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社会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报告

标题

(二)教育与人力资本

  西藏自治区将教育体系的建设作为普及科技文化、提高人力资本的重要一环。2008年底,西藏全区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017所,其中小学884所,普通中学117所,中等专业学校10所,高等学校6所。目前,西藏已初步建立起包括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在内、具有藏族地方特色的国民教育体系(注13)。而民主改革前,寺院垄断着教育,全区仅有2000余名僧侣和贵族子弟在旧式官办学校和私塾学习,广大农牧民群众基本没有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

 

  民主改革前,西藏自治区文盲率在95%以上。为尽快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教育水平与科学文化素质,西藏自治区政府加大了基础教育的发展力度,并大力开展了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工作。2008年底,全区73个县已经全面完成"普六"任务(注14),其覆盖率达到100%,小学在校生达到31.18万人,入学率达到98.5%;有70个县实现"普九"目标(注15),覆盖率达到90.2%,初中在校生达到13.99万人,入学率达到92.2%。高中教育规模逐渐扩大,全区高中在校生达到4.46万人,入学率达到51.2%。目前,西藏自治区全区人均受教育年限已经达到6.3年。此外,对全区未接受学校教育的成年人,特别是50周岁以下的人口,通过办扫盲班、夜校等形式的扫盲教育,使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2.4%以下。

  2008年,全区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生达到29409人,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19.7%。高等教育稳步发展,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办学水平显著提高。

  1959年建立了全区第一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008年通过学校结构的调整,基本保持在10所左右,全区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达到2.1万人。"十五"(2001-2005年)期间,西藏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开始起步。目前,西藏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已超过5000人,职业教育从无到有迅速发展。

  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区74个县全面启动了劳动实践基地建设工程。同时,还在全区积极开展农牧民实用技术、技能培训,结合西藏劳动力市场需要,实施了种植、养殖、机械维修等实用技术培训和面向农牧区富余劳动力的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2008年,全区培训农牧民达到25.5万人次,农牧民的劳动技能普遍得到提高。

  西藏除了积极改善自身的办学条件外,还利用内地相对较好的办学资源在内地办学。1985年以来,内地18个省市对口支援西藏教育资金达到5.76亿元,支持西藏74个县改建幼儿园、中小学300多所。从1985年起,国家先后在内地20个省市办有西藏班(校),覆盖了从初中到大学的所有办学层次。截至2007年底,全国共有28所学校办有西藏班,其中初中19所,高中7所,师范类学校2所,招收西藏插班生的内地高中达53所,有90余所内地高校招收西藏班高中毕业生,内地西藏班初中累计招生达3.6万人,先后为西藏培养输送各类建设人才约1.5万人(注16)。

  西藏在大力发展现代教育的同时,始终给予藏语教育特别重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均明确保障少数民族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2002年修订的《西藏自治区学习、使用和发展藏语文的规定》再度强化了藏语文在西藏教育中的法律地位。截至2006年底,西藏实施双语教学的小学有880所、教学点1351个,在校学生31万余人,占西藏小学在校生总数的95.60%;实施双语教学的中学有117所,其中在校初中学生11万余人,占初中在校生的94.62%,在校高中学生2.8万余人,占高中在校生的85.96%;西藏共有双语教师15523人。普通高校中,西藏藏医学院以三类模式实施双语教学,在校学生589人。基础教育阶段,藏语文、汉语文均作为藏族学生的必修课,从小学一年级一直开设到高中三年级。高考中,藏、汉语文均为考试科目,成绩各按50%的比例计入总分(注17)。 

