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人文与社会 : 摄影 : 卡蒂埃-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 总计:45

排序方式:  主题 () 日期 () 热门的 ()
图片目前以 日期 (由新到旧) 排序

图片编号 21-30 (总共有 45 张图片)
« 1 2 (3) 4 5 »



卡蒂埃-布列松摄影作品 Henri Cartier-Bresson (1908-2004) 25

卡蒂埃-布列松摄影作品 Henri Cartier-Bresson (1908-2004) 25热门
张贴者:人文与社会从人文与社会上传更多图片   最后更新:01月01日 23:05    
点击数:6104  评论:1    
让·热内 Jean Genet, 法国作家, 1964

卡蒂埃-布列松对摄影的最大贡献就是把新闻摄影变成了一种艺术。他的展览“The Decisive Moment”(决定性瞬间)是第一个在卢浮宫展出的摄影作品展。卡蒂埃-布列松1908年出生在法国一个富裕的家庭,他没有继承父业,选择了学习绘画,22岁时他去东非旅行,开始用莱卡相机,从此正式迷上摄影。他用的镜头主要是50mm的标准镜头(视野与人眼同),偶然在拍风景是用长焦镜。二战期间他参加法国部队,被俘后两次越狱失败,第三次才成功,继续在地下与德国占领军斗争。二战后他成立了Magnum玛格农图片社,帮助新闻摄影者维护权益。他认为摄影作品中应该有“人的尊严”(human dignity)。

卡蒂埃-布列松摄影作品 Henri Cartier-Bresson (1908-2004)

卡蒂埃-布列松摄影作品 Henri Cartier-Bresson (1908-2004)热门
张贴者:人文与社会从人文与社会上传更多图片   最后更新:01月01日 23:05    
点击数:6328  评论:1    
克什米尔,斯利那加(SRINAGAR)的妇女在哈里帕布山(Hari Parbat Hill)向即将从喜马拉雅山后升起的太阳祈祷 1948 ),山上的泥土是丹砂色的,山上有许多寺庙和圣殿。

卡蒂埃-布列松对摄影的最大贡献就是把新闻摄影变成了一种艺术。他的展览“The Decisive Moment”(决定性瞬间)是第一个在卢浮宫展出的摄影作品展。卡蒂埃-布列松1908年出生在法国一个富裕的家庭,他没有继承父业,选择了学习绘画,22岁时他去东非旅行,开始用莱卡相机,从此正式迷上摄影。他用的镜头主要是50mm的标准镜头(视野与人眼同),偶然在拍风景是用长焦镜。二战期间他参加法国部队,被俘后两次越狱失败,第三次才成功,继续在地下与德国占领军斗争。二战后他成立了Magnum玛格农图片社,帮助新闻摄影者维护权益。他认为摄影作品中应该有“人的尊严”(human dignity)。

卡蒂埃-布列松摄影作品 Henri Cartier-Bresson (1908-2004) 16

卡蒂埃-布列松摄影作品 Henri Cartier-Bresson (1908-2004) 16热门
张贴者:人文与社会从人文与社会上传更多图片   最后更新:01月01日 23:05    
点击数:7648  评论:1    
马蒂斯 1944

卡蒂埃-布列松对摄影的最大贡献就是把新闻摄影变成了一种艺术。他的展览“The Decisive Moment”(决定性瞬间)是第一个在卢浮宫展出的摄影作品展。卡蒂埃-布列松1908年出生在法国一个富裕的家庭,他没有继承父业,选择了学习绘画,22岁时他去东非旅行,开始用莱卡相机,从此正式迷上摄影。他用的镜头主要是50mm的标准镜头(视野与人眼同),偶然在拍风景是用长焦镜。二战期间他参加法国部队,被俘后两次越狱失败,第三次才成功,继续在地下与德国占领军斗争。二战后他成立了Magnum玛格农图片社,帮助新闻摄影者维护权益。他认为摄影作品中应该有“人的尊严”(human dignity)。

