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 国内动态

王小帅《左右》获得58届柏林电影节最佳剧本银熊奖,首映后毁誉参半

王小帅《左右》获得58届柏林电影节最佳剧本银熊奖,首映后毁誉参半

《左右》剧照

人文与社会
本次柏林电影节竞赛单元的原定评委有两人因故未能参加评选,6名出席评委中有香港电影演员舒淇。在舒淇之前,巩俐曾担任过评委会主席,白灵也在2005年被邀为评委。最佳影片金熊奖颁给了西班牙导演赫塞·帕蒂拉的《精英部队》(Tropa de elite)。

王小帅曾以《17岁的单车》获51届柏林电影节银熊奖,据他介绍,电影《左右》(英文片名:In love we trust)改编自真实故事。该片在柏林首映后毁誉参半,有论者称该片叙述手法在肥皂剧与艺术电影之间摇摆不定,演员表演较好但情节过于做作。--人文与社会

《左右》原定3月7日上映,临时又出变故。从片方传来消息,尽管影片在送往柏林参赛前已经通过国内审查,但鉴于《苹果》《色,戒》等片造成的不良影响,电影局相关部门还是希望王小帅能在上映前夕对这些镜头进行调整,所以召回重新审查。王小帅以及片方不得不临时取消上映计划,至于电影何时上映,目前还无法确定。

王小帅本人在采访中称,他可能转向商业电影。

电影介绍与王小帅访谈。。。
本次柏林电影节竞赛单元的原定评委有两人因故未能参加评选,6名出席评委中有香港电影演员舒淇。在舒淇之前,巩俐曾担任过评委会主席,白灵也在2005年被邀为评委。最佳影片金熊奖颁给了西班牙导演赫塞·帕蒂拉的《精英部队》(Tropa de elite;普通中国观众已经可以看到D版)。王小帅曾以《17岁的单车》获51届柏林电影节银熊奖,据他介绍,电影《左右》(英文片名:In love we trust;普通中国观众尚且无缘得见)改编自真实故事。该片在柏林首映后毁誉参半,论者称该片叙述手法在肥皂剧与艺术电影之间摇摆不定,演员表演出色但情节过于做作,节奏乏味。

王小帅看到一则新闻报道,讲述一对已离异“夫妻”的孩子得了白血病,医生说,同胞姐妹兄弟能救孩子。于是,妈妈找到前夫,希望能再生一个孩子……

王小帅说,自己之后又看了许多素材,发现生活中这样的故事其实很多,在经过艺术加工后,成就了《左右》的剧本。“在这一个月的拍摄中,越拍感觉越往心里走了,我觉得它会是一部让现代人扪心思考的电影”。

影片中,刘威葳扮演的房产中介枚竹,每天的职业是带着一个个客户在一所所空房间里徘徊。唯一的不幸是三年前和丈夫离婚,必须自己抚养他们的女儿。女儿禾禾五岁了。枚竹也有了一个既爱自己又疼女儿的丈夫。可惜这个故事有个更不幸的开始,禾禾被查出得了白血病。 枚竹平静的生活出现了巨大变故。由于没有合适的血源进行干细胞移植,医生提出:如果禾禾有个孪生弟妹,就可用脐带血救姐姐。为了救活唯一的女儿,枚竹决定找到前夫,目的只有一个:和他再生一个孩子。一个让任何人都无法拒绝的理由,却带来了一系列问题:自己的决定将如何向深爱着自己和孩子的丈夫表白。自己的前夫会不会同意?并且前夫又将怎样面对自己的妻子?

而接下来的问题更是枚竹没有想到的,在做了大量思想斗争之后两家都同意了。但做试管育婴的结果是,前夫的精子质量不足以保证成功。不服输的枚竹决定不放弃,她希望用自然性交的方式再试一次……

前夫肖路(张嘉译),身份是一个建筑承包商,但在工地上的人要回家过年,资方的人都跑了的情况下,他能一咬牙把自己的车卖了,把工人的工资都发了,让他们回家过年去。

余男扮演的妻子是个漂亮的空姐,整天吵着要生孩子,而前妻也要和他生个孩子来救女儿的白血病。

《左右》关机时,影片的结尾尚无着落,男女主角张嘉译和刘威葳说:“我们现在都不知道结尾会怎样处理,对于主人公最后是否要激情一夜以及如何处理,导演和创作组内部有分歧。现在拍了几个方案,但都没有完成,导演说过段时间再商量补拍的事情。”制片人黄斌则表示,目前场景暂时保留着,等方案完善后会召集部分主创将影片补拍完整,也希望能通过关机发布会,让大家对主人公的命运走向提出建议。据悉,《左右》剧组还成立了“《左右》白血病基金”。

电影《左右》主创

导  演:王小帅

制 片 人:黄斌
摄影指导:邬迪
视觉总监:刘小东
录音指导:富康

美术指导:吕东

出 品 人: 杨林\李滨\王小帅\覃宏

主  演:刘威葳\成泰燊\余男\张嘉译

联合主演:高圆圆\小A\曹可凡\田原

柏林版115分钟


王小帅其他主要作品有《青红》,《十七岁的单车》

王小帅:说不准哪天我就“商业”了

柏林国际电影节上,捧得第一个属于自己的银熊——最佳编剧奖。回国之后,王小帅就一直忙于接受各种采访。在接受本报专访的那家酒吧里,已经有很多天他都在靠近窗口的同一个沙发上接受了不同媒体的采访,而在记者采访时已经有一家电视媒体正在旁边摆弄他们的摄像机,寻找最好的机位。

▲《左右》看了忘不了

记者:了解影片大意后,《左右》让人感觉是一个戏剧性很强的故事,似乎和你以往,乃至整个第六代导演喜欢的电影有很大不同。你怎么会选择这样一个故事呢?

