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思想

中国应该找到自己的方式--汪晖对话前西德总理施密特

作者简介: 汪晖
汪晖,1959年生。1988年至2002年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现任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1991年至2000年间参与创办《学人》丛刊,为主编之一。先后担任哈佛大学(1992)、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1993)、北欧亚洲研究所(1995)、香港中文大学(1997)、华盛顿大学(1999)、柏林高等研究所(2000)、波洛尼亚大学(2004)等学术机构的研究员,哥伦比亚大学(2002)、海德堡大学(2003)、东京大学(2005)的访问教授,以及Positions, The Traces, Critical Asian Studies, Post-Colonial Studies等刊物的编委。1996年应邀出任《读书》杂志执行主编至2007年。主要著作包括中文著作《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四卷,2004)、《死火重温》(2000)、《汪晖自选集》(1998)、《无地彷徨—“五四”及其回声》(1994)、《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1990)等,日文著作《作为思想空间的现代中国》(2006)、意大利文著作Il Nuovo Ordine Cinese(2006)、英文著作China’s New Order(2003 Ted Huters译)、韩文著作《新的亚洲想象》(2003)及《死火重温》韩译本(2005)等。编有《发展的幻像》(与许宝强合编,2000)、《文化与公共性》(与陈燕谷合编,1998)等多种。

此页现为南风窗删节版

原刊编者按
:施密特是当代德国的重要政治家,1974年至1982年间曾任西德总理,与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中国领导人有过会晤,长期关注中国及其历史文明;退休后,施密特来中国15次,中国成了他后半生研究的焦点课题,至今出版了《伟人与大国》、《理解中国》两部有关中国的著述,对中国人民抱以友好感情。汪晖是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所长,中文系、历史系双聘教授,2013年与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同获"卢卡·帕西奥利奖"。


去年1月31日下午,在赫尔穆特·施密特位于汉堡的家中,汪晖与施密特有过一次有关中国与世界的长谈。谈话用英文进行,个别地方施密特用德语说明,再翻译为英文。去年12月,施密特对谈话进行了修订,今年,对话被翻译成了中文,《南风窗》这里刊发的是此次对谈的节选。

 

引 子


汪晖:
谢谢你安排了今天的会见。来见你之前,我心里也有些问题,但我们还是先随意谈话,看能够讨论哪些问题。可以吗?


施密特:这样好。


汪晖:你接受采访的时候,曾经谈到早年访问中国的经历,还谈到邓小平在会见的时候吸烟。


施密特:我见过他3次。每次时间都很长。他是个了不起的倾听者。跟毛泽东很不一样。


汪晖:毛泽东说得很多?


施密特:他说得其实不多,但他并没有用心听。他对自己的想法深信不疑,而且一信就是几十年。


中华文化的自我更新与重构

施密特:中国有一件事让我没法儿彻底理解。中华文明、包括她的语言文字等等,至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了。3000多年前的古文明不止中国一个,我们有埃及、伊朗、希腊、罗马。但那些古文明都已经消逝了。今天的伊朗已经不是古代的伊朗,今天的希腊也不是古代的希腊,印加帝国则更是不存在了。可是中国依然存在,而且历尽4000年沧桑,中国又突然复兴了。这是怎么做到的?


汪晖:我的看法是,中华文明有一种构造和重构自身连续性的倾向。虽遭多次打断,但这种内在倾向一次次令其不绝如缕。因此,我认为儒学是一种政治文化,而不仅仅是一种哲学文化。


施密特:儒学文明是公元元年左右兴起的,差不多是孔子逝世500年后。也就是说,中国的4000年文明,儒学顶多只覆盖了一半。


汪晖:确实是这样,中华文明是由各种力量重构的。我读过你的一些书,你关于中国历史的渊博知识令人惊叹。


施密特:而且,儒学后来一度衰落。到公元900年左右才重新崛起。


汪晖:儒学衰落时期的几个朝代,统治者和学者多多少少也在试图重构儒家意识形态。


施密特:如今它又回来了。


汪晖:是的。他们总是在试图重构它。最难理解之处在于,中华文明曾被契丹、蒙古和女真等游牧民族重创或打断,但那些游牧民族统治者也试图遵循中国历代王朝的传统来重建它。他们往往会尊崇儒学,但同时以不同方式保留自己的文化和多样性的认同,最终也丰富了中国文明。