(三)公共服务与民生工程

  民主改革以来,鉴于旧西藏只有3所官办的藏医机构和少量私人诊所,医疗设备极其简陋,医务从业人员不足400人,每千人拥有医务人员还不到0.4人的状况,国家对西藏全区人民实行特殊的卫生保健政策。在城镇实行个人医疗资金账户和公办民助相结合的医疗费用承担办法,在西藏农牧区实行免费医疗。近50年来,国家累计拨付专项经费18亿多元用于发展西藏的医疗卫生事业,每年用于农牧民的医疗补贴超过2000万元。2008年底,西藏全区卫生机构达到1339个,比1959年增长了近20倍;全区卫生机构拥有床位从 1959 年的480 张增加到2008 年的7127 张,每千人拥有床位为2.50张,比1959年增加了2.11张;全区卫生技术人员从1959年的791人增加到2008年的9098人,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3.05人,比1959年增加了2.41人。西藏自治区每千人拥有床位数和卫生技术人员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也高于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注18)。

 

  2008年,全区建立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防疫机构80个,妇幼保健院站所58个。危害全区人民身体健康的结核病、碘缺乏病、大骨节病等重大疾病得到有效干预与控制。全区碘盐人口覆盖率达到66%。目前,全区儿童免疫接种率达到97%以上。

  民主改革前,西藏90%以上的农奴没有自己的住房,民主改革后,农牧民群众开始有了自己的住房,但人均居住面积小,质量差。"十五"以来,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积极引导投资向农牧区倾斜,重点实施了农房改造、游牧民定居等建设项目,40多万农户中有近10万农户改建或新建了房屋,部分农牧民居住条件得到了一定改善。2006年初,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全面启动农牧民安居工程建设。"十一五"期间,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将完成全区21.98万户、125.20万农牧民住房新建或改造任务,计划5年内使80%以上农牧民住上安全适用的房屋。截止到2008年底,西藏自治区共投资70多亿元,20万户、百万农牧民住进了安全适用的新房;西藏农牧民人均住房面积达22.83平方米,农牧民人均居住面积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长期以来,农牧区人畜饮水安全问题一直成为西藏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西藏和平解放以来,中央政府就一直致力于采取各种措施解决农牧区人畜饮水困难问题。特别是"十五"以来,中央政府加大了西藏农牧区人畜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全区74个县均安排了人畜饮水解困工程,国家累计投入西藏农村饮水工程建设资金近5亿元。"十五"期间,全区共建成各类饮水工程4525处,解决了58万人和556万头牲畜饮水困难和2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农牧区自来水普及率从2000年的12%提高到29%。2005年,西藏自治区开始启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央政府加大了相关工程建设资金的投入。截至2007年底,西藏共投入农村安全饮水建设资金4.5亿元,解决了60余万农牧民的饮水安全问题。同时,优先安排安居工程点和高砷、高氟和大骨节病地区,以及边境地区和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地区的饮水工程建设,并计划到2010年彻底解决农牧区安全饮水问题。

  西藏受自然气候条件和化石能源相对不足的影响,长期以来以薪柴能源作为主要生活消费能源,大量使用薪柴、畜粪、草皮等生物资源,不利于西藏生态环境的保护。1980年以来,中央政府和西藏自治区开始致力于采取措施解决居民生活能源的替代问题,先后建立了太阳能研究机构、沼气能源研究单位等。2008年,西藏自治区在相关前期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开始实施西藏薪柴能源替代战略,规划投资52亿元,发展沼气、太阳能等新能源,并以此为契机建立住房、用能、粪便处理等综合协调的新居住结构。

(四)农牧民收入水平与减贫扶贫

  2007年,西藏城市化水平仅为38.3%,这意味着西藏61.7%的人口是居住在广大农牧区的藏族农牧民,所从事的产业是传统的农牧业。事实与数据表明,西藏自治区在提高城镇化水平和努力增加市镇人口收入的同时,正在千方百计地加大对农牧民的扶持力度,并希望通过发展与扶持,使得广大农牧民能够充分享受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成果。

  2008年,西藏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176元,是1984年和1978年的7.1倍和18.1倍,从1978年到2008年的30年,其年均增长率超过10%,达到了较高水平(注19)。与此同时,2007年西藏农村家庭平均每人总收入中,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达到448元,占其总收入的12%。

