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思想

思想

« 1 ... 7 8 9 (10) 11 12 13 14 »
文章
  1. 张世英:相同·相似·相通 ——关于“共相”的本体论地位问题新论
    2009/06/26
    关于“共相”(理念、普遍性、同一性概念)的本体论地位问题,自从柏拉图最早提出 “理念”说以来,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和争论。在传统哲学中大体上有实在论与唯名 论以及居于两者之间的概念论三种观点。
  2. 张世英:儒家与道德——在基本人权平等前提下容许差等之爱
    2009/06/26
    人为什么要讲道德?所谓“应该”之事为什么应该?或者换个专门化的术语来说,道德的根源、基础何在?这是一切伦理学中最根本的问题。表面上看,对这个问题的讨论似乎很迂腐,实际上却具有特别现实的意义。
  3. 费孝通:“美美与共”和人类文明
    2009/05/23
    本文是作者在2004年8月“北京论坛”上所做的出面发言
  4. 章太炎:与吴检斋论清代学术书
    2009/05/02
    与吴检斋论清代学术书
  5. 左玉河:从孔门四科到儒学四门—对中国传统学术分类的一种简略考察
    2009/04/18
    中国古代没有西方近代意义上的学术分科,但并不意味著没有自己的学术分类体系。从“孔门四科”到“儒学四门”,体现了中国传统学术按照自身的历史逻辑,开始向近代分科性的学术门类演化的历程。
  6. 楊肅獻:柏克思想與英格蘭啟蒙運動
    2009/04/17
    柏克(Edmund Burke, 1729-1797)是一個十八世紀英國的政治人物。他雖是十八世紀的人,卻與當時的主流思潮「啟蒙運動」一直存在緊張關係。他的著作常出現對「啟蒙精神」的質疑或嘲諷。過去對他的研究,有學者主張他是傾向十九世紀的浪漫運動與功利主義,也有學者認為他的思想屬於中古士林學派的自然法傳統。要之,不論何者,都認為柏克是「反啟蒙」的。對柏克來說,活在十八世紀似乎有一點時間倒錯。那麼,柏克思想是「反啟蒙」的嗎?
  7. 杨念群:“五四”著作以往太关注思想史
    2009/04/13
    今年是“五四”运动九十周年,注定是一个热闹的年份,史学界多年已养成习惯,每逢“大年”、“小年”,只要是“革命”历程中的重大事件都要举行一场拜祭典礼,故可称之为“纪念史学”。尤其是“五四”在中国革命史的叙事中又是一个具有转折点意义的事件,祭拜之风渐趋火爆热烈当属自然。
  8. 唐小兵:“论政”与“治学”的两难:反思公共知识分子的内在困境
    2009/03/24
    如福柯所言:“知识分子的工作不是要改变他人的政治意愿,而是要通过自己专业领域的分析,一直不停地对设定为不言自明的公理提出疑问,动摇人们的心理习惯、他们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拆解熟悉的和被认可的事物,重新审查规则和制度,在此基础上重新问题化(以此来实现他的知识分子使命),并参与政治意愿的形成(完成他作为一个公民的角色)。”
  9. 阿马蒂亚·森:什么样的平等?
    2009/03/22
    道德哲学中的讨论已经对“什么样的平等?”这个问题为我们提供了诸多答案。在这个讲演中,我将集中讨论三种特定的平等。
  10. 巴迪乌:作为传记的哲学
    2009/03/14
    2007年11月13日的演讲。英文录像链接
  11. 桑兵: 晚清民国时期的国学研究与西学(一)(二)
    2009/03/13
    近代国学研究,从1902年梁启超谋创《国学报》始,到50年代初无锡国学专修学校、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以及北京大学《国学季刊》合并或停刊止,历经半个世纪。其中流派纷呈,见解不一,但总体上看,乃是数百年间中西文化的交流融合,特别是晚清西学东渐之风的鼓荡,最终导致中国文化在学术层面上由传统走向现代。西学不仅刺激了国学研究的兴起,更制约着其发展趋向。
  12. 陈寅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审查报告
    2009/03/13
    两篇,附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审查报告。
  13. 赵敦华:用中国人的眼光看西方哲学
    2009/03/13
    岭南大讲坛讲演。
  14. 罗岗:“韦伯翻译”与中国现代性问题
    2009/03/13
    1980年代的翻译者对于他们从事的事业何以能够拥有如此巨大的自信与魄力?
  15. 德勒兹、伽塔里:从混沌到思想
    2009/03/11
    本文是德勒兹和伽塔里合著《哲学是什么?》的结论部分。译文质量待考。
  16. 福柯:无名者的生活
    2009/02/28
    这本书,从哪方面来看,都不是一本历史书。
  17. 鲍德里亚:虚拟与事件性
    2009/02/25
    唯有事件方能享其美誉,切断某种非事件.
  18. 何秉孟、戎殿新:新自由主义研究
    2009/02/24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自由主义研究”课题组特稿。
  19. 李泽厚:思想史的意义
    2009/02/23
    以经验合理性为基础的“实用理性”,在革命之后,不可能再回到传统的圣王之道,包括不能要求人民进行思想改造或宣讲道德形而上学来开万世太平。
  20. 黄宗智:连接经验与理论:建立中国的现代学术
    2009/02/22
    本文突出经验与理论的连接问题,由此回顾西方现代主义下一些无视经验证据的偏激理论倾向,特别是近年美国新保守主义国家意识形态化下的原教旨市场主义及其高度形式化的新古典经济学。

    附作者研究班课程大纲,基本设想是把在加利福尼亚大学设计的博士课程核心内容压缩到一年之内,主要分三部分:首先是阅读方法和习惯,然后是经验证据和概念的联系,包括学术理论的掌握、运用和建造,最后是具体研究计划的设计和研究成果的写作和讨论。
« 1 ... 7 8 9 (10) 11 12 13 14 »
API: RSS订阅



技术支持: MIINNO 京ICP备20003809号-1 | © 06-12 人文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