施密特:中国的政治文明有一个方面不同于其他文明:中国历代儒学王朝并没有独尊一种国教。儒学是哲学,是伦理,但不是宗教。你们中国人信仰的不是神。作为儒者,你或者你的先辈信仰的是什么?


汪晖:孔子自己说过"敬鬼神而远之"。


施密特:你的理论是说,经过那么多朝代,那么长的岁月,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原因是不断自我更生(reinvention)?


汪晖:在某个范围内,是的。


施密特:那在别的范围是什么情况?


汪晖:在别的范围内,例如,在农村,有好些遗产一直传承下来。直到20世纪,中国都是一个农业文明。"耕读传家"一直是中国人的主流生活方式。但如今有了大变化。另一种大转型正在上演。


施密特:农民总是比较保守的。他们固守祖辈、父辈教给他们的东西。全世界的农民都是这样的。这不是什么中国特色。


汪晖:这当然不是。但在保守的同时也有激进的一面。我在中学的时候,就在毛泽东的影响下学习中国古代经典了。

施密特:毛泽东号召你们学?


汪晖:也算也不算。毛泽东说,我们要"评法批儒"-批判儒家、支持法家。就连我们中学生也被要求阅读儒家著作,然后加以批判。我们就这样读了不少古代典籍。


施密特:大约和孔子同时有另一位大哲学家老子。毛泽东批不批老子?


汪晖:不批。老子多多少少被看作跟法家有点联系,同时又充满了辩证的思想。毛泽东读过老子的书。他把老子当作谋略书来读。老子也确实可以从兵法的角度来读。

  汪晖在施密特家中

毛泽东的"七分功"


施密特:
当我上世纪90年代访问中国的时候,我问人们对毛的评价,异口同声的说法是"三七开"-七分功、三分过。人们现在还这样说吗?


汪晖:毛泽东是中国人的一个情结。现如今,人其实是很难用这么精确的比例来说明的。


施密特:他也解放了中国妇女。这一点眼下常被忽略。要说毛泽东有什么成就,他为妇女解放铺平了道路,对吧?


汪晖:绝对是。另一个问题是尽管我们会在一个时期受苦,但那段历史却会成为下一阶段的基础。在"文革"结束后,邓小平面临很大压力,人们想让他贬低毛泽东,但邓拒绝了。因为他深知,在"文革"造成巨大损失的同时,毛泽东时代也给中国国民经济打下了基础,搭起了框架。他的这个决定维系了共产党的存在,也巩固了其政治体制的正当性。否则,中国可能会陷入无政府状态。


施密特:这仍然有可能发生,可能性不大,但并非绝无可能。然后必然会再度出现一个强大统一的国家。这不是历史上的第一次革命。


汪晖:在中国,如何评价毛泽东至今是一个令人激动的话题。但他在"文革"期间说在他看来党内只有极少数人懂马克思主义。他是在70年代说这个话的。


施密特:马克思信奉的是产业工人革命。毛泽东信奉的是农业无产者的革命。他们的共同之处是都要革命。如今,马克思的革命是闹不起来了。德国就业人口中只有26%的人是产业工人。

  
汪晖:可德国的就业率还是高于欧洲平均水平。


施密特: 是要高一些。不一定比荷兰、北欧或波兰高。但说到底产业工人还是一小群。比他们两倍还要多的人,虽然工作,但不是工人。他们坐办公室,在电脑前工作。统治世界如今是用电脑的。