  随着西藏农牧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不断增加,农牧民家庭消费水平也相应提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藏农牧区恩格尔系数维持在53.18%-69.5%之间,到2008年,西藏农牧区恩格尔系数为56.0%,农牧民生活开始向小康生活迈进,电视机、收录机、手机等多种耐用消费品已进入多数农牧民家庭,有近20%的农户购买了汽车或拖拉机。我们在藏北牧区看到,购进新款摩托车已成为时尚,牧民换新款摩托车的频率大有超过城里人换新款手机的频率。

  在整体收入水平提高的同时,西藏贫困发生率得到了降低。民主改革前,西藏农牧区的贫困发生率在80%以上(注20),民主改革后,中央政府与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广泛开展了扶贫济贫工作,努力减少贫困人口数量。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央政府在农村开展"八七"扶贫攻坚(注21)之初,全区相对贫困人口总数为48万人,贫困发生率已降至23%。通过中央的支持,西藏一直在坚持不懈地实施扶贫开发工作,2007年底,全区尚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由扶贫攻坚前的48万人下降到7万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0%以下。

  西藏居民中的弱势群体得到了保护。2005年,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对年均纯收入低于300元以下的特困农牧民实施生活救助。从2006年起,西藏开始全面推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并再次大幅度提高生活救助标准,将家庭年人均收入低于800元的农村居民均纳入"低保"范围。共有23万相对贫困的农户受益。2003年以来,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多次提高农村"五保户"(注22)的供养标准,由原来的年人均588元提高到目前的1500元。2008年,城镇和农牧区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260元、850元,"五保"供养标准增加到1600元,西藏农村五保户供养水平高于全国农村五保户人均供养水平。 

 

三、可持续发展:建立在环境保护和绿色产业上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发展。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注23)。

(一)环境状况与环境保护

  作为青藏高原主体部分的西藏高原是亚洲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和上游,是下游几十亿人民赖以生存的"固体水库"。有充分的科学事实证明,西藏高原是北半球气候变化的驱动器和调节器,对涵养水源、调节中国气候均产生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西藏的环境效益不仅超越了本地区,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及千秋万代的根本利益,而且超越了中华民族本身,关系到南亚和东南亚人民的未来和发展。

  近年来,政府和立法机关更加重视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最近,中央政府批准了《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2008-2030年)》,计划用20多年的时间,倾国家之力,将西藏打造成维系区域生态安全的一道屏障。此外,西藏自治区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地方性环境保护法规体系,相继颁布了《西藏自治区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西藏自治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西藏自治区征收排污费实施办法》。起草了《西藏自治区自然保护管理条例》、《西藏自治区城镇环境综合治理办法》,所有这些法规条例对于保护西藏的环境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在大气保护方面,以拉萨市为例,2007年,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浓度均控制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内。可吸入颗粒物日均值浓度介于0.012-0.232毫克/立方米之间,年均值浓度为0.057毫克/立方米。拉萨市环境空气质量优177天,良181天,轻微污染7天,优良率达98.1%,拉萨的空气质量显著好于中国其他一些主要城市。

  在天然草地和林木的保护方面,政府实行限额采伐措施,以严格控制森林的采伐规模。同时,对采伐迹地进行及时更新,恢复森林植被。在影响长江下游生态的江达、贡觉、芒康三个县实施西藏长江上游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在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严重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上游及雅鲁藏布江流域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政府还大力推行能源替代建设工程,营造薪炭林,推广太阳能以保护天然灌木植被。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先后制定了《西藏自治区造林绿化规划》和《关于加快造林绿化步伐的意见》。通过对西藏天然林资源的有效保护和植树造林,西藏森林覆盖率不断提高。造林面积从1990 年的868 公顷增长到2007 年的19069 公顷,增长了20多倍,其中对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作用的防护林面积由1990年的440公顷增长到2007年的13132公顷,增长了近30倍(注24)。

 

  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国家和西藏地方对西藏生物资源状况进行了详细调查,制定了科学的保护西藏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规划和方案,有效地保护了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西藏自治区建立了森林公安执法机构,在青海、新疆、西藏三省区交界处组织开展了以保护藏羚羊为主的"可可西里一号行动"等专项行动,有效地打击了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和盗猎行为。同时,国家每年投资数百万元用于西藏森林公安和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打击盗猎藏羚羊重点整治工程建设,并加强了保护野生动物的宣传。盗猎藏羚羊情况已基本得到控制。

