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人文与社会 总计:143

排序方式:  主题 () 日期 () 热门的 ()
图片目前以 主题 (Z to A) 排序

图片编号 81-90 (总共有 143 张图片)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



大英博物馆藏敦煌遗珍-莫高窟藏经洞(第17窟)

大英博物馆藏敦煌遗珍-莫高窟藏经洞(第17窟)热门
张贴者:人文与社会从人文与社会上传更多图片   分类敦煌遗珍    最后更新:12月29日 11:03    
点击数:4864  评论:1    
与普贤成对出现的文殊菩萨像。在佛教图象中,文殊骑狮子,普贤骑白象。文殊象征智慧,而普贤则是行动与佛祖誓言的象征。219x115cm--人文与社会::Humanities.cn

大英博物馆藏敦煌遗珍-莫高窟藏经洞(第17窟)

大英博物馆藏敦煌遗珍-莫高窟藏经洞(第17窟)热门
张贴者:人文与社会从人文与社会上传更多图片   分类敦煌遗珍    最后更新:12月29日 11:01    
点击数:4349  评论:1    
普贤菩萨(Samantabhadra)坐于白象之上,脚下莲花。这幅经幡上方的三角形饰件与下方的穗都已失落。一般来说普贤菩萨像总是与文殊菩萨(Manjusri)成对出现。57x18.5cm--人文与社会::Humanities.cn

唐 阎立本 锁谏图(元、明摹本)局部

唐 阎立本 锁谏图(元、明摹本)局部热门
张贴者:人文与社会从人文与社会上传更多图片   分类海外遗珍:中国流失海外文物精粹    最后更新:11月26日 13:47    
点击数:4391  评论:0    
长卷,绢本设色,纵36.9厘米,横207.9厘米。(美)弗利尔美术馆藏。

此图画十六国汉的廷尉陈元达,向皇帝刘聪冒死进谏的情景。刘聪是个荒淫奢侈而又残暴的匈奴君主,除兴建宫殿四十余所外,还要为其宠爱的刘贵妃建一座华丽的鹎(同“凰”)仪殿。陈元达为此追踪到逍遥园内的李中堂进谏,刘聪大怒,命令将他全家处斩,陈元达用预先准备的铁链把自己锁在一棵大树上据理力争,画面表现的正是这一紧张时刻。后因刘贵妃在后堂听见,写条子向刘聪劝谏,刘聪才接受并赞扬陈元达,改逍遥园为纳贤堂,李中堂为愧贤堂。画中人物关系、表情刻画得极其生动,前半段冒死进谏的紧张气氛与后段贵妃的宁静娴雅形成鲜明对照,十分传神。关于此卷的作者和时代,鉴赏家说法不一,旧传为唐阎立本作。此图虽为元、明摹本,但仍不失其原貌。(图为局部)

唐 阎立本 历代帝王图(部分)

唐 阎立本 历代帝王图(部分)热门
张贴者:人文与社会从人文与社会上传更多图片   分类海外遗珍:中国流失海外文物精粹    最后更新:11月26日 13:29    
点击数:3758  评论:0    
绢本,设色,纵51.3厘米,横 531厘米。现藏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历代帝王图》阎立本人物画代表作。又称《古帝王图》。全卷共画有自汉至隋十三位帝王的画像,从画像来看,虽仍有程式化的倾向,但在人物个性刻画上表现出很大的进步,不落俗套,而显得个性分明;画中按等级森严的封建伦理观念,处理人物的大小。《历代帝王图》用重色设色和晕染衣纹的方法,有佛教艺术的影响。

吴大羽:《花卉》1950

吴大羽:《花卉》1950热门
张贴者:人文与社会从人文与社会上传更多图片   分类绘画    最后更新:02月09日 13:03    
点击数:3592  评论:2    
布面油画
上海市美术家协会藏


吴大羽(1903-1988)
  十五岁时来沪学画,师从张聿光。1920年任《申报》美术编辑,当时曾以笔名“吴待”发表短文和诗歌。1922年留学法国,秋天考入巴黎高等美术学校,师从鲁勒(Rouge)教授学油画,次年转入雕塑家布尔代勒(Bourdelle)工作室学雕塑。1924年春,和林风眠、林文铮、李金发等发起组织“霍普斯学会”(后改名“海外艺术运动社”),抱定为国人要创造有生命力的艺术作品的信念。1927年学成归国,任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教授。1928年,任杭州国立艺术院西画系主任。吴大羽油画个性鲜明,尤擅画面色彩处理。

合邑造像碑(之一)《1996—2012北京大学图书馆新藏金石拓本菁华》

合邑造像碑(之一)《1996—2012北京大学图书馆新藏金石拓本菁华》热门
张贴者:人文与社会从人文与社会上传更多图片   分类千年丹青    最后更新:02月01日 01:35    
点击数:3311  评论:0    
合邑造像碑(之一)
北齊武平(570-575)。河南出土,河南博物院藏石。
正書,19行,行存27字。拓片,4張,150×79cm(陽),148×78cm(陰),96×26cm(二側)。
2000 年代拓。2004 年購入。
附註:上有龕,龕右有大像主張道初妻周、供養主法遊、迦葉主張景興題名,龕左有大將軍張遺祖、阿難主周元孫妻張題名,下部發願文,下殘缺,内出現“天保年中”、“武平年中”年號,碑陰及兩側刻畫像。碑陽有方界格,文字漫泐。