汪晖:中国的情况略有不同。中国仍然有近3亿工人-农民工。那是世界上最大的劳动阶层。在20世纪初革命刚开始的时候,中国只有不到200万的工人。


施密特:你们必须废除户口制度。


汪晖:我想会很快。相比于过去,户籍的意义已经大幅度下降了。目前的问题是土地所有权。因为每个农民都拥有一小片分到的土地,如果他们移居到城市里,他们仍然对那片土地拥有权利。


施密特:这也得改改。


汪晖 : 这是中国的大问题。有很多讨论。许多居住在城郊的农民不愿意放弃土地。


施密特:但户口制度不废不行。


汪晖:中国改革是从地方上开始的。很多政策,中央政府最后只是去肯定它。它们不是政府发明的。 


城市化带来的改变


施密特:
我想中国已经发生的重大变迁之一就是你们不再需要那么多农民了。他们正在移居到城市。城市则越来越大。北京已经有1900万人了,上海则接近3000万。这意味着农民从父辈继承下来的保守性格会有所削弱。


汪晖:有道理。


施密特:如今,中国人不再信仰父辈和祖辈。中国人信仰的是赚钱。


汪晖:是啊,这是个严峻挑战。按照一些西方学者的估计,到2035年,全球75大城市中,有25大将是中国城市,如果是这样,则意味着中国的社会结构将发生彻底改变。


施密特:城市化意味着人口聚集为群众。而群众心理学迥异于家族心理学或市场心理学。群众是可以诱导的。前所未有的城市化也许意味着,全体中国人历史上第一次成为可诱导的群众。


汪晖:目前中国领导人和知识精英在争论一个问题:未来改革的路径问题,城市化之类的趋势等等。基本上大家同意,由于全球化的大背景,城市化趋势不可阻挡,这是讨论的前提条件,但中国的土地所有权是公有和集体所有的。问题是如何处理城市与乡村的关系。


施密特:我不敢肯定我理解了您的意思。


汪晖:争论是关于土地私有化问题的。有些人认为,因为中国的土地所有权是公有和集体的,我们需要土地私有化。另外一些学者则不同意。他们主张乡土重建,也就是说,在城市化进程的同时,重建乡土社会。因为即使未来50年,中国的农业人口急剧减少,我们仍会有5亿农民。


施密特:我猜,中国今日一个村的平均规模是1000人吧。几百年前是几百人。甚至在孙中山时代也只有几百人。1911年中国的总人口有多大规模?


汪晖:大约4亿。


施密特:现在有13亿了,而且13亿人大多数住在城里。这个进程一定会持续,无论你是否乐意。


汪晖:可是在中心大城市的生活并不舒适。中国政府并不一味鼓励巨型城市化,更希望看到城镇化。


施密特:那问题就更复杂了。城市尤其是大城市的生活水平远远高于小城镇-其实就是大村子。据我估计,上海的人均生活水平是一些小城镇的10倍。在这方面,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也很显著。由于大部分中国家庭受制于一胎政策,中国将逐渐变成一个老龄化社会。这将是21世纪中叶中国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


汪晖 : 太对了。儒学的一个教诲就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讲的是尊老,讲的是同情心。但随着城市化进程,这些情感都受到了挑战。


施密特:我可以设想未来美国和中国之间会开展一场竞赛。两国都不得不同时加大在社会保障领域的投入力度。美国人略略领先了,因为他们已经有了一个基本的社会保障网络,而中国的还不健全,部分城市有了,但更多的城市并没有。


汪晖:的确。过去10年,中国正努力重建社会保障体系,尤其是医保体系。尽管保障标准还很低,但已经实现了全覆盖。这是历史上第一次中国拥有了可以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体系。报纸上说,国务院召开会议,讨论提高社保标准,但另一方面财政的负担似乎太重了。


施密特:医学的昌明可以缓解压力。我们的子孙比我们活得长,至少可以长5年。我今年95岁了还活着,要感谢现代医学。中国既有现代医学,也有中医-一部分有价值,一部分是胡诌,可以把它们结合起来。


汪晖:中国人平均寿命已经达到70多岁了。


施密特:那么快?


