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建筑

艾未未大怒:我什么时候反对鸟巢了?

艾未未大怒:我什么时候反对鸟巢了?

艾未未

德国之声
艾未未批评中国围绕奥运的宣传炒作。于是,德新社记者问他,您是不是认为奥运体育场的艺术设计跟您对中国奥运宣传的批评相矛盾呢?艾未未勃然大怒:不可能,“我对‘鸟巢’感到自豪!”也不知道是记者的问题中文没说对呢,或是故意“挑衅”艾艺术家呢,还是艾未未的理解不对。反正问题和答复似乎有点牛头不对马嘴。尽管如此,德国之声还是将德新社记者这篇报导译载如下。
作者简介: 艾未未
艾未未,1957年生于北京,1978年至1981年就读于北京电影学院,曾参加1979、1980两届“星星画展”。1981年赴美,多次在国外举办个展。1994回国后主编出版前卫艺术刊物“黑皮书”(1994)、“白皮书”(1995)、“灰皮书”(1979),并担任“中国艺术文件库”艺术总监,2000年策划“不合作方式”艺术展,2003年担任国家体育场(奥运“鸟巢”)设计顾问。

在德新社记者的问题提出后,"这个属于当今最著名的中国艺术家之列的51岁的"艾未未感到被误解了。他说:鸟巢"是个了不起的杰作。这是没有争议的。"平时他是平静的,镇定的,这回他在位于奥运城附近的草场地村他的家兼画室里,一张长长的木桌的一端忽然大怒。他强调道:"我从来没有,真的从来没有对'鸟巢'表示过不满。"

艾未未与瑞士建筑设计师雅克.赫尔佐格和皮尔.德莫隆一起设计了这个象个老鹰窝的看上去不寻常的钢结构建筑,它成了北京奥运会的象征。"这是我们的作品,我怎么会背叛它呢?"他说,他的立场从来没有改变过。"我的观点是针对那些庆祝活动,针对围绕奥运会的整个宣传的。"他认为,记者没有听明白,也不想听他说的是什么。艾未未说:"我说的是,我不想跟官方的奥运庆祝活动沾边。我拒绝这些活动,觉得它们恶心。这完全是两回事。"他表示,他并没有指责他参与设计的国家体育场。(译者:由于是从德文译回中文,可能会与原话有出入)

他还说,他对中国第一次主办的奥运会的进程感到失望,"我们大家都曾经希望奥运会能成为让中国变得更开放、更真实的一个机会。""在这一点上,中国没有做到。这是我失望的原因。"

与中国许多批评政府的人士不同,尽管艾未未公开批评中国的奥运宣传,尽管他呼唤政治改变,但至今并没有公安人员找到他门上来。他说:"从来没人让我闭嘴。"他认为,中国现在在言论自由方面变得宽容了,"至少在我的身上。"他又补充道:"我也是相当有影响的人。"

当艾未未去年带着1001名中国人到卡塞尔的"文献展"展览,当他用北京胡同拆除的房子的门搭建的塔在一场暴风雨中倒塌时,他成了德国的标题人物。这个51岁的人不仅是中国艺术的一块国际招牌,而且也是中国著名诗人艾青的儿子。在文革中被流放期间(1966-76),艾未未在贫穷的西北遥远的新疆长大。在他的爸爸平反后,艾未未于1981年"实实在在地逃到了美国去"。本来他永远都不想回归了。然而,1993年艾未未返回了北京,为了能在病榻旁陪伴他的父亲。他的父亲于3年后去世。艾未未说:"我觉得,中国的情况从那以后明显改善了。"

"中国继续快速发展,"他说,然而中国社会仍然始终是非常保守的,"我们还需要长时间的改变过程,比我们想象中的更长。"中国面对难以想象的巨大的问题和新的挑战。艾未未只提了一下原材料短缺和环境污染。艾未未几乎以肯定的口气说,共产党领导人试图去解决这些问题。但他认为,更需要改变的是一些根本上的问题,"政治改革是必要的。没有政治改革,所有的变化都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德国之声版权所有

------------------------------------

附文:艾未未论鸟巢:鸟巢从理性到感性是一体化的


鸟巢从理性到感性是一体化的

●他们说本来希望走一步,但我们走了两步。

●它的外观就是它的结构本身。

在赫尔佐格(奥运"鸟巢"设计事务所之一)竞标前,我给他们引荐了中国合作方,他们问我愿不愿意参加项目设计工作。对我来说,凡是不熟悉的事情我都愿意参加,当然我没有去想这个跟奥林匹克有什么关系。我答应去的时候,他们的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做完,已经到了必须做决定的时候。我简单地问需要我做什么?他们说需要你说出所有看法。

由于我的参与,过去他们讨论的结果要进行很大的调整,其中牵扯到这个建筑的基本概念、形体、结构和功能的关系,包括室外的形态、文化特征等,我们做了很多交流,因为想到不中标的可能性比较大,所以他们才可能非常勇敢地采纳他们不习惯的方式。结果是赢了,我回来之前,他们说本来希望走一步,但我们走了两步。

赫尔佐格非常喜欢这种在每个位置有同样品质,但是又非常不规则的状态。

但是他们是非常自觉的建筑师,形式主义的作法是他们要回避的。鸟巢从理性到感性是一体化的,它的外观就是它的结构本身。但它实际上是理性分析的结果,之后才可以理解成鸟窝的形状。


中国远远不是外国建筑师试验场

●中央电视台和鸟巢是意外。

●中国成了外国建筑师的试验场的说法是胡说八道。

现在有一种说法是中国成为了外国建筑师的试验场。中国远远不是。中国喜欢听一个说法就按照这个说法去说。中国每年开发很多项目,但多数是外国人来竞标,然后中国人挂着外国人的名字来完成建筑。

库哈斯在中国做了很多项目,但没有一个做得下去。

中央电视台和鸟巢是意外,感谢北京新的规划班子,他们是年轻一代且受过很好训练的人。这两个项目是中国少有的有机会请了大量外国设计师和评委来做的工程。

实际上,除了满足一般技术要求的商业建筑,由外国人设计和表达他们设计意愿的建筑没有几个。中国成了外国建筑师的试验场的说法是胡说八道,任何西方的比较好的城市,实验型建筑比中国这些年包括未来几年的加起来还要多。 

请您支持独立网站发展,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 文章地址: 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14/341
  • 引用通告: 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trackback.php/341

谢英俊访谈:重建是对未来的想象和结果 龙应台:注视一个古都的蜕变--我看北京奥运
相关文章
艾未未:没有我,鸟巢不会是现在这样
王瑾:“大师设计”进入中国意义何在?
朱青生、甘阳等:发言节选--“现代性”与“自主性”—“中国现代美术之路”课题成果发布暨学术研讨会录要(节选四)
API: 工具箱 焦点 短消息 Email PDF 书签
请您支持独立网站发展,转载本站文章请提供原文链接,非常感谢。 © http://wen.org.cn
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站立场。对于发言内容,由发表者自负责任。



技术支持: MIINNO 京ICP备20003809号-1 | © 06-12 人文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