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人文与社会

人文与社会 文章列表 全部

人文与社会
wenorgcn at 163 dot com
普通 推荐阅读 全部
缺省 时间 标题 评分 阅读 评论 跟踪网址 | 倒序 顺序
« 1 (2) 3 4 5 ... 123 »
文章
  1. 张广天: 为什么叫《圆明园》?
    戏剧 2006/10/06 | 阅读: 1996
    张广天导演的新剧《圆明园》通过叙述圆明园的历史谈环境问题。剧场中动用100名大学生志愿者参加演出。初演期已经结束,正在筹备重演。
  2. 《无极》不仅是个馒头
    环保 2006/10/06 | 阅读: 1016
    除了无聊以外,《无极》也有所作为,亦即--破坏环境。2006年8月,《无极》剧组被处以9万元罚款,香格里拉县分管副县长因负有领导责任被免职。处罚显然过轻。
  3. 雄鹰的泡沫:诗歌的创作与翻译
    文学 2006/10/09 | 阅读: 1747
    翻译诗如何影响中国诗人?诗歌翻译界与创作界交流有无必要?中国诗歌与翻译界目前面临的问题是什么?第三代诗人代表人物欧阳江河与张枣,与一辈子从事西班牙诗歌翻译的赵振江,一起交流了翻译诗与诗歌创作的共生性问题。
  4. 凯济(John Cage):一份自传陈述
    音乐 2006/10/11 | 阅读: 2187
    这是John Cage (1912-1992)去世前两年写的自传。他的‘钢琴演奏曲’《四分三十三秒》(1952)演奏时,除了环境声没有其他声音,演奏者静静地端坐在钢琴前,只是寂静地度过了四分三十三秒。凯济对年轻一代作曲家的影响很大。他奠定了一个日常性(living)的概念,他在1937年发表了《音乐的未来》,声称“无论在什么地方,我们听到的大多数噪音都是迷人的。”“要捕捉和控制这些声响,不是作为声音的效果,而是作为音乐的手段来运用它们。”在这份自传中,凯济并没有提到他早年极力希望得到古根海姆家族控制着艺术品市场的富有女继承人的青睐,以及他的画展被她取消后当场哭泣,并在被她赶出家门后沮丧失落的心情。

