发展,转载本站文章请提供原文链接,非常感谢。 © http://wen.org.cn
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站立场。对于发言内容,由发表者自负责任。



技术支持: MIINNO 京ICP备20003809号-1 | © 06-12 人文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