汪晖:是的。


施密特:真惊人。我还以为是58、59岁呢。


汪晖:已经达到70岁了。


施密特:将来会达到80岁的。


汪晖:是啊,中国人的平均寿命远高于印度,和俄罗斯相当。当然还比不过日本,但也没那么低。


施密特:这个指标还会提升。而且,与此同时,政府行动的自由度会大大降低。


汪晖:对。社会对政府行动的压力增大了。首先,时代变了。全球化对中国影响深远。同其他国家,特别是一些西方国家比起来,中国的独立性依然较高。城市居民的意愿非常强烈。以前,抗议活动主要发生在农村,如今,市民则充当起先锋。


施密特:但与此同时这些抗议不是针对中央政府的。在很多情况下,这些事件甚至加强了中央权威的合法性。


汪晖:是的,那是另一个现象。很多抗议的诉求是社会公平。


政治改革


汪晖:
有一点我想向你请教。在中国,不仅是在知识分子圈子里,而且在党内,长期以来一直有一个争论-政治体制改革。所有人都知道,政治体制要改革。但应该怎么改?你对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有何建议?


施密特:说句玩笑话,我会说"感谢上帝没有让我处在中国领导人的位置上"。要同时做太多事情了。一方面,中国能做到领导层每10年一换届,以年轻的领导人代替年长者,让我很吃惊,这很有好处。另一方面,作为外国人、欧洲人,我不了解中国领导人和他的同事们,没法儿给出意见。只是觉得,在同一时段有太多任务要完成,是非常困难的。


汪晖:比如说,政党制度怎么改?


施密特:西方、欧洲,本来大多数只是巴掌大的国家,相互还不怎么友好,可是它们就有本事搞出一套宣传来影响你们的思维。我想,邓小平当初说要搞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也就够了。什么叫"中国特色"?我认为中国必须找到自己的方式。不论她是否愿意,中国已经是世界经济的重要力量。中国停不下来,停下来就会有数千万人失业。但在这方面,德国人比中国人更不平衡,德国的就业对外贸的依存度是全世界最高的。德国人还在说中国人搞坏了世界经济平衡,简直搞笑。德国人、日本人、中国人都对世界经济失衡负有责任。顺便说说,台湾资本已经离不开中国大陆了。回想70年代,台湾还被称作"福尔摩沙"呢。记得邓小平有一次跟我说,他希望能活到香港回归的那一天,亲自踏上香港的土地。我觉得他心里想的其实是台湾。中国国内民族主义、沙文主义抬头则是一个危险迹象。


施密特在家中  
政党政治与民主危机


汪晖:
你的谈话很有启发性。我还有一个问题。中国有一些人在政治改革方面持另一种观点。他们希望更彻底地效仿西方制度。但也有一些人说,我们是需要民主,例如基层选举和顶层的一些机制,但并不一定是投票式的民主。对此你有什么建议?


施密特:民主不是人类的终局。在未来的若干世纪里,可能会在不同方向上有好几种发展。现代民主问世只不过200来年。美国人从法国人、荷兰人和英国人那里借来一些理念,并在《独立宣言》里宣告了现代民主的诞生。民主有一些严重的问题。比如说,4年一选,政治家就只能捡好听的说给民众听。多党制并不是政治进步的最高点,我不会向中国推销它。英国人把它强卖给印度人和巴基斯坦人,荷兰人也曾试图把它兜售给印尼人。印度的民主其实并不奏效。我不会建议埃及、马来西亚、伊朗和巴基斯坦去盲目地引进民主。民主是西方产物,孔子没有发明它。发明它的是孟德斯鸠、约翰·洛克和一些荷兰思想家。


汪晖:很少有西方领袖会公开发表这样的言论。


施密特:这并不代表我一定是错的。


汪晖:目前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很多经济学家认为到2030年中国就会成为第一大经济体。


施密特:讨论这会发生在2030年还是2040年,是有意义的。


汪晖:这是19世纪以来全球历史的一大变局,不仅对中国而言是如此,对亚洲也是如此。如何评估这一变局呢?在这个变局下,我们如何讨论政治制度的变迁?


