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 国内动态

第11届全国美展筹备中,各地展馆分工合作

第11届全国美展筹备中,各地展馆分工合作

“全国美展”是国家级的权威性、综合性大展,每5年举办一次,迄今已成功举办十届。今年,第11届全国美展恰逢建国60周年,美展将集中展示一大批体现时代精神风貌的精品力作。展览分中国画(上海);油画(武汉);版画(南京);雕塑(长春);水彩、粉画(盘锦);漆画、陶艺(厦门);艺术设计(深圳);动漫、综合等(哈尔滨);壁画(北京);港澳台邀请展(汕头)等10个分展区,各展区分别评选出获奖提名作品后,将在北京举行“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获奖作品展”,中国美术界最高奖项“中国美术奖”创作奖将在全国美展中评选产生。
11届全国美展
“全国美展”是国家级的权威性、综合性大展,每5年举办一次,迄今已成功举办十届。今年,第11届全国美展恰逢建国60周年,美展将集中展示一大批体现时代精神风貌的精品力作。展览分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水彩、粉画;漆画、陶艺;艺术设计;动漫、综合等;壁画;港澳台邀请展等10个分展区,各展区分别评选出获奖提名作品后,将在北京举行“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获奖作品展”,中国美术界最高奖项“中国美术奖”创作奖将在全国美展中评选产生。

  第十一届全国美展的举办年份为2009年,恰逢建国60周年和中国美协成立60周年,这一特殊的背景决定了这不仅是展示近5年来我国美术创作成果的盛会,也将是一场对中国美术大繁荣大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大检阅”。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已经举办了10届的“全国美展”在不少方面已经出现了滞后于时代发展的现象,如何与时俱进地进行调整?这是“全国美展”筹备方正在思考的问题。

  全国美展是国家级的美术综合大展。在上一届(即第十届)全国美展中,共评选出金奖18件、银奖73件、铜奖199件、优秀奖307件,共计597件获奖作品。而第十一届全国美展的奖项数量拟在此基础上“砍”掉了三分之二以上,获奖数额已确定为160个。中国美协专家对此表示:“第十一届全国美展的含金量肯定是很高的,因为评奖更严格,数量更稀少了。”

  依据《全国性文艺新闻评奖管理办法》和中宣部“批复”精神,第十一届中国美展拟和明年进行的首届中国美术奖合并评奖。中国美术奖设“创作奖”、“理论评论奖”、“终身成就奖”三个子项,其中的“创作奖”就是第十一届中国美展评选出的金、银、铜、优秀奖,获奖数为160个。考虑到历届全国美展获奖作品展的规模,第十一届全国美展可能会将160个获奖作品和约340件其他优秀作品统称为“获奖提名作品”,共同参加在北京的获奖作品展。

  以往对全国美展评委会组成的意见主要集中在评委人选较为固定、年龄老化、人数过多等问题上,第十一届全国美展的评委会拟分为三部分组成:省(自治区、直辖市)评委会,展区评委会,总评委会。其中省(自治区、直辖市)评委会中拟有相当比例的评委由全国美展组委会在全国范围内分流调用。展区评委会拟将在各展区建成的“专家库”中抽取部分专家担任评委。评委会里中青年成员的比例较以往有很大提高。所有评选都将有组委会委派监审组予以监督。

  此外,从第十一届全国美展开始,全国美展的展览组织机制也将有新调整,由原来的文化部和中国美协共同主办,调整为由中国文联和中国美协共同主办。

  目前,11届美展展区工作会举行之后各展区作品征集工作已经全面展开,针对11届美展的各项工作进展情况,11届美展官网对上海画院院长、上海美协主席、中国美协副主席施大畏进行了专访。


  官网:上海作为本届“全国美展”的国画展区,筹备情况进行得怎样?


  施大畏(以下简称施):中国画展在上海展出,主要还是中国美协、上级领导对我们上海地区的一种信任和支持。我觉得它的意义不在于办一个展览,而是把这种大型的展览放在上海这么一个开放的城市,能够引进优秀的文化,对上海地区本身的文化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基于这种意义,我们觉得上海把“全国美展”中国画展办好是一个责任。因为今年是重要的一年,“全国美展”是举国庆典60年的大节日的大型展览,所以对我们的要求就特别高。如何拿出一个很好的答卷,所以大家压力也很大。对做好这个事情我们开了很多会,主要是明确了一个目标,就是不辜负全国对上海的信任,把这个事情做好。



  第二,既然在上海做展览,上海美术的状况也应该有所体现。所以对上海的美术家来说也是一个压力。如果上海地区的入选率相对很低,很丢脸,这也是一个压力。当然这个主要不是有多少入选,有多少奖牌的问题。所以通过这次承办“全国美展”,对上海美术家有一种学术上的提高,提供一个交流的机会,或者说一个重新改变创作思路的机会。这对我们上海美术家来说是更重要的。所以我们在办展览的时候,不是强调狭隘的地方主义,有多少奖牌,有多少入选率,主要是能够把全国的优秀作品展示在上海人民面前,同时把上海办展览的这种认真态度跟全国做个汇报。所以这是我们整个策展的一个想法。



