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社会

迈克尔·威维尔卡:“改革”或“转型”都不能完全描述中国经验

《中国社会科学院报 》

改革带来了改善和转型,但改革是一种渐变和协调的结果,而转型是一个更广泛的概念,有时候还会代表暴力或者革命。改革是从上到下在国家层面上进行的,但转型可能有更多的参与者。
迈克尔·威维尔卡[国际社会学协会主席]

中国的30年改革开放,使中国成为世界最重要的中心之一。
从经济角度讲,中国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模式走入市场经济模式,而且是全球化的经济模式,不再是像苏联那样的计划经济模式了。
对于人民来说,在很多情况下,计划经济的结束,就意味着工厂的关闭和社会保障的结束,就业、医疗、教育方面都受到了影响,苏联就是这样的,很多人民都受到了影响。中国有一个很大的不同,主要的不同是政治上的不同。俄罗斯选择把自己的政治体制和政党对经济的控制同时打破,而且同时在经济和政治两方面进行运作,建立了一个新的社会类型。中国不是这么做的。
那么,中国的做法是改革还是转型?也许,中国人用的转型这个词与我们的意思不完全一样。在苏联,改革和转型这两个词都是可以使用的,但意思也不一致,改革主要是指经济改革,而且是通过立法和机构上的变化把管制经济转变成市场经济,目标是使公司能够私有化。实际上就是摆脱一种经济组织形式而建立起另外一种经济组织形式。
改革带来了改善和转型,但改革是一种渐变和协调的结果。转型是一个更广泛的概念,它有时候还会代表暴力或者革命,概念比较模糊。
谈到转型,政治经济不仅仅有个出发点,还有目的地。谈到俄罗斯这个例子时,可以看到,实际上政治经济模式转变成了另外一个模式,即从苏联模式转到民主和市场的综合模式。这使俄罗斯这样的国家能够进入资本主义和民主的社会。所以,转型是比改革更广泛的概念,而且不仅仅与经济和政治领导人相关,还有其他的行动者。
改革是从上到下在国家层面上进行的,但转型可能有更多的参与者,比如那些抗议的人。在20世纪90年代,我们看到,有很多行动者在俄罗斯发挥了作用,比如社会运动的一些派别,一些新兴企业家,学术界一些有政治想法的人。这方面有更多的参与者,可以从上而下,也可以从下而上,而改革一般是从上而下。中国的改革不是转型,只是改革。
30年前,在一些关于中国的重要会议上,中国学者讲到了转型一词,实际上是指经济转轨而没有政治方面的所指。他们的讨论只是说到经济改革,这样太狭隘了,因为中国发生的很多事情超出了改革的范围。
如果我们把中国与俄罗斯做一对比,看看改革这个词,有一些东西在中国更多,有一些东西在中国更少。少的当然就是政治方面。这里不谈政治方面的转变,但我们不能说政治权力现在与30年前是完全一样的。这方面有一些迹象表明发生了变化。
但我们讨论这种转型是在全球范围内发生的。要理解整个世界的变化,因为变化既是在国家和地区层次上发生的,也是在世界层次上发生的,这是一个全球化的世界。我们看到,各种信息都是互相影响的,任何国家都在其中,所以,仅仅把转型概念与国家相联系还是不够的。就像中国,在这个情况下也是与全球相关的,因为这是一个全球化的世界。所以,改革或转型这两个词都不能够完全描述中国的经验。
亚洲社会学或中国社会学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社会学不一样,因为有些人所说的普遍适用的社会学带有西方帝国主义的观念。也许有人会说,我们可以通过发展中国社会学或亚洲社会学来反抗来自西方世界的专制想法。但这不是中国普遍的想法,我没有发现几个人有这种想法。
在一些国家,人们认为只有一种社会学是普遍适用的、科学的社会学,中国的、日本的社会学家不需要讨论,跟着走就行了。比如,我们想要理解中国发生的事情,使用在俄罗斯、拉美用过的那些方法和思路就可以了。但这不是中国大多数社会学家采取的道路。
有趣的是,我从中国社会学家那里得到一种拒绝的感觉。我们不想采用一般性的范畴,比如改革或者转型,我们也不认为存在完全不同的社会学,不认为普通社会学有完全不同的特点。实际上,中国社会学家要做的事是认真对待一些范畴,比如改革或转型,但为了不照搬别国经验,他们改造这些范畴,使其既适合中国的经验,也适合其他经验。
今天,中国的社会学已经成为一般的、普遍适用的社会学的一部分,它发展了一些概念,比如改革和转型,与我们就其他国家的经验所使用的概念不完全相同,但又不完全不同。我想说,在30年来的改革开放中,中国的社会学是一门经验性的、实践的科学。
请您支持独立网站发展,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 文章地址: 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8/1119
  • 引用通告: 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trackback.php/1119

强世功:权力的组织网络与法律的治理化——马锡五审判方式与中国法律的新传统 张洪忠:我国居民信仰状况与传播渠道研究--以成都、重庆、晋江三地调查为例
相关文章
API: 工具箱 焦点 短消息 Email PDF 书签
请您支持独立网站发展,转载本站文章请提供原文链接,非常感谢。 © http://wen.org.cn
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站立场。对于发言内容,由发表者自负责任。



技术支持: MIINNO 京ICP备20003809号-1 | © 06-12 人文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