  和平解放以来,西藏尚未发现任何物种遭到灭绝,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生物种类不断丰富。国际动物研究界认为,20世纪就已经绝种的西藏马鹿,20世纪90年代被重新发现,并且种群不断扩大。随着西藏自治区不断扩大开放,一些过去没有的物种,已从内地引进并在西藏生长。

  在保护区建设方面,截至2008年底,全区共有自然保护区20个,其中,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1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个,达4126.3万公顷,占全区国土面积的34.8%,西藏已建立各类生态功能保护区21个(其中国家级1个)。初步形成了一个类型比较齐全、分布比较合理的自然保护区网络。

  在已建立的自然保护区内,严格限制经济开发等人为活动的影响,恢复自然生态系统。多数保护区的生态环境趋于稳定,并逐渐向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使珍稀濒危物种的繁殖地、栖息地以及重要的生态系统、候鸟迁移的重要湿地以及具有重要科研价值的自然景观、地质遗迹和生物遗迹等得到了很好的保护。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对西藏自然保护区建设给予过这样的评价(注25):"试想,在过去的20年里,世界上还有哪个地方可以将40%的面积划出用于自然保护?要扭转一个濒危物种不断减少的数量又谈何容易?而勤劳的西藏人民做到了。他们几乎保全了所有的物种--从雪豹、野牦牛、藏羚羊到麝鹿,还有很多,其中有一些是地球上最神秘和罕见的动物。" 

  (二)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

  西藏在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注重发展与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同时,兼顾发展的长远利益与全局利益,兼顾发展需求与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不该开发利用的绝不开发,需要开发的必须目标明确,以防止对生态功能造成负面影响,为西藏的生态安全和西藏各族人民有一个优美的生存环境作出了努力。在产业发展方面,将旅游、藏医、藏药业等环境友好型产业确立为支柱产业。

 

  旅游业是公认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产业,西藏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随着开放与发展步伐的加快,西藏旅游业得到了快速发展。1990年到2008年,西藏旅游业收入及其在GDP中的比值整体表现为显著增长趋势。旅游总收入从1990年的684万元增长到2008年的22.59亿元,增长了329.2倍,与2000年相比,增长了2.3倍。1990年旅游总收入相当于GDP的0.2%,2008年上升到5.7%。

  藏医、藏药业具有附加值和科技含量高、资源节约和环境污染少等特点。这一产业的开发不仅带动了西藏制药业的发展,而且也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增长。2000年到2008年,西藏工业企业的医药业产值从2.48亿元增长到6.42亿元,增长了1.6倍。

  西藏还非常重视生态能源的开发和建设。在注重水能资源开发建设的同时,多渠道地开发和引进其他生态能源。2007年,西藏用于农村薪柴替代工程、沼气、太阳能和小型风力发电设备建设资金总计达1.4亿元。全区有4.3万户实施了农村沼气建设项目,12.5万人用上了沼气,推广太阳能灶40万台,100多万人用上了太阳能灶具。此外,西藏各类太阳能光电设施总能9000千瓦,推广建设太阳能热水器20万立方米,太阳能采暖房25万平方米,小型风力发电设备135套(注26)。

  西藏矿产资源虽然极为丰富,为了可持续发展,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对资源采取了保护的态度。对条件成熟的项目在统一规划下规范市场运作,提高了矿产资源的价值。更多的矿产资源则严格限制开采,以保护环境与资源。

  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在其设计初始,就将环境保护和生态安全置于非常高的位置。铁路大部分沿青藏公路走行,基本没有新开辟通道,设计方案中充分考虑了高原植被、冻土环境、野生动物的保护和"三废"排放等因素。