卡蒂埃-布列松摄影作品 Henri Cartier-Bresson (1908-2004) 15

卡蒂埃-布列松摄影作品 Henri Cartier-Bresson (1908-2004) 15热门
张贴者:人文与社会从人文与社会上传更多图片   最后更新:01月01日 23:05    
点击数:6413  评论:1    
Marcel Duchamp 马塞·杜乡 1968

卡蒂埃-布列松对摄影的最大贡献就是把新闻摄影变成了一种艺术。他的展览“The Decisive Moment”(决定性瞬间)是第一个在卢浮宫展出的摄影作品展。卡蒂埃-布列松1908年出生在法国一个富裕的家庭,他没有继承父业,选择了学习绘画,22岁时他去东非旅行,开始用莱卡相机,从此正式迷上摄影。他用的镜头主要是50mm的标准镜头(视野与人眼同),偶然在拍风景是用长焦镜。二战期间他参加法国部队,被俘后两次越狱失败,第三次才成功,继续在地下与德国占领军斗争。二战后他成立了Magnum玛格农图片社,帮助新闻摄影者维护权益。他认为摄影作品中应该有“人的尊严”(human dignity)。

卡蒂埃-布列松摄影作品 Henri Cartier-Bresson (1908-2004) 1

卡蒂埃-布列松摄影作品 Henri Cartier-Bresson (1908-2004) 1热门
张贴者:人文与社会从人文与社会上传更多图片   最后更新:01月01日 23:05    
点击数:5684  评论:1    
卡蒂埃-布列松对摄影的最大贡献就是把新闻摄影变成了一种艺术。他的展览“The Decisive Moment”(决定性瞬间)是第一个在卢浮宫展出的摄影作品展。卡蒂埃-布列松1908年出生在法国一个富裕的家庭,他没有继承父业,选择了学习绘画,22岁时他去东非旅行,开始用莱卡相机,从此正式迷上摄影。他用的镜头主要是50mm的标准镜头(视野与人眼同),偶然在拍风景是用长焦镜。二战期间他参加法国部队,被俘后两次越狱失败,第三次才成功,继续在地下与德国占领军斗争。二战后他成立了Magnum玛格农图片社,帮助新闻摄影者维护权益。他认为摄影作品中应该有“人的尊严”(human dignity)。

卡蒂埃-布列松摄影作品 Henri Cartier-Bresson (1908-2004) 3

卡蒂埃-布列松摄影作品 Henri Cartier-Bresson (1908-2004) 3热门
张贴者:人文与社会从人文与社会上传更多图片   最后更新:01月01日 23:05    
点击数:5694  评论:1    
布鲁塞尔 1932

卡蒂埃-布列松对摄影的最大贡献就是把新闻摄影变成了一种艺术。他的展览“The Decisive Moment”(决定性瞬间)是第一个在卢浮宫展出的摄影作品展。卡蒂埃-布列松1908年出生在法国一个富裕的家庭,他没有继承父业,选择了学习绘画,22岁时他去东非旅行,开始用莱卡相机,从此正式迷上摄影。他用的镜头主要是50mm的标准镜头(视野与人眼同),偶然在拍风景是用长焦镜。二战期间他参加法国部队,被俘后两次越狱失败,第三次才成功,继续在地下与德国占领军斗争。二战后他成立了Magnum玛格农图片社,帮助新闻摄影者维护权益。他认为摄影作品中应该有“人的尊严”(human dignity)。

卡蒂埃-布列松摄影作品 Henri Cartier-Bresson (1908-2004) 4

卡蒂埃-布列松摄影作品 Henri Cartier-Bresson (1908-2004) 4热门
张贴者:人文与社会从人文与社会上传更多图片   最后更新:01月01日 23:05    
点击数:5817  评论:1    
德国 Dessau 1944,一个二战中为盖世太保工作的妇女受审