  在“全国美展”展出的时候,“上海美术大展”也同时展出。“上海美术大展”是上海美协的一个品牌,正好在“全国美展”之前,严格上说四年一次,两年一届交换,一次是“设计大展”,下一次就是“综合艺术”。我们准备把“上海美术大展”里面的优秀作品,通过评委会的审定,选出优秀作品送往“全国美展”。



  我也考虑到“全国美展”关注率比较大,所以公平、公开、公正是很重要的环节。人们都在骂评委,说你们评委不公平,开后门,或者说评委的脑子不好使,特别笨,这就给我们评委提了一个要求,评委如何保持一种公平、公正的态度,敬业态度。所以我们在组织省级评委会期间,充分强调了他的代表性和学术性,还有就是公正性、社会性。从这个角度讲,我们充分听取广大艺术家的意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代表性,组成我们上海的评委,争取把评选工作做好,这也是一个基础工作。



  在承办“全国美展”上海展区的工作,我们上海地区主要是做好后勤保障,把每个细节都准备好,把所有的环节都一环紧扣一环,帮助全国美展组委会把这方面的工作做好。总的来说,尽我们地方上美术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把事情做好。



  官网:新中国美术发展中,“全国美展”贯穿始终,“全国美展”的功能定位和历史使命是什么?



  施:其实“全国美展”对于每个艺术家都很重要,我们都是这样过来的,我也曾经获过奖。大家都拼命想钻到“全国美展”里面去,说明了“全国美展”的含金量,因为它是一个最高的学术展览,体现了全国总体的美术水平,所以对艺术家来说是很重要的。那么当今举办了第十一届以后,其实总体思路是不变的“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明确体现社会价值为主”。对于艺术家来说有两块:第一,他是对社会的一种思考。第二,他是个性的凸显。这两个是矛盾的一体,什么也不能丢。当谈到个性的时候,你不要忘了社会责任心。有了社会责任心,我们还要提倡学术上的多样化。我说“全国美展”应该是以主流文化、主旋律为主。我们在主流文化为主的美术大展当中应该提倡样式上的多样化,那就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第二,现在全国的展览特别多,我们当今应该把所有的展览都建立严格的游戏规则,这是当今艺术界应该做的事情,我们“全国美展”有“全国美展”的游戏规则,我们双年展有双年展的游戏规则。大家按照游戏规则选定的条件去参加展览,这可能是我们现在多元文化格局下要做的一个事情,可能这个问题今后在各个展览当中都会凸显出来。所以我觉得个人对这个展览的明确要求,我们办展览的策展方也有一个明确的要求,这三方之间的沟通、协调,可能对办好展览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官网: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全国美展”有怎样的调整和定位?



  施 :其实“第十一届全国美展”办下来,我们都是慢慢在变,是渐变不是突变。因为形势在发展,艺术样式也变,人们对审美要求也都不同,但是一个方向不变,就是我们的“全国美展”是体现国家意志、民族风格的,这个不能变。我们要思考一个问题,就是说我们在这个大格局、大背景下,怎么在主旋律作品当中有一种时代性,这是我们在研究的,其实都在变化。比如今后我们在逐渐完善评审机制的程序,又在思考作品的选拔范围,我们不是一个应急性的,一年、半年选出作品送进“全国美展”,而是选择五年当中的优秀作品为“全国美展”的选拔对象。这个课题很大,不是一天两天能做成的,它是一个渐变。我想根据每一届的努力,都可以慢慢提高。所以我们都在沿着这个目标努力做而已,可能能力很低,做不到。



  官网:“全国美展”作为国家级展览,参展作品要求符合主旋律,参展艺术家如何平衡主旋律和个人风格之间的关系?



  施:其实现在我们的舞台挺大,我们创作的环境特别宽松,人们的个性凸显得也比较自由。当个性凸显自由的情况下,我们政府政治的昌明越来越明显的同时,艺术家更应该有社会责任。这种艺术家的社会责任,也许是当今所有公民要做的事情,不但在艺术上。如果有这种基本的责任感的话,我想所有的问题都能够解决,不是技术问题,是艺术家的思想概念、社会责任,对社会的感悟、对人生的感悟。所以这个时候艺术家都慢慢在文化大背景下寻找自己价值的关键所在。你的价值就在于人们看到你的画会感动,就像当时罗中立的《父亲》一样,感动了一代人,两代人,你感动了对象,别人也会感动你,这就是我们要做的事。
请您支持独立网站发展,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 文章地址: http://wen.org.cn/modules/news/view.article.php?c2/103
  • 跟踪地址: http://wen.org.cn/modules/news/trackback.php?103

故宫藏历代书画展:09年6月25日至8月25日 触·觉——从卢浮宫到世纪坛
相关文章
API: 工具箱 焦点 短消息 Email PDF 书签
© 人文与社会



技术支持: MIINNO 京ICP备20003809号-1 | © 06-12 人文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