施密特:人们对西式民主感兴趣的一个原因是无需流血就能实现政府更替。这是个很大的优势不假,但这改变不了民主是西方产物的事实。它在古希腊的雅典运作了不到200年,在古罗马从未真正运作过,然后就没有在任何一个国家运作过,直到美国独立为止。英国算是个先驱,但他们贩卖奴隶。甚至伯里克利时代的雅典也是蓄奴的,只有雅典公民才有投票权。有一个雅典公民,就有3个没有投票权的居民,其中一个就是奴隶。美国甚至到了19世纪中叶还公开搞奴隶制呢,美国南北战争也是为了奴隶制的存废。到了本世纪中叶,你瞧着吧,墨西哥人和非洲裔美国人及其子女将构成美国选民的一半。到时候不论谁是总统,都得顺着那些选民的心意。美国会从一个世界大国变成另外一副样子。


东亚危机与孤独的大国


施密特:
我们本来是打算进行一个私人会面的,现在已经谈了3个钟头了。您还愿意再谈一会儿吗?


汪晖:是的。东亚局势正在恶化。从晚清以来日本是这个地区最强的国家,它对中国的复兴没有准备。我经常访问日本,我发现日本人被某种迷茫情绪缠绕。他们觉得,虽然中国有种种问题,但她在经济和军事上都在崛起。


施密特:日本只有1.2亿人口,中国可有13亿。


汪晖:我的许多日本友人认为,日本最好的出路是融入亚洲。但也有一些日本朋友觉得,今日的局势越来越像明清时代的东亚形势。


施密特:日本处境的基本事实是,日本在这一地区根本没有朋友,菲律宾、韩国、俄罗斯、中国、印尼,一个都不是。那些国家都被日本入侵过。所有的邻居都恨日本,即使今天的日本并没有犯任何罪行。日本从未真正理解过这一点。德国犯过的战争罪行绝对比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要多,但我们比日本人幸运得多,有邻居愿意帮助我们。我们的父辈所犯下的罪行,是我们必须反省的。靠着这种反省,德国重新被欧洲接纳这种奇迹才可能发生。如今的欧盟虽然运行得很糟,但它毕竟使得任何两个欧洲民族之间爆发战争变得不再可能。但日本同周边国家发生战争的可能性并没有完全排除。


顺便说一句,我这辈子最震撼的一次经历,就是在那霸南端的姬百合之塔前凭吊二战死难者的亡灵。"姬百合"是主要由冲绳当地女学生组成的护士队。在美军登陆冲绳的战役中,她们大部分死于战火。在附近的慰灵碑林里,人们可以看到日本人的名字、中国人的名字、俄国人的名字,甚至还有德国人的名字......没有其他的符号,只有死难者的名字。日本人、中国人、美国人、德国人都被一样对待。说到冲绳。我觉得如果遵从冲绳人民的意愿,他们会脱离日本独立。

  
汪晖: 他们甚至曾经拟过一份独立宪法。不过今天时过境迁,尽管冲绳仍有政治运动,但重点已经是美军基地问题。


施密特:冲绳美军基地是个要害问题。强暴妇女的恶行当然发生过。


汪晖:这是一大难题。比较战后德国和日本的不同境遇,在中国,我们经常说为什么德国跟日本如此不同。原因当然有很多,但其中一个是,美国在东亚和西欧采取了不同政策。是美国纵容了日本的战后民族主义。