卡蒂埃-布列松对摄影的最大贡献就是把新闻摄影变成了一种艺术。他的展览“The Decisive Moment”(决定性瞬间)是第一个在卢浮宫展出的摄影作品展。卡蒂埃-布列松1908年出生在法国一个富裕的家庭,他没有继承父业,选择了学习绘画,22岁时他去东非旅行,开始用莱卡相机,从此正式迷上摄影。他用的镜头主要是50mm的标准镜头(视野与人眼同),偶然在拍风景是用长焦镜。二战期间他参加法国部队,被俘后两次越狱失败,第三次才成功,继续在地下与德国占领军斗争。二战后他成立了Magnum玛格农图片社,帮助新闻摄影者维护权益。他认为摄影作品中应该有“人的尊严”(human dignity)。

卡蒂埃-布列松摄影作品 Henri Cartier-Bresson (1908-2004) 5

卡蒂埃-布列松摄影作品 Henri Cartier-Bresson (1908-2004) 5热门
张贴者:人文与社会从人文与社会上传更多图片   最后更新:01月01日 23:05    
点击数:5965  评论:1    
圣拉撒路教堂的后门 1932

卡蒂埃-布列松对摄影的最大贡献就是把新闻摄影变成了一种艺术。他的展览“The Decisive Moment”(决定性瞬间)是第一个在卢浮宫展出的摄影作品展。卡蒂埃-布列松1908年出生在法国一个富裕的家庭,他没有继承父业,选择了学习绘画,22岁时他去东非旅行,开始用莱卡相机,从此正式迷上摄影。他用的镜头主要是50mm的标准镜头(视野与人眼同),偶然在拍风景是用长焦镜。二战期间他参加法国部队,被俘后两次越狱失败,第三次才成功,继续在地下与德国占领军斗争。二战后他成立了Magnum玛格农图片社,帮助新闻摄影者维护权益。他认为摄影作品中应该有“人的尊严”(human dignity)。

卡蒂埃-布列松摄影作品 Henri Cartier-Bresson (1908-2004) 6

卡蒂埃-布列松摄影作品 Henri Cartier-Bresson (1908-2004) 6热门
张贴者:人文与社会从人文与社会上传更多图片   最后更新:01月01日 23:05    
点击数:5919  评论:0    
柏林墙 1958

卡蒂埃-布列松对摄影的最大贡献就是把新闻摄影变成了一种艺术。他的展览“The Decisive Moment”(决定性瞬间)是第一个在卢浮宫展出的摄影作品展。卡蒂埃-布列松1908年出生在法国一个富裕的家庭,他没有继承父业,选择了学习绘画,22岁时他去东非旅行,开始用莱卡相机,从此正式迷上摄影。他用的镜头主要是50mm的标准镜头(视野与人眼同),偶然在拍风景是用长焦镜。二战期间他参加法国部队,被俘后两次越狱失败,第三次才成功,继续在地下与德国占领军斗争。二战后他成立了Magnum玛格农图片社,帮助新闻摄影者维护权益。他认为摄影作品中应该有“人的尊严”(human dignity)。

卡蒂埃-布列松摄影作品 Henri Cartier-Bresson (1908-2004) 7

卡蒂埃-布列松摄影作品 Henri Cartier-Bresson (1908-2004) 7热门
张贴者:人文与社会从人文与社会上传更多图片   最后更新:01月01日 23:05    
点击数:6158  评论:0    
纽约 1960

卡蒂埃-布列松对摄影的最大贡献就是把新闻摄影变成了一种艺术。他的展览“The Decisive Moment”(决定性瞬间)是第一个在卢浮宫展出的摄影作品展。卡蒂埃-布列松1908年出生在法国一个富裕的家庭,他没有继承父业,选择了学习绘画,22岁时他去东非旅行,开始用莱卡相机,从此正式迷上摄影。他用的镜头主要是50mm的标准镜头(视野与人眼同),偶然在拍风景是用长焦镜。二战期间他参加法国部队,被俘后两次越狱失败,第三次才成功,继续在地下与德国占领军斗争。二战后他成立了Magnum玛格农图片社,帮助新闻摄影者维护权益。他认为摄影作品中应该有“人的尊严”(human dignity)。

图片编号 21-30 (总共有 45 张图片)
« 1 2 (3) 4 5 »






技术支持: MIINNO 京ICP备20003809号-1 | © 06-12 人文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