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 人文与社会 : 绘画 : 千年丹青 总计:13

排序方式:  主题 () 日期 () 热门的 ()
图片目前以 点击数 (由低至高) 排序

图片编号 1-10 (总共有 13 张图片)
(1) 2 »



隋 展子虔 游春图

隋 展子虔 游春图热门
张贴者:人文与社会从人文与社会上传更多图片   最后更新:11月26日 13:19    
点击数:2888  评论:0    
绢本,青绿设色,高43厘米,宽80.5厘米,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

画上有宋徽宗(公元1101—1125年)题写的“展子虔游春图”六个字。相传这幅画为展子虔所作的唯一真迹。从画上题记钤印可知,该画在北宋时收入宫内府,元代为鲁国大长公主所有,明代由严嵩收藏,清代再度入宫,此画在《钤山堂书画记》中有著录,可以说是一幅流传有序的中国早期山水画艺术珍品。

北魏石碑座畫像《1996—2012北京大学图书馆新藏金石拓本菁华》

北魏石碑座畫像《1996—2012北京大学图书馆新藏金石拓本菁华》热门
张贴者:人文与社会从人文与社会上传更多图片   最后更新:02月01日 01:31    
点击数:3255  评论:0    
北魏石碑座畫像

北魏(386-534)。1978 年發現於河南洛陽東關。
畫像無文字。拓片,4 張,84×134cm(兩短面),84×162cm(兩長面)。
2000 年代拓。2010 年11 月宿白捐贈。鈐“宿白贈書”朱印。

附註: 石碑座上面有榫卯穴,四面陰綫刻畫像。正面刻夜叉雙手托圓盤,盤上置博山爐,兩旁刻坐獅及護法神;左右兩面刻護法神;背面刻供養人及侍者。

著錄:《洛陽北魏世俗石刻綫畫集》圖119-125。

合邑造像碑(之一)《1996—2012北京大学图书馆新藏金石拓本菁华》

合邑造像碑(之一)《1996—2012北京大学图书馆新藏金石拓本菁华》热门
张贴者:人文与社会从人文与社会上传更多图片   最后更新:02月01日 01:35    
点击数:3311  评论:0    
合邑造像碑(之一)
北齊武平(570-575)。河南出土,河南博物院藏石。
正書,19行,行存27字。拓片,4張,150×79cm(陽),148×78cm(陰),96×26cm(二側)。
2000 年代拓。2004 年購入。
附註:上有龕,龕右有大像主張道初妻周、供養主法遊、迦葉主張景興題名,龕左有大將軍張遺祖、阿難主周元孫妻張題名,下部發願文,下殘缺,内出現“天保年中”、“武平年中”年號,碑陰及兩側刻畫像。碑陽有方界格,文字漫泐。

金廷標:群嬰鬥草圖

金廷標:群嬰鬥草圖热门
张贴者:人文与社会从人文与社会上传更多图片   最后更新:06月18日 17:20    
点击数:3706  评论:0    
紙本  設色,縱l05.3公分、橫79.5公分,藏故宮博物院。


圖繪臨水坡岸上青草繁茂,綠柳垂蔭,一群男嬰在湖石花叢間鬥草嬉戲。人物寫實,敷色明麗。兒童的體貌特徵與幼稚、頑皮的神態表現得尤其生動傳神。鬥草是中國傳統的節令遊戲,即以花草相鬥論輸贏。其淵源當與古時人們五月五日的『踏百草』和『采百藥』有關。『鬥草』一詞始見於唐,韓愕《歲華紀麗》:『端午,結廬蓄藥,鬥百草。』此後,端午鬥草的習俗在宮廷與民間一直流傳不息。鬥草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曰文鬥,即以每人采得的花草作對,對答不上者負。一曰武鬥,即以每人采得的花草之莖相拉扯,莖斷者負。一般文人雅士重文鬥,下層人民與兒童喜武鬥。此圖所繪即爲兒童們武鬥時的場景。是金廷標工筆細描畫的代表作之一。本幅款印:『臣金廷標恭繪。』下鈐『廷標』(白文)印。乾隆御題詩:『垂楊奇石草芊萋,紅綠傾籃鬥賈低。赤子之心愛生意,名言那識有濂溪。甲申夏日御題。』鈐『乾隆鑒賞』等印十二方(略)。又『寶蘊樓書畫錄』(朱文)印一方。甲申爲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


金廷標(?-1767年),字士揆,浙江烏程人,出身於繪畫世家。承父藝,工人物、佛像、仕女,擅長白描法。乾隆南下時進白描羅漢圖册,稱旨,召入內廷供奉。

郭氏合邑七十人等造石像 《1996—2012北京大学图书馆新藏金石拓本菁华》

郭氏合邑七十人等造石像 《1996—2012北京大学图书馆新藏金石拓本菁华》热门
张贴者:人文与社会从人文与社会上传更多图片   最后更新:02月01日 01:54    
点击数:3724  评论:0    
北魏景明元年(500)七月十五日。
正書。卷軸,1 軸,126×68cm。
民國拓。2012 年購入。
鈐“外關帝港康家之後”、“必安”、“府城謙受堂藏金石碑帖之記”朱印。
附註:刻於蓮瓣背屏單體造像背面。上方佛像。

齐白石:五日吉祥

齐白石:五日吉祥热门
张贴者:人文与社会从人文与社会上传更多图片   最后更新:06月18日 20:37    
点击数:3832  评论:0    
设色纸本,93.3×32.7cm,1943年作。 端午节时令画。