  因此,这条被称为"天路"的青藏铁路在促进西藏经济发展的同时,较好地实现了生态环境的保护。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中央政府在"十一五"期间,将投入近200亿元资金构筑西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除此之外,西藏自治区财政收入的90%以上,固定资产投入的70%以上仍依靠中央的财政转移支付和各兄弟省市的援助,这极大地缓解了西藏地方发展所需要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压力,对促进西藏的环境保护事业和生态建设产生了难以替代的巨大作用。如果没有这样的支持,即便西藏的国民经济发展速度能够保持今天这样高的水平,较大的环境代价也将不可避免。

  由此可见,如今的西藏,不仅经济快速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这与国际上少数人所持的"西藏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观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四、政府与市场:对发展的倡导与促进

  历史发展的经验证明,通过建立和完善市场及市场体系,可以优化生产要素的配置,促进人力、商品、资金和服务的流动,从而可以促进更好的专业化分工、观念的更新和经济的发展。在强调市场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也应认识到,政府除了要充当守夜人维持秩序、产权和社会安定外,还应该担任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提供公共品、鼓励竞争、防止自然垄断、减轻负外部经济效应、促进公平分配、扶贫减贫等诸多角色。

  (一)市场与资源配置

  目前,西藏已初步建立起市场体系,市场对于经济生活的调控作用十分明显。

  消费品价格、农产品价格乃至其他绝大多数商品的价格已经放开,西藏已实现了人、物和资金的自由流动。如今在西藏的市场上,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商品可谓琳琅满目。而在计划经济时代,连蔬菜这样的日用食物也非常短缺,乘飞机回藏的西藏居民带得最多的物品就是内地的蔬菜。引入市场机制后,计划经济造成的消费品与农畜产品的剪刀差已不复存在,大多数农畜产品的价格涨幅远远高于消费品价格的涨幅,农牧民从市场中得到了巨大的实惠。比如,牦牛肉的价格就已从计划经济时代的每500克几毛钱飙升到现在的20多元,一头优质牦牛甚至可换一台手扶拖拉机。

  已建立起多元化的市场。除各地纷纷兴建的商品市场外,在拉萨市等大中城镇还出现了专业化的生产资料市场、人力资源市场和证券市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开始发挥基础作用。企业已开始成为具有自主经营权的市场主体。从1959年西藏实行民主改革到1984年西藏改革开放的25年时间里,西藏的工业发展由国有和集体企业一统天下,1985年西藏才出现第一家其他成分的工业企业。而到2007年,非国有和非集体成分的工业企业已发展到148家,其产值已占工业总产值的近60%,在西藏的工业企业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这类企业的经营完全由市场调控。即便是公有制企业的生产和经营也不像过去完全受政府指令计划的调配,也在遵循市场法则并接受市场调配(注27)。

  实地调查中发现,市场化程度较低,长期处于自给自足的农户已开始根据市场的供需关系调整生产,其中两个最明显的例子是,在种植方面,许多农户扩大了市场需求较大、价格趋于攀升的油菜和优质青稞的种植,同时减少冬小麦的种植。而在畜牧业方面,农户开始大规模减少对草场和饲料需求量较大,且使用率越来越低的马的饲养,取而代之的是拖拉机和汽车等现代机械。此外,越来越多的农牧民正在借助市场,将多余的产品和剩余劳动力转移出去。

  在拉萨市和日喀则等大中城镇的集市和农贸市场,有许多农牧民出售自己的剩余农畜产品,尤其是在日喀则市及一些县城的早市上,这一现象更突出。此外,在西藏的许多城镇,已自发形成了农牧民的劳务市场。比如农闲季节的拉萨市,就有几个较大的自发形成的劳务市场。

请您支持独立网站发展,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 文章地址: 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8/1041
  • 引用通告: 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trackback.php/1041
页面: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王铭铭:从《生育制度》到实践理论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调研报告——当前中国城乡家庭消费状况
相关文章
API: 工具箱 焦点 短消息 Email PDF 书签
请您支持独立网站发展,转载本站文章请提供原文链接,非常感谢。 © http://wen.org.cn
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站立场。对于发言内容,由发表者自负责任。



技术支持: MIINNO 京ICP备20003809号-1 | © 06-12 人文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