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文章列表 普通

普通 推荐阅读 焦点 全部
缺省 时间 标题 评分 阅读 评论 跟踪网址 | 倒序 顺序
« 1 ... 174 175 176 (177) 178 »
文章
  1. 郝先中:俞樾--第一个主张废除中医的国学大师
    医卫 2011/03/10 | 阅读: 2331
    郝先中收集了相当多关于“废除中医”论的资料。这篇文章介绍俞樾的主张。他的叙述试图解释俞樾是怎样由于长子妻女都因病辞世,长女婿病死,次子又抱病而成废人,而在老年“意气颓唐,衰病交作”的情况下,对中医失望愤怨,写下了《俞楼杂纂》中的《废医论》,后来因为自己得病不得不服药求治,又写下了《医药说》,两者观点综合,即“医可废,药不可尽废”的结论,这大约也就构成了近代“废医存药”思想的滥觞。
  2. 中国环保总局:《OECD中国环境绩效评估报告》之(结论和建议)
    环保 2006/11/16 | 阅读: 2045
    这份报告指出:环境政策实施的最大障碍在地方。地方领导的政绩考核目标、提高地方财政收入的压力、对于当地居民有限的责任和义务,这些都使得对经济发展的考虑优先于环境问题。中国环保总局有个绿色消费网页,http://www.zhb.gov.cn/tech/lsxf/
    包括一个“中国环境标志产品名录查询系统”,请酌情利用。
  3. 布迪厄:现代世界知识分子的角色
    思想 2006/11/14 | 阅读: 2090
    赵晓力译自英文版。原文标题为'The corporatism of the universal: the role of the intellectual in the modern world.' Telos Vol. 81 (Fall 1989), 99-110. 这篇文章是布迪厄于1989年10月3日应《朝日新闻》的邀请在他们的编辑部做的一个讲座,题目和Berstrand Russell1939年在芝加哥大学的演讲题目相同。罗素感叹在这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影响变弱了,他认为社会的大多数人都是无理性的,他们的行为既反人类也与自己的利益相左,他把知识分子和技术工作者对立起来,认为现代的通信传播手段又增强了“集体歇斯底里”。罗素说,只有让人们有愉快的童年、接受良好的而不是半吊子的教育来发展一种批评的和怀疑的态度,才能使得知识分子能够发挥他们的作用。在布迪厄的同题文章中,对知识分子内涵、使命、位置的理解跟罗素非常不同,也继续了罗素提出的若干问题,比如现代化的媒体对人的控制,知识分子在为了普遍利益斗争的同时维护自身的利益,等等,可以说,是对罗素提出的一些观点的批判的反思。1989年正值法国大革命200周年纪念,布迪厄分析了知识分子当前最大的问题,就是成为了所谓“dominated dominant” --被主宰的主宰者,他最后提出的观点是要把知识分子享有的特权变成人类普遍享有的(可以看到罗素的影子),这也就是他所谓“Universal Corporatism" 的含义。相对而言,更加容易读的一个英文本是Poetics Today1991年英文翻译版,因为发表时间更晚,可能布迪厄的原文已经做了一定修订,所以文句确实要比这个Telos1989版本更好理解。--人文与社会导读
  4. 高名潞:回忆80年代中国现代艺术
    艺术 2006/11/13 | 阅读: 1363
    高名潞,1949年出生,文革期间曾在内蒙古插队落户,文革后,到天津美院学习研究艺术史,后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读硕士。曾于1984年至1989年间任《美术》杂志编辑,并参与《中国美术报》的编辑工作,后者成为“85新潮”这一前卫艺术运动的阵地。先后主持了1986年“85新潮美术大型幻灯展”、1989年“中国现代艺术展”。上世纪90年代初赴美,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完成俄亥俄州立大学博士后研究项目。期间在美国策划了《中国前卫艺术家四人展》、“InsideOut:华人新艺术”大展和在纽约举行的“1950年代至1980年代的全球观念艺术展”。现执教于美国匹兹堡大学艺术史系。
  5. 张伟仁:学习法律的一些问题
    法律 环保 2006/11/13 | 阅读: 6308
    张伟仁支持把法律看成一种社会规范而不是至高无上的准则的观点,认为要学好法律必须先了解它所来自的社会,包括其文化传统、当前的处境及将来发展的方向,所以学习法律的人要具备许多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然后去探究法之精义,认清法的社会功能,才能作为一个优秀的“法律人”为社会的公平和谐作出重大的贡献。
  6. 杨帆:“郎顾之争”是如何升级的?
    政治 2006/11/05 | 阅读: 1575
    2005年7月, 顾雏军被拘留,给1年以来的"郎顾之争" 打上的句号。 案件背后是学术界尖锐的对立,一方是强大的权力资本集团,他们开一次研讨会,每个人可以拿到顾雏军8万元出场费, 能够在他们"领袖年会"上发言的,大概标价是 25万。
  7. 黄纪苏:中国革命与阴谋史学
    历史 2006/11/03 | 阅读: 2180
    文革已经过去30年了,35岁以下的年轻一代对文革不再有由于亲身经历而产生的预设观点,如果他们对这个问题产生兴趣的话,那么他们更加愿意看到从史学政治学经济学等等角度对这个事件进行的尽量全面的分析。
  8. 张厚义:私营企业主成长的新阶段
    经济 2006/10/27 | 阅读: 1244
    2006年初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2006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张厚义主笔的《私营企业主成长的新阶段》是其中的最后一部分。由于版权限制,仅转载摘编。通过比较1993年与2004年两次全国私营企业抽样调查数据可以看出,私营企业主数量迅速增加,开业前的职业构成,由以农民、工人、服务业人员等为主体(占其总数的59.9%),转变到以各类企事业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和供销人员等为主体(占其总数的63.1%)。同时,他们的受教育程度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政治经济方面力量增强。