卡蒂埃-布列松摄影作品 Henri Cartier-Bresson (1908-2004) 9

卡蒂埃-布列松摄影作品 Henri Cartier-Bresson (1908-2004) 9热门
张贴者:人文与社会从人文与社会上传更多图片   分类卡蒂埃-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    最后更新:01月01日 23:05    
点击数:5618  评论:1    
卡尔·荣格 Karl Jung 心理学家 1966

卡蒂埃-布列松对摄影的最大贡献就是把新闻摄影变成了一种艺术。他的展览“The Decisive Moment”(决定性瞬间)是第一个在卢浮宫展出的摄影作品展。卡蒂埃-布列松1908年出生在法国一个富裕的家庭,他没有继承父业,选择了学习绘画,22岁时他去东非旅行,开始用莱卡相机,从此正式迷上摄影。他用的镜头主要是50mm的标准镜头(视野与人眼同),偶然在拍风景是用长焦镜。二战期间他参加法国部队,被俘后两次越狱失败,第三次才成功,继续在地下与德国占领军斗争。二战后他成立了Magnum玛格农图片社,帮助新闻摄影者维护权益。他认为摄影作品中应该有“人的尊严”(human dignity)。

卡蒂埃-布列松摄影作品 Henri Cartier-Bresson (1908-2004) 9

卡蒂埃-布列松摄影作品 Henri Cartier-Bresson (1908-2004) 9热门
张贴者:人文与社会从人文与社会上传更多图片   分类卡蒂埃-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    最后更新:01月01日 23:05    
点击数:5955  评论:1    
西班牙安达卢西亚省塞维利亚 1933

卡蒂埃-布列松对摄影的最大贡献就是把新闻摄影变成了一种艺术。他的展览“The Decisive Moment”(决定性瞬间)是第一个在卢浮宫展出的摄影作品展。卡蒂埃-布列松1908年出生在法国一个富裕的家庭,他没有继承父业,选择了学习绘画,22岁时他去东非旅行,开始用莱卡相机,从此正式迷上摄影。他用的镜头主要是50mm的标准镜头(视野与人眼同),偶然在拍风景是用长焦镜。二战期间他参加法国部队,被俘后两次越狱失败,第三次才成功,继续在地下与德国占领军斗争。二战后他成立了Magnum玛格农图片社,帮助新闻摄影者维护权益。他认为摄影作品中应该有“人的尊严”(human dignity)。

卡蒂埃-布列松摄影作品 Henri Cartier-Bresson (1908-2004) 8

卡蒂埃-布列松摄影作品 Henri Cartier-Bresson (1908-2004) 8热门
张贴者:人文与社会从人文与社会上传更多图片   分类卡蒂埃-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    最后更新:01月01日 23:05    
点击数:5731  评论:0    
Paul Valery 保罗 瓦拉里 1946

卡蒂埃-布列松对摄影的最大贡献就是把新闻摄影变成了一种艺术。他的展览“The Decisive Moment”(决定性瞬间)是第一个在卢浮宫展出的摄影作品展。卡蒂埃-布列松1908年出生在法国一个富裕的家庭,他没有继承父业,选择了学习绘画,22岁时他去东非旅行,开始用莱卡相机,从此正式迷上摄影。他用的镜头主要是50mm的标准镜头(视野与人眼同),偶然在拍风景是用长焦镜。二战期间他参加法国部队,被俘后两次越狱失败,第三次才成功,继续在地下与德国占领军斗争。二战后他成立了Magnum玛格农图片社,帮助新闻摄影者维护权益。他认为摄影作品中应该有“人的尊严”(human dignity)。

卡蒂埃-布列松摄影作品 Henri Cartier-Bresson (1908-2004) 8

卡蒂埃-布列松摄影作品 Henri Cartier-Bresson (1908-2004) 8热门
张贴者:人文与社会从人文与社会上传更多图片   分类卡蒂埃-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    最后更新:01月01日 23:05    
点击数:5802  评论:1    
巴黎 1953

卡蒂埃-布列松对摄影的最大贡献就是把新闻摄影变成了一种艺术。他的展览“The Decisive Moment”(决定性瞬间)是第一个在卢浮宫展出的摄影作品展。卡蒂埃-布列松1908年出生在法国一个富裕的家庭,他没有继承父业,选择了学习绘画,22岁时他去东非旅行,开始用莱卡相机,从此正式迷上摄影。他用的镜头主要是50mm的标准镜头(视野与人眼同),偶然在拍风景是用长焦镜。二战期间他参加法国部队,被俘后两次越狱失败,第三次才成功,继续在地下与德国占领军斗争。二战后他成立了Magnum玛格农图片社,帮助新闻摄影者维护权益。他认为摄影作品中应该有“人的尊严”(human dignity)。

图片编号 81-90 (总共有 143 张图片)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






技术支持: MIINNO 京ICP备20003809号-1 | © 06-12 人文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