“五日节”家家挂艾叶菖蒲以僻邪驱瘴。艾叶偏倚右侧,左侧菖蒲又称蒲剑,画中数笔,以花青写之,浓墨勾茎。棕子的棱角转折棕绳,旁搭配造型简洁的酒壶、酒杯。

刘松年:斗茶图(部分)

刘松年:斗茶图(部分)热门
张贴者:人文与社会从人文与社会上传更多图片   最后更新:06月20日 00:02    
点击数:3983  评论:0    
立轴,绢本,设色,纵57厘米,横60.3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斗茶,又称“茗战”,是宋代上至宫廷,下至民间,普遍盛行的一种评比茶质优劣的技艺和习俗。此图中四人,二个已捧茶在手,一个正在提壶倒茶,另一个正扇炉烹茶,似是茶童。画人物用线多为铁线描,爽利细劲,以疏笔皴擦山石,鱼鳞皴示松干苍劲斑驳之态,淡墨渲染山地。画面工写兼备,细致与豪逸并存, 以高山的苍翠秀润使人物更显生动传神。

刘松年(约1155-1218),南宋画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淳熙间(1174-1189)画院学生,绍熙间(1190-1194)升画院待诏。宁宗(1195-1224)时进《耕织图》被朝廷看重,赐金带,为“南宋四大家”之一。工山水、人物、界画,师承李唐,画风笔精墨妙,清丽严谨,设色典雅,界画工致。常画西湖,多写茂林修竹、山明水秀之西湖胜景。张丑诗云:“西湖风景松年写,秀色于今尚可餐;不似浣花图醉叟,数峰眉黛落齐纨。”所画人物神态生动,衣褶清劲,精妙入微。松年是位爱国画家,拥护抗金,反对投降,曾苦心孤诣画《便桥图》,希望统治者效法唐太宗战胜强敌突厥,而不要效法唐高祖之逃跑投降政策;他还画《中兴四将图》,表彰岳飞、韩世忠等民族英雄之伟绩。传世代表作《四景山水图》卷及《天女献花图》卷,现藏故宫博物院;开禧三年(1207)作《罗汉图》轴和嘉定三年(1210)作《醉僧图》轴,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雪山行旅图》轴,藏四川省博物馆;《中兴四将图》卷传为其所作,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传)宋 赵昌 《岁朝图》

(传)宋 赵昌 《岁朝图》热门
张贴者:人文与社会从人文与社会上传更多图片   最后更新:01月22日 23:47    
点击数:4146  评论:0    
赵昌(10-11世纪),字昌之,四川成都人。据文献记载,喜对景描摹,故号写生。

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有铺殿花一条谓:“江南徐熙辈,于缣素上画丛豔叠石,傍出药苗,杂以禽鸟蜂蝉之妙,供宫中挂设。又有装堂花,意在位置端庄,骈罗整肃,多不取生意自然之态。”论者认为该画构图有符合此条描述处,但从笔墨看,不是宋画风格,很可能是宋以后伪作。

乾隆皇帝题字曰:“盖画幅本大,或有破损处,为庸贾割去,别署伪款,所存已非全璧。”

--人文与社会编写

明 袁尚统 《岁朝图》

明 袁尚统 《岁朝图》热门
张贴者:人文与社会从人文与社会上传更多图片   最后更新:01月22日 22:09    
点击数:4192  评论:0    
《岁朝图》轴,明,袁尚统绘,纸本,设色,纵107.8cm,横52.2cm。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款识:“丙申春日客于竹深处。袁尚统。”钤“尚统私印”(白文)、“袁氏叔明”(白文)印二方。

岁朝,是指一岁之始,此时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历代画家作岁朝图含有元旦开笔、预祝一年万事吉利之意。图绘山村一隅,诸多孩童在院中敲锣、打鼓、放鞭炮,尽情嬉戏玩乐,屋内三位长者同桌对饮,观看儿童嬉耍。树石勾勒填色后皴擦,远山以花青淡淡涂染,笔法稳健苍老,画风质朴古拙。丙申为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袁尚统时年87岁。

清 陈书 《岁朝丽景图》

清 陈书 《岁朝丽景图》热门
张贴者:人文与社会从人文与社会上传更多图片   最后更新:01月22日 16:50    
点击数:4619  评论:4    
【名称】清 陈书 岁朝丽景图
【年代】清代
【简介】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陈书(1660-1736年),清代女画家。字南楼,号上元弟子、南楼老人。秀水(今浙江嘉兴)人。太学生陈尧勋长女。乾隆元年(1736年)恭遇覃恩封太淑人。她因官至刑部左侍郎的长子钱陈群的力荐,而成为历史上作品入藏宫廷最多的女画家。陈书的创作题材广泛,人物画为严谨精细的工笔重彩画,山水和花鸟画为讲求笔情墨韵的文人写意画。传世作品《梅鹊图》、《防陈道复水仙图》、《南楼老人人物花鸟图》。

此轴为七十六岁所作。

此图为雍正乙卯(1735)新春上元节供花写生之作,画面展现春暖花开,岁首迎新之喜气。画中盆景将数种花株移于瓷盆之中,并依高低比例与花色特性交错植栽,为插花与盆栽艺术之完美结合。石表寿,加水仙、天竺,为“天仙拱寿”;旁搭百合、柿子、灵芝、苹果,另有“百事如意”、“平安如意”等寓意。

图片编号 1-10 (总共有 13 张图片)
(1) 2 »






技术支持: MIINNO 京ICP备20003809号-1 | © 06-12 人文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