施密特:与其说是美国,不如说是麦克阿瑟。


汪晖:正因如此,日本的一些进步人士认为,当今的天皇制度并非日本固有天皇统系的延续,而是麦克阿瑟占领时期的产物,这是当前日本民族主义的重要背景。


亚洲的未来


汪晖:
10年前,亚洲区域一体化讨论得很热烈。日本、中国、韩国曾经付出很大的努力。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中国是第一个提出东盟10国加1国实施自由贸易机制的国家。你应该记得这一点吧。


施密特:我不记得了。


汪晖:中国提出了10+1的方案,10个东南亚国家加上中国,形成自由贸易区。日本和韩国接着提出了10+3。当时对亚洲一体化前景有一种乐观情绪,欧洲的经验给我们很大鼓舞。


施密特:它肯定搞不成。


汪晖:一位著名日本学者曾建议说,亚洲的区域一体化可以彻底不同于欧洲的一体化。一个原因是欧洲一体化依托于国家间关系逐渐形成一种超大型国家的体制。亚洲一体化不可避免也涉及国家间关系,但是其类型却是网络式的,不会以形成超大型的统一政治体为目标。我明天要去参加柏林洪堡大学举办的国际法全球史大会,会谈到这样一些问题。


施密特:国际法是400年前的一项发明。跟孔子学说比起来,跟中国历史和中国文明比起来,年轻多了。中国人有一个优势,那就是你们有统一的书写文字。你们甚至可以看懂一些日文报纸。你可以不懂日本哲学,但你能读他们的报纸。


汪晖:尤其是学者,我们可以查阅大部分日本古籍,因为很多都是汉文典籍。


施密特:相比欧洲来说,这是一个大优势。5亿欧洲人,一国有一国的语言文字。这个困难不容低估。


汪晖:拉丁文呢?


施密特:欧洲人相互之间说英语。拉丁文太难了,那是教授的语言。


汪晖:那么文化认同的理念呢?


施密特:历史上它没起过什么作用。最后一次扮演角色是12世纪的意识形态。后来就式微了。


汪晖:中国的语言是个大问题。如果拿中国与印度相比......


施密特:印度有1000种语言。


汪晖:有1000种,所以不得不相互说英语......


施密特:上层是说英语。孟买街头的百姓可不说。


汪晖:我问过一位计算机专家。他说印度软件业很发达,堪与美国相比。但说到硬件,就得看中国了。中国由于语言差异,不得不自主开发一套系统。这就是中国和印度在全球分工体系中各自地位的由来。


施密特:而且印度的人口密度比中国更大,土地更有限,而且这个矛盾还在加剧。谢天谢地,你我不是这个世界的领导人。(笑)

  
                             (翻译:马觉)

副标题
  1. 此页全文
请您支持独立网站发展,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 文章地址: 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12/4053
  • 引用通告: 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trackback.php/4053
页面: 上一页 1 2