  9. 李国庆、黄平:私营企业主的兴起
    经济 2006/10/27 | 阅读: 1789
    在中国的某些城市,已经有这样的现象:企业的绝大部分不是外资就是私营。2000以后,在国有和集体企业私有化的过程中产生大量与地方政府官员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新私营企业主。这篇论文写于2003年左右。
  10. 王铭铭:范式与超越:人类学中国社会研究
    社会 2006/10/25 | 阅读: 1787
    王铭铭在这次关于人类学中国社会研究的演讲中通过对人类学研究中国社会的民族志方法、市场体系理论、民间宗教等范式的反思,结合人类学对中国社会的应用性,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思路和视角,如将人类学的社会意义培育于公共空间之中,关注人类学的宇宙观等,并就田野工作的方法、经验及研究选题进行了讨论。
  11. 吕新雨:《铁西区》--历史与阶级意识
    影视 2006/10/23 | 阅读: 2085
    记录片《铁西区》拍摄的城市沈阳从1934年开始在日军占领期间开始发展工业。铁西区是沈阳重工业中心,军工企业林立,曾经是沈阳最富裕的地方。90年代后计划经济消退,军工需要降低,铁西区开始衰落。
  12. 左玉河:学理讨论,还是生存抗争--1929年中医存废之争评析
    历史 医卫 2006/10/20 | 阅读: 2466
    鉴于最近又在争论中医存废,特此登载左玉河对1929年的中医存废之争的分析。这场争论不是简单的学理讨论,而是中医界为谋求自身生存而进行的殊死抗争。这场论争不局限于中西医学理之是非,而是扩大到思想文化范围,甚至提升到了政治意识形态层面。尽管中医之生存危机并未根本消除,但在中西医两大阵营对峙、冲突与融合与调适过程中,中医逐渐走上了自我革新与科学化之路。
  13. 打工者的诗歌:南方没有暧昧
    文学 2006/10/17 | 阅读: 2343
    这是一份与打工诗人郑小琼的对话记录。看到她说起压铁板的时候,想起bjork在〈黑暗中的舞者〉扮演的从东欧去美国的女工形象。既推荐这些诗,也推荐〈黑暗中的舞者〉。
  14. 许江:关于《黑瓦白瓦》
    建筑 艺术 2006/10/12 | 阅读: 2771
    许江的油画《黑瓦白瓦》已经跟着毛竹和民居拆迁下的青瓦去了威尼斯双年展第10届国际建筑展中国国家馆,这篇优雅的文章是他对画意的阐释。如许江所说,瓦是家园的象征,是家居和山水的联系。但是在实践中,这个象征已经变得枯涩了。瓦是平民性的,它出现的地方不光是文人雅憩,更多的是市井屋宇,乡村居舍,正是那些连绵的百姓屋宇才构成了我们回忆中的风景。如今,老城中的屋瓦却纷纷拆落,其中有的就磨灭了,有些幸运的,作为艺术品重新获得了某种程度上的生命。然而这种生命因其艺术品的地位,最终要让普通人怀着敬意仰视,而不是自在地生活在瓦的覆盖遮敝下。--人文与社会
  15. 雄鹰的泡沫:诗歌的创作与翻译
    文学 2006/10/09 | 阅读: 1769
    翻译诗如何影响中国诗人?诗歌翻译界与创作界交流有无必要?中国诗歌与翻译界目前面临的问题是什么?第三代诗人代表人物欧阳江河与张枣,与一辈子从事西班牙诗歌翻译的赵振江,一起交流了翻译诗与诗歌创作的共生性问题。
  16. 《无极》不仅是个馒头
    环保 2006/10/06 | 阅读: 1030
    除了无聊以外,《无极》也有所作为,亦即--破坏环境。2006年8月,《无极》剧组被处以9万元罚款,香格里拉县分管副县长因负有领导责任被免职。处罚显然过轻。
  17. 张广天: 为什么叫《圆明园》?
    戏剧 2006/10/06 | 阅读: 2018
    张广天导演的新剧《圆明园》通过叙述圆明园的历史谈环境问题。剧场中动用100名大学生志愿者参加演出。初演期已经结束,正在筹备重演。
  18. 开源运动的“中国特色”
    科技 2006/10/05 | 阅读: 1322
    "开源软件的定义中除了要公开源代码外,开源软件与商业软件最大的区别在于免费自由重复散布 和 允许修改及衍生软件。在国内由于盗版的盛行,微软的程序占主流,开源软件的使用和开发并不普及。"
  19. 胡钢:必须斩断恶意软件产业链
    科技 2006/10/05 | 阅读: 934
    安装某些软件时必须小心谨慎,如果忽略了某个预设为同意的选项,就有可能把美其名曰“插件”的流氓软件请进了家门。流氓软件为什么这么泛滥呢?8月21日下午14时,胡钢就流氓软件泛滥,封杀与反封杀之间的较量等话题,用法律的视角进行解读。
  20. 人文教育与文化自觉:第一届中国文化论坛
    人文 2006/10/04 | 阅读: 2485
    近年来,教育部及国内的很多大学开始在人文教育上进行探索,北大的元培班、清华的通识教育都是一种尝试。各大学在人文教育上所做的探索,从根本上说,是在回应中国文明崛起、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

    问题的关键在于,中国的现代大学能否担纲中国文明的崛起、中华民族的复兴,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能否唤起中国人的文化自觉。首届中国文化论坛选择“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作为议题,决非偶然。诚如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高等研究中心主任李学勤所言,“这是一次与国家发展前景密切相关的重要讨论。”
« 1 ... 174 175 176 (177) 178 »



技术支持: MIINNO 京ICP备20003809号-1 | © 06-12 人文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