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学

骆永华:职场小说还会走多远

《中华读书报》
职场小说并非完全是舶来品,1990年代以来最早的雏形是官场小说。
 新兴阶层强烈的需求必然带动创新和供应,这也是职场小说在几年间形成热潮的根本原因。文化需求和供应主体的高度重合,自发驱动决定了作为准教科书的职场小说将会长时间处于热销状态。

  金融危机、裁员减薪、大学生就业难……职场中和职场边上人人自危,四处求取真经度过难关,职场小说成了他们首选的准教科书。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杜拉拉升职记》热潮不减,不仅在各大畅销榜高居不下,而且陆续被改编成话剧和电影。《杜拉拉升职记》的成功给图书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杜拉拉2华年似水》、《白骨精列传》、《丁约翰的打拼》等职场小说纷纷登上了书店的推荐书目,今年初,更是有欧美“职场小说之王”著名作家阿瑟·黑利的四本旧作重新在中国出版。旧著新作纷纷上场,毫无疑问,职场小说将在2009年持续火热。

职场小说的中国简史

  职场小说并非完全是舶来品,1990年代以来最早的雏形是官场小说,其中最有名也最有影响力的是王跃文的《国画》,早在1999年便成为席间热议和相互推荐的官场羊皮卷,并在私下反复揣摩和学习。近年来王晓方写的《驻京办主任》系列和《市长秘书》红极一时。这两名作者的成功很大程度上缘于他们曾经都是官场中人,王跃文曾在湖南省县、市、省三级的政府办公室工作,王晓方曾经给因“慕马大案”被判死刑的沈阳市常务副市长马向东做过两年秘书,所以他们对官场的游戏规则了如指掌,并且在官场生涯中有过困惑有过思考,有着细致的体验和深刻的洞察力。王跃文、王晓方的官场小说区别并超越于陆天明、周梅森等人的官场反腐小说的重要原因在于二王首先是曾经浸淫官场多年的“局中人”而不是“旁观者清”的专业作家,这也是以后诸种职场小说所共有的重要特点之一。

  职场小说热潮的序曲始于描写软件销售行业的《圈子圈套》系列,出版数年来依旧畅销。《圈子圈套》的作者王强从清华大学毕业后,曾经做过两个国际知名软件厂商的中国区总经理,小说在“打单”和“跳槽”这样两个IT外企关键词背景下展开,将自己多年丰富的销售和管理经验融合在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中娓娓道来。书名中“圈子”、“圈套”二词,让资深或还不够资深的从业者一看便知其义,并因其点中IT产业和市场的潜规则而对小说产生高度的认可和深深的共鸣。后来类似主题的《输赢》、《浮沉》等也迅速火遍大江南北。

  职场小说热潮初起,便迅速影响到医生、教师、销售、广告、公关、策划、设计、记者、律师等白领的细分职业领域。

  房地产行业因周旋于权力和金钱之间,该行业的职场小说极易陷入官场反腐败小说的俗套。而2005年出版的《地产泡泡》和2008年出版的《北京不向北》因为聚焦于房地产策划和营销的职业和工作,成为典型的职场小说。

  传媒行业比较典型的职场小说有《记者站的故事》和《新闻界》,前者是人民日报华东分社记者的影射之作;后者则讲述了地方报业集团在新闻体制改革中的人事纷纭,对宣传部门、媒体和资本之间的互动关系描写深入细致。其他还有《报战》、《记者》等。

  《桃李》、《桃花》和《教授》集中描写的是高校和教授,包含了“师生恋”、“明星教授”、“论文抄袭”、“股权分置”、“发审委”、“诉讼代理”等内容元素。而描写基础教育和中学教师的职场小说也不少,比较经典的有《磨尖掐尖》,说的是高中校长和高三班主任在高考前期急功近利抢状元苗子的现象。

  证券市场是个名利场,在上司公司、投行、证券公司、基金从事证券投资相关职业的白领更是被视之为令人羡慕的金领。但高质量的财经职场小说在大陆却非常稀缺,除了中信出版社翻译引进的《Banker半路出家的投资银行家》和陈雪龄的《黑钱》,以及投资银行家出身的萧宏慈、胡野碧写的《股色股香》,其他均乏善可陈。包括曾经以揭露德隆内幕和太平洋证券上市黑幕而成名的财经记者李德林写的《阴谋》、《天下第一庄》、《迷影豪庄》,虽然故事情节的可读性尚可,但距离《杜拉拉升职记》这样的职场小说却依然有不小的差距。究其原因,恐怕与金融行业高压力高强度的工作节奏不无关系。同时,IPO(首次上市)、兼并重组和MBO(管理层收购)等领域涉及到大量利益输送和交换,在小说中揭秘很可能断送自己的职业前途。所以,财经类职场小说以往是非从业人员比如财经记者写得多,而真正的专业人士涉入得少。