丁耘:矛盾论与政治哲学 柄谷行人:双重的颠倒——马克思关于“未来”的认识
相关文章
汪晖:改制与中国工人阶级的历史命运
米西拉:中国的新左派 (缩减版)
汪晖:中央民族大学讲座与讨论纪要(如何诠释中国及其现代)
汪晖:“去政治化的政治”与大众传媒的公共性(访谈)
白永瑞:东亚历史教科书和历史教育
汪晖:贾樟柯的世界与中国的大转变
齐泽克:论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地位
姜广辉:传统的诠释与诠释学的传统——儒家经学思潮的演变轨迹与诠释学导向
毛泽东与后奥运时代的文化选择:《毛泽东》开幕座谈纪要
汪晖:秩序还是失序?--阿明与他对全球化的看法
汪晖:为未来而辩论
丁萌:汪晖华师大演讲笔记--如何诠释中国及其现代性
汪晖:在对话中追寻
汪晖:东方主义、民族区域自治与尊严政治--关于“西藏问题”的一点思考
张昭军:晚清时期儒学的格局与谱系
汪晖:高等研究与人文社会科学
陈来:郭店楚简与儒学的人性论
汪晖:《改制与中国工人阶级的历史命运》一文附记
李敖:我眼里的毛泽东
汪晖:让中国说话--安吉拉·帕斯古齐著《说话的中国》(TALKIN' CHINA)序言
罗志田:清季科举制改革的社会影响
汪晖:文化与政治的变奏--“一战”与1910年代的“思想战”
吴铭:社会保护运动与平等政治的前景
汪晖:“90年代”的终结(《新京报》访谈)
保罗·哈里:国外学者关于毛泽东思想与经典马克思主义关系的争论
瞿宛文: “西方”经济学在东亚
汪晖:自主与开放的辩证法——关于60年来的中国经验 (21世纪经济报道访谈)
尤陈俊:作为立法者的政治儒学? ——《政治儒学——当代儒学的转向、特质与发展》读书札记
杜赞奇:中国漫长的二十世纪的历史和全球化
韩毓海:毛泽东与郭沫若--兼谈明亡300年时的一场争论
汪晖:琉球与区域秩序的两次巨变
柄谷行人、汪晖: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思考全球主义--东亚共同体的可能性
汪晖:帝国的冲突,或帝国主义时代的冲突?--《帝国的话语政治》座谈会上的发言
佩里·安德森:霸权之后? ——当代世界的权力结构
汪晖:自主与开放的辩证法--中国崛起的经验及其面临的挑战
汪晖:中国:跨体系的社会
钟彪:“学风”问题还是文字狱?--评《汪晖<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的学风问题》
魏行:媒体暴力与学术独立--关于一起媒体公共事件的备忘录
舒炜:“王彬彬式搅拌”对学术的危害
李陀:回应林毓生的公开信
李陀:致林毓生先生的一封信(完整版)
汪晖:理论、实践与历史诠释――答纽约大学研究生问
贺桂梅:作为方法与政治的整体观 ——解读汪晖的“中国问题”论
沈卫荣:也谈东方主义和“西藏问题”
就“汪晖事件”给清华大学校长的签名信
李陀:九十年代的分歧到底在哪里?
白露:时代周报专访美国莱斯大学历史系教授白露
何春蕤:我为什么参与维护汪晖权益的联署
汪晖:我从不拒绝真正的学术批判!
别求新声—汪晖的学术世界与当代中国思想之进路学术座谈会
韩咏红:《联合早报》汪晖专访--不回应是坦荡面对学术批判
顾彬先生的逻辑与《羊城晚报》的证据--《羊城晚报》公布的所谓"汪袭网"之证据点评
陈青:从法律角度看汪晖事件
“别求新声——汪晖的学术世界与当代中国思想之进路” 学术座谈会
汪晖:声之善恶:什么是启蒙?--重读鲁迅的《破恶声论》
裴宜理:中国革命中的知识精英与底层教育
凑信幸:宋元绘画在日本的融入及与东亚的关系
汪晖:亚洲想象的政治
赵璕:阶级理论与人道主义——政党政治的现代性问题
汪晖:“代表性的断裂”:反思未来民主的进程
汪晖:关于“早期现代性”及其他
陈传席:谈今古书法家及书法
汪晖:《世界历史中的中国:文革、琉球、西藏》序言
萨米尔·阿明:埃及的运动(汪晖、刘健芝采访)