王小帅:其实这个故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故事背后引发的人的困惑。人都会有迷茫和困惑,不同阶段对生命的体验不同,我最感兴趣的是这个故事所展现的中年人的压力和责任。

记者:你经常提到,很在乎这部片子在国内的票房,认为票房比得奖更重要。那么在拍摄影片的过程中有没有刻意考虑市场,为商业目的量身定做?

王小帅:的确,有很多人认为我这个片子很商业,我倒不怕被人误会有商业目的,片子拿出来总是要面对市场的。不过,这个片子有没有市场我都会去拍,只是它恰巧具备了一些商业特点。无论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会遇到这样的疾病困扰,所以《左右》的故事就具备了普遍性,所以我相信观众看完绝对会忘不了,可能过去一年半年后还会津津乐道地谈论这个故事。

▲不硬挤观众的眼泪

记者:《左右》的制片人黄斌认为,故事一定要煽情才能吸引观众。那你在拍摄中有没有采取什么手段让这个电影变得很煽情?

王小帅:观众都很聪明,他们有自己的判断,你要拍出让他们感动的东西首先就要真诚,就像马三立的冷段子能让很多人笑,而那些低级的故意胳肢人的相声,却会让人反感。我不会去刻意地煽情,影片的感动都是真实的,不是硬挤观众的眼泪。在国外放映时,很多专业人士看这个片子就觉得这是个很危险的故事,认为它不但煽情而且很容易变得滥情,但是在看完之后大家就打消疑虑了。我们把一个滥情的故事变成了一种真实感动。

记者:那你在拍摄的时候会考虑普通观众的接受程度吗?

王小帅:我现在有些吃不准观众,其实不少所谓的普通观众都看了很多电影,他们对电影的接受程度比我们想像的要高很多。我所做的就是讲一个讲得通的故事,影片有情节有发展,而不是只有导演自己的想法。《左右》最接近观众的就是,它的中心事件具有普遍性,讲的是“人之常情”,让普通人都有的聊。

▲我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记者:据说这是你第一次得到属于个人的奖项,却是一个编剧奖。作为导演一直没有在导演方面得到奖项,会不会觉得遗憾?

王小帅:其实《冬春的日子》和《青红》都得到过一些电影节的最佳导演奖,只不过因为都是一些比较小的电影节所以大家都没有注意到。现在大家认可的往往都是柏林、戛纳、威尼斯这三大电影节。

记者:你从一出道就开始在国外拿奖,已经得到了很多国际上的认可,现在你已经有足够的名气了,得奖对你还重要吗?

王小帅:依然很重要。以前得奖更多是对个人能力的肯定;现在我更在乎得奖对影片发行的推进,能为我们争取更多观众,呼吁更大空间。而且我觉得我还差得很远,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张艺谋、陈凯歌他们不是拿了金熊、金狮、金棕榈之后,还想着再拿奥斯卡奖吗?(笑)

▲第六代雷声大雨点小

记者:作为第六代导演的代表,你怎么看这一代人在中国电影中的位置?

王小帅:(笑)一句话就是:雷声大雨点小。大家的电影都很好,“轴”了这么多年,终于获得更多认同,不过虽然个人成就高,但影片的票房始终上不去。

记者:现在中国电影全靠第五代导演支撑,什么时候第六代才能担负起支撑大任?

王小帅:的确,现在全靠张艺谋、陈凯歌这些第五代导演支撑中国电影的半壁天下,这让我很惭愧。第六代要想支撑整个电影工业,需要做出很大改变。我们现在好比是红酒,要支撑一个工业就得变成白酒,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酒。

记者:那你觉得这种改变艰难吗?

王小帅:想好了、想明白了就不艰难,难的是思考的过程。不过,我觉得我们中间有些人是没有必要改变的,比如我的好哥们小贾(贾樟柯),他已经形成了属于自己的很好的系统,不应该改变。至于我自己,现在还不知道会不会改变。我是不忍心怀疑自己这么多年所追求的东西,但是有很多人觉得我具备商业潜质,也许没准哪天我就冷不丁地吓大家一跳,变成一个商业片导演。



  --人文与社会编写
请您支持独立网站发展,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 文章地址: http://wen.org.cn/modules/news/view.article.php?c2/49
  • 跟踪地址: http://wen.org.cn/modules/news/trackback.php?49

张夏准出版新书《撒玛利亚恶人:自由贸易神话与资本主义秘史》 蔡国强个人回顾展I want to believe 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开幕
相关文章
汪晖:贾樟柯的世界与中国的大转变
格非:《世界》札记
贾樟柯:大巴上的迈克尔•杰克逊
俞孔坚,贾樟柯,刘家琨,韩寒,陈丹青,孙继伟:世博论坛暨第四届嘉定汽车论坛发言
贾樟柯:《海上传奇》感动了自己(访谈)
贾樟柯:希望能打开纪录片的一个窗户(访谈)
贾樟柯:谈小津安二郎
贾樟柯:我不相信,你能猜对我们的结局
喇培康:由大到强 中国电影需要做什么
大卫·罗德维克:思考虚拟世界的历史
苏力:法律人自身的问题
贾樟柯:电影里的中国
汪晖:凤凰如何涅槃?--关于徐冰的《凤凰》
张猛:坚持艺术梦想的道路不会改变(访谈)
王朔:我内心有无限的黑暗和光亮--王朔、孙甘露对话
API: 工具箱 焦点 短消息 Email PDF 书签
© 人文与社会



技术支持: MIINNO 京ICP备20003809号-1 | © 06-12 人文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