    这份自传原汉译错误比较多,现在正在校改中。
  5. 许江:关于《黑瓦白瓦》
    建筑 艺术 2006/10/12 | 阅读: 2746
    许江的油画《黑瓦白瓦》已经跟着毛竹和民居拆迁下的青瓦去了威尼斯双年展第10届国际建筑展中国国家馆,这篇优雅的文章是他对画意的阐释。如许江所说,瓦是家园的象征,是家居和山水的联系。但是在实践中,这个象征已经变得枯涩了。瓦是平民性的,它出现的地方不光是文人雅憩,更多的是市井屋宇,乡村居舍,正是那些连绵的百姓屋宇才构成了我们回忆中的风景。如今,老城中的屋瓦却纷纷拆落,其中有的就磨灭了,有些幸运的,作为艺术品重新获得了某种程度上的生命。然而这种生命因其艺术品的地位,最终要让普通人怀着敬意仰视,而不是自在地生活在瓦的覆盖遮敝下。--人文与社会
  6. 李欧梵:关于“人文精神”的访谈
    人文 2006/10/15 | 阅读: 8536
    李在苏州大学与季进关于知识分子在当代社会的角色和人文精神的对话。
  7. 甘阳:中国大学人文教育面临的七个问题
    人文 2006/10/15 | 阅读: 4333
    甘阳谈及大学人文教育,提出应该处理好如下7种关系:大学与中学--尤其是高中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人文教育与职业教育、“文理”、人文与社科、“西学与中学”、“纲”与“目”。
  8. 打工者的诗歌:南方没有暧昧
    文学 2006/10/17 | 阅读: 2320
    这是一份与打工诗人郑小琼的对话记录。看到她说起压铁板的时候,想起bjork在〈黑暗中的舞者〉扮演的从东欧去美国的女工形象。既推荐这些诗,也推荐〈黑暗中的舞者〉。
  9. 左玉河:学理讨论,还是生存抗争--1929年中医存废之争评析
    历史 医卫 2006/10/20 | 阅读: 2436
    鉴于最近又在争论中医存废,特此登载左玉河对1929年的中医存废之争的分析。这场争论不是简单的学理讨论,而是中医界为谋求自身生存而进行的殊死抗争。这场论争不局限于中西医学理之是非,而是扩大到思想文化范围,甚至提升到了政治意识形态层面。尽管中医之生存危机并未根本消除,但在中西医两大阵营对峙、冲突与融合与调适过程中,中医逐渐走上了自我革新与科学化之路。
  10. 汪晖:鲁迅逝世70周年:一个真正反现代性的现代性人物
    思想 2006/10/20 | 阅读: 2192
    鲁迅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个不可逾越的人物,他的思想和文学深远地影响了20世纪以至今天的中国。鲁迅始终在时代的氛围里,追踪这个时代最重要的问题,但他永远有一个“悖论式”的态度:他提出民主自由的同时,对民主自由提出最深的怀疑;倡导科学进步的同时,对科学进步也提出最深刻的怀疑;他是对传统的黑暗给予最深刻揭露的人,同时他又对迷信、对很多传统的东西有很深的迷恋……鲁迅是一个对启蒙抱有深刻怀疑的启蒙者,对革命抱有深刻疑虑的“革命者”,他总是置身于时代的运动,却又对运动本身抱有怀疑。他无所不在的”疑“背后,是他的”真“。今年10月19日是他逝世70周年纪念日。
  11. 张承志:《致先生书》
    思想 2006/10/20 | 阅读: 3186
    张承志的多篇散文都谈及鲁迅,比如这篇来自1991年出版的《荒芜英雄路》的《致先生书》,后来《以笔为旗》中的《再致先生书》,乃至03年出版的《谁是胜者》中的《鲁迅路口》(提到鲁迅的故家离秋瑾家仅300步而已)。或者可以说,张承志从长篇转向散文,便是在鲁迅的影响之下。
  12. 毛泽东论鲁迅
    思想 2006/10/20 | 阅读: 3159
    毛泽东在1966年在给江青的信中说:他“跟鲁迅的心是相通的”。冯雪峰在30年代就向毛介绍鲁迅的文章和为人,他也说过:“毛主席最理解鲁迅。”而鲁迅没说过类似的话,他应该也绝对不会说。这里收集一些毛泽东论鲁迅的文字。
  13. 伍维曦:早期基督教圣咏的发展概况及阶段特征
    音乐 2006/10/21 | 阅读: 2152
    早期基督教的音乐也用乐器,后来因为反对罗马帝国的乐器繁多的音乐,渐渐开始了音由心生,用单纯人声来赞美教主的音乐方式。当然,也是为了用动听的乐声来吸引更多人入教。米兰的僧侣安木波罗斯在四世纪就主张用富于旋律的颂歌来魅惑人心了。这跟中国儒乐追求的淡而无味之境界截然不同。这篇文章简略地摘编介绍了圣咏从质朴犹太音乐因素渐渐发展到繁复拉丁圣歌的历史。
  14. 米西拉:中国的新左派 (缩减版)
    社会 2006/10/21 | 阅读: 6400
    最近的一个采访。这个译本是略特翻译的,由他在本站论坛登出。鉴于网上流传的另一个译本完全语无伦次,为正视听,特地将此文在文章阅读这个栏目重新发表。在此发表时由本站编辑小组做了一定的缩减。
  15. 王兵:谈记录片《铁西区》
    影视 2006/10/23 | 阅读: 3230
    王兵1967年生于西安,14岁以前在陕西农村上学放羊。父亲在他14岁时意外过世,他放弃读书去了西安建筑设计院接父亲的班,并从此承担家庭开支。1991年他到沈阳电影学院摄影系进修,后来又在北京电影学院进修;99年底回到沈阳,用DV拍摄了铁西区。两年300多个小时的拍摄后,一个5个多小时的初剪版本获葡萄牙国际纪录片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03年又获得法国马赛纪录片电影节和日本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两个最佳纪录片奖。

