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岗村化学品生产状况
|
查阅资料、访谈法
|
仇岗村化学品污染状况
|
观察法、问卷法、访谈法
|
仇岗村农药残余、暴露等情况
|
观察法、访谈法
|
席家沟、八里沟、淮河蚌埠段化学品情况
|
徒步考察、访谈法、查阅资料
|

中文名称
|
危险标记(程度)
|
侵入途径
|
健康危害
|
慢性(长期)影响
|
3,4-二氯苯胺
|
15(毒害品)
|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
是强高铁血蛋白形成剂。对中枢神经系统、肝、肾有损害。引起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指甲与上唇青紫、呼吸困难等
|
患者有神经衰弱综合症表现,伴有轻度发绀、贫血和肝、脾肿大
|
对苯二胺
|
|
吸入、食入
|
不易因吸入而中毒,有很强的致敏作用,可引起接触性皮炎、湿疹、支气管哮喘
|
作化学染料有致突变毒性,长期使用有可能促使癌的发生
|
甲苯
|
低毒
|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
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导致皮肤干燥、皲裂、皮炎
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
|
长期接触可发生神经衰弱综合征,肝肿大,女工月经异常等
|
3,4-二氯硝基苯
|
15(有害品,远离食品)
|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
对皮肤、粘膜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吸收后导致体内形成高铁血红蛋白,足量的高铁血红蛋白引起紫绀
|
|
邻苯二胺
|
第6.1类 毒害品
|
吸入、食入
|
吸入、口服或经皮肤吸收对身体有害。对眼睛、粘膜、呼吸道有刺激性
|
|
二氯苯胺
|
14(毒害品)
|
能经无损的皮肤吸收,较易引起肾脏、肝脏损伤
|
|
|
中文名称
|
危险标记(程度)
|
侵入途径
|
健康危害
|
慢性(长期)影响
|
盐酸
|
属第三类易制毒化学品
|
吸入、食入
|
接触其蒸气或烟雾,可引起急性中毒,出现眼结膜炎,鼻及口腔粘膜有烧灼感,鼻衄、齿龈出血,气管炎等。误服可引起消化道灼伤、溃疡形成,有可能引起胃穿孔、腹膜炎等。眼和皮肤接触可致灼伤
|
长期接触,引起慢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牙齿酸蚀症及皮肤损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土壤可造成污染
|
三氯化铁
|
20(酸性腐蚀品)
|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
吸入三氯化铁粉尘对整个呼吸道有强烈刺激腐蚀作用,损害粘膜组织,引起化学性肺炎等。对眼有强烈腐蚀性,重者可导致失明。皮肤接触可致化学性灼伤。
|
长期摄入有可能引起肝肾损害
|
对二氯苯
|
15(有害品)
|
吸入、食入
|
IARC致辞癌性评论:对人可能致癌
对眼和上呼吸道有刺激性。对中枢神经有抑制作用,致肝、肾损害。人在接触高浓度时,可表现虚弱、眩晕、呕吐。严重时损害肝脏,出现黄疸,肝损害可发展为肝坏死或肝硬化
|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大气可造成污染,在对人类重要食物链中,特别是在水生生物中可发生生物蓄积
|
邻二氯苯
|
15(有害品)
|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
吸入后出现呼吸道刺激、头痛、头晕、焦虑、麻醉作用,以致意识不清。液体及高浓度蒸气对眼有刺激性。可经皮肤吸收引起中毒,表现类似吸入
|
长期吸入引起肝肾损害。皮肤长期反复接触,可致皮肤损害
|
中文名称
|
危险标记(程度)
|
侵入途径
|
健康危害
|
慢性(长期)影响
|
邻硝基氯化苯
|
剧毒
|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
能通过人的呼吸系统及皮肤引起中毒
|
|
五氯硝基苯
|
低毒类
|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
主要损害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肝和肾
对动物致癌、致畸
|
在土壤残效期长
|
3,5一二氯苯胺
|
强烈毒性
|
吸入、经皮吸收
|
对血液和神经起作用
|
|
3、4-二氯苯酚
|
第6.1类 毒害品
|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
对人体有毒。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强烈刺激作用。受热分解放出有毒气体
|
|
2、5-二氯苯胺
|
第6.1类 毒害品
|
吸入、食入
|
为强高铁血红蛋白形成剂。对中枢神经系统、肝、肾有损害。接触后引起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指端、口唇、耳廓紫绀,呼吸困难等。慢性影响:患者有神经衰弱综合征表现,伴有轻度紫绀、贫血和肝、脾肿大
|
|
4,4’-二氨基二苯醚
|
低毒
|
|
有致癌可能性,有刺激性
|
|
对氯苯胺
|
15(毒害品)
|
吸入、经皮吸收
|
有毒,能经皮肤吸收,是高铁血红蛋白形成剂
|
|
问题
|
答案
|
回答比例
|
1、是否使用农药?
|
A、是
B、否
|
67 93.06 %
5 6.94 %
|
2、是否知道农药使用危害?
|
A、知道
B、不知道
|
57 79.17 %
15 20.83 %
|
3、是否处理用完的农药瓶?
|
A、处理
B、随手扔掉
|
64 88.89 %
8 11.11 %
|
4、农药存放是否有安全措施?
|
A、有
B、没有
|
60 83.33 %
12 16.67 %
|
5、是否参加过农业方面的培训?
|
A、参加过
B、没有
|
70 97.22 %
2 2.78 %
|
- 文章地址: 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19/2404
- 引用通告: 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trackback.php/2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