  当然我们也不妨预期,2009年也许会成为高质量财经职场小说的爆发年,因为在经济危机之下,金融行业是裁员重灾区,闲下来的从业人士可以通过写职场小说度日,同时顺便梳理和总结自己的职业经历和经验总结,这也不失为另辟蹊径打响个人品牌的方法,正如同《货币战争》的作者一样。此外,金融行业是一个基于预期和信心的产业,巨大的周期变动经常挑战人的内心极限,在彻底离开金融名利场之前,大暴行业内幕和潜规则也就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了。

职场小说终成气候

  标志着职场小说热潮真正形成的是书写外企HR职业的《杜拉拉升职记》大获成功。该书销售突破70万册,被评为2008年度推荐书籍,创造了一个小说市场新的神话。

  《杜拉拉升职记》的热销标志着职场小说终成气候,确立为一个独立的小说类型。朝九晚五、晋升制度、加班加点、靠领取工资生活……白领的工作方式决定了对专业知识和职场经验的需求。职场小说区别于以往描写或面向都市白领的小说的特点包括:职场小说中的主人公必然是一个典型的职业白领,而且故事情节一定是在一个或几个职业背景下展开;主人公相同的行业、入场时较低的职场地位,遭遇的公司内部斗争、客户的刁难、办公室恋情……读者犹如在镜中看到了自己;职场小说中可能有一个或几个资深人士充当职场新鲜人的导师,他们带领书中书外人游历该行业的大观园,作为资深职业人士的作者通过他们的言语行为,通过职场新人的所接受的阅读、培训和指导,介绍该职业的行业结构、企业组织架构、工作内容、工作特点和方法、通行的成功策略以及各种潜规则;如果一部小说在传授知识之余能更进一步触及和描写职业带给从业人员的内心冲突、困惑、烦恼甚至异化,那它一定是一部非常优秀的职场小说;而要能做到以上这些,毫无疑问,职场小说的作者应该是一个该领域历练多年的资深职业白领而不是靠体验生活收集小说素材的专业作家。

为什么是职场小说?

  对职场小说的分析,我们也需要放在产业升级需求推动下的知识型组织和专业服务业发展、都市化进程中职业白领为主体的新市民阶层兴起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来展开。之所以职场小说首先萌芽和兴起于官场、IT产业以及外企范围之内,很大程度上跟这三者是中国三十年改革进程中首先走向职业化领域是相关的。

  职场小说首先是满足了白领对职业相关的知识和经验的需求。职业白领大多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所从事的是知识经验密集型的工作,专业服务业激烈的竞争和不断加强的理性化管理要求职业白领不断加强和完善自己、提高个人的核心竞争力。所以职业成长和发展是白领阶层的核心利益,他们对专业知识和职场经验的需求将长期存在。尤其是在专业服务业发展还远未成熟,除了外企以外的大中小型知识性企业内部缺乏成熟的制度安排和培训体系,对于潜规则层面的东西就更不可能通过企业内正规渠道来获得,所以白领们只能“礼失求诸野”。而图书市场上面向白领人群的各种图书种类繁多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需求的空前旺盛和高度细分。

  我们以内容主题侧重情感生活还是职业发展为横轴,以内容的感性化程度到抽象理性化程度的变化为纵轴,来构建职业白领的阅读需求坐标系,我们会发现这几年曾经风行一时的图书类型在之上占据了不同的位置:如《奋斗》、《中国式离婚》这类以都市白领阶层的感情生活为主题的作品;如《竞争战略》、《第五行修炼》、《组织行为学》、《市场营销》这样高度系统化、理论化的专业书籍;如《细节决定成败》、《成功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样的启发性书籍和《经理人表格大全》、《商业文书手册》这样的工具书;如《水煮三国》、《梁山政治》、《孙悟空是个好员工》、《罗马公司》以及许倬云书写的《从历史看管理》、《从历史看组织》等系列职业寓言;有比尔·盖茨、马云、王永庆、郭台铭等各种成功人士的传记;有《肖申克的救赎》、《士兵突击》、《狼图腾》等平衡职场带给白领的理性不可承受之困等种种异化的小说;自然也有《杜拉拉升职记》、《国画》、《圈子圈套》等职场小说。而且对于业余时间和精力有限、工作之后非常疲惫、只能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浅度阅读的职业白领来说,寓教于乐的职场小说显然是上佳的选择。

  新兴阶层强烈的需求必然带动创新和供应,这也是职场小说在几年间形成热潮的根本原因。同时正如前面所提到的,很多职场小说的作者不是著名的专业作家而是资深的职业白领。所以,被职场文化建构和影响的职业白领本身正是创作职场小说、倡导职场文化的核心群体。文化需求和供应主体的高度重合,自发驱动决定了作为准教科书的职场小说将会长时间处于热销状态。
请您支持独立网站发展,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 文章地址: 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2/1086
  • 引用通告: 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trackback.php/1086

左玉河:从孔门四科到儒学四门—对中国传统学术分类的一种简略考察 郑新立:亚洲国家引领全球走出危机的三点建议
相关文章
API: 工具箱 焦点 短消息 Email PDF 书签
请您支持独立网站发展,转载本站文章请提供原文链接,非常感谢。 © http://wen.org.cn
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站立场。对于发言内容,由发表者自负责任。



技术支持: MIINNO 京ICP备20003809号-1 | © 06-12 人文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