    王兵曾经说过要把《铁西区》放给那里的居民看,但是这不太现实。此类片子的主要观众,不管能否坚持看完,应该都只是一部分知识分子和国外观众。王兵不愿意承认社会中有上下层之分,也不愿意分别阶级,在这一点上,可以看到他对那么清晰摆在面前的社会不公正很反感。但是他的拒绝并不能挽救铁西区。

    该访谈中,很多部分是采访者的感想,这位采访者发挥着王兵拒绝把铁西区划分阶层的观点,却缺乏对普通人真切的关怀,因而非常天真地把铁西区作为他/她审美的对象,谈及看完影片后的“深沉的愉悦”。

    对于铁西区的居民来说,这样糊里糊涂的看客存在与否,对他们是毫无干系的。 --人文与社会
  16. 吕新雨:《铁西区》--历史与阶级意识
    影视 2006/10/23 | 阅读: 2062
    记录片《铁西区》拍摄的城市沈阳从1934年开始在日军占领期间开始发展工业。铁西区是沈阳重工业中心,军工企业林立,曾经是沈阳最富裕的地方。90年代后计划经济消退,军工需要降低,铁西区开始衰落。
  17. 西方传统中的人文主义
    人文 2006/10/24 | 阅读: 5351
    追溯西方传统中的"humanism"这个概念的历史变化。这个概念早期在西塞罗的文本中就出现了,但是在使用中,它的内涵和实践不断地发生着变化。Humanism曾被译为“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乃至“人道主义”,译法以及在中文中的用法将在另一篇文章中讨论。
  18. 王铭铭:范式与超越:人类学中国社会研究
    社会 2006/10/25 | 阅读: 1760
    王铭铭在这次关于人类学中国社会研究的演讲中通过对人类学研究中国社会的民族志方法、市场体系理论、民间宗教等范式的反思,结合人类学对中国社会的应用性,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思路和视角,如将人类学的社会意义培育于公共空间之中,关注人类学的宇宙观等,并就田野工作的方法、经验及研究选题进行了讨论。
  19. 河清:《艺术的阴谋:透视一种“当代艺术国际”》前言总序
    艺术 2006/10/25 | 阅读: 2723
    河清是黄河清的笔名,这是一个有意思的名字。黄对当代艺术史的分析指出:美国在二战后用强大的文化宣传和艺术市场的力量,实际也就是资本的巨大力量,把原先非艺术的日常物品与行为确认为艺术,以“反艺术”、“反绘画”的名义,宣告欧洲古典艺术“过时”,而把二十世纪60年代产生于美国的“波普”、“行为”、“装置”、“概念”等等都册封为“当代艺术”,由此强行把世界艺术中心从巴黎迁往纽约。在这一过程背后,是美国人用时代性”、“世界性”掩盖“美国性”,将“美国艺术”等同于“当代艺术”、“国际艺术”,以消解其他国族文化艺术存在的合法性。其最终阴谋则是使代表美国文化的“自由女神”矗立到世界各地,取代不同的文化形式。这份总序基于河清2004年的演讲稿,已经在《艺术的阴谋》中出版。人文与社会编辑小组添加了一些人名字母拼写和注释。
  20. 河清:“应当绞死建筑师吗?”
    建筑 2006/10/25 | 阅读: 2264
    法国建筑师兼记者特莱蒂亚克(P. Tretiack)所著书,题曰《应当绞死建筑师吗?》,翻开书的第一页就有回答:“当然应当!”这是很偏激的一个答案,设计建造大型公共建筑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建筑的失败也不能都归罪于设计师。然而,看着我们身边越来越多的鸟巢雀巢,玻璃幕墙,水泥湖岸,人造景观,如果“法国人恼恨自己的建筑”,那么中国人对这二十年来的公共建筑想说什么呢?--人文与社会
« 1 (2) 3 4 5 ... 123 »



技术支持: MIINNO 京ICP备20003809号-1 | © 06-12 人文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