廉德瑰:日本的对非洲政策与中日关系
柄谷行人:普遍与特殊——两个交叉的观点
汪晖:中国道路的独特性与普遍性
汪晖:中国“新自由主义”的历史根源--再论当代中国大陆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
纪坡民:“夹击中的奋斗”--毛泽东出兵援朝的艰难决策
李方祥:关于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领导地位的争议和史实辨证 
汪晖:阿Q生命中的六个瞬间--纪念作为开端的辛亥革命
汪晖:中国道路的独特性与普遍性
国义:《近十年来中国国家主义思潮之批判》批注
黄怒波:卓奥友营地读汪晖“去政治化的政治”
纪坡民:关于庐山会议政治风波的回顾与反思
杨念群:再版序言:"儒学地域化"概念再诠释--兼谈儒学道德实践的若干形态
王建平:清季云南回回学者对伊斯兰教和儒学的比较研究
汪晖:留作绝唱的纪念--闻韶著《我守着最小的世界》 序言
李竞恒:汉代民众的名字:试论命名背后的观念史变迁
汪晖:再问“什么的平等”?(上)
孙歌:横向思考的东亚图景
戴锦华、汪晖谈《南京!南京!》——写在《金陵十三钗》公映前
黄兴涛:清朝满人的"中国认同"--对美国"新清史"的一种回应
汪晖:革命、妥协与连续性的创制(上)
汪晖:齐物平等与跨体系社会--再问“什么的平等”(全文)
加布里尔与汪晖:金融危机时代的民主和正义
汪晖:革命、妥协与连续性的创制(全文)
汪晖:凤凰如何涅槃?--关于徐冰的《凤凰》
甘阳:中国崛起负有文化使命
汪晖:上升期的矛盾、体系性危机与变革方向——汪晖教授访谈
季剑青:民族主义能否成为我们的思想资源?--读汪晖《东西之间的"西藏问题"(外二篇)》
郑永年:社会改革比政治改革更重要
杨念群:何谓“东亚”?--近代以来中日韩对“亚洲”想象的差异及其后果
白永瑞:东亚地域秩序: 超越帝国, 走向东亚共同体
李学勤、裘锡圭等:考古发现与先秦、秦汉典籍文化
汪晖、戈泽帕特:“如今没人再提社会民主”
汪晖:两种"新穷人"及其未来
汪晖:"我有自己的名字"--吕途著《中国新工人-迷失与崛起》序言
克鲁格、汪晖:反媒体撕开了媒体那厚重的窗帘(对话)
汪晖:面向新世界图景的文化自觉
萨尔沃·莱奥纳尔迪:论阶级投票的趋势——以意大利的情况为例
吕正惠:韩愈《师说》在文化史上的意义
汪晖:20世纪充满悲剧,也留下遗产
甘阳、陈来等:《四书》是“反启蒙”的启蒙
朱永嘉:曹操的《求贤令》与《让县自明本志令》
汪晖:墓园·颠倒
李壮鹰:儒学的转型和文学的解构——论韩愈的思想与创作
何鹏举:浅析近代日本的"列强意识"
汪晖:世界政治制度中“代表性”的缺失(访谈)
邓力群:初到新疆的历程
黄加佳:琉球失国
韩毓海:为什么康有为的政治体制改革失败了?
邱士杰:有政治視野,才有跨地域統一戰線:日本殖民時期台灣無政府主義活動素描
谭桂林:评汪晖近期的鲁迅思想研究
孙力舟:百余年钓鱼岛之争折射的三次国际秩序冲突
赵亚赟:东亚变局--钓鱼岛争端反映出的东亚政治格局的变化
朱琳:近期日本国内各方对钓鱼岛问题的观点综述
严海蓉、林春、何高潮、汪晖等:社会主义实践的现代性
祝东力:应该怎样理解日本?--文化、民族性与战略问题
熊庆元:乡村建设、社会改造与"革命青年" --从《丰收》中的两组细节看上世纪30年代的起源语境
汪晖:发言节选(修订稿)--“现代性”与“自主性”—“中国现代美术之路”课题成果发布暨学术研讨会录要(节选三)
汪晖:"后政党政治"与代表性危机
汪晖:重影--扬州杂忆
黄仁宇:对蒋介石和毛泽东的几点看法
米诺罗: 非欧洲的思想家和哲学家可能更具有相关性(译文)
汪晖:鲁迅文学的诞生--读《<呐喊>自序》
朱金春、王丽娜:从“多元一体格局”到“跨体系社会” ——民族研究的区域视角与超民族视野
汪晖、贝淡宁:城市何以安顿我们?
汪晖:中国、新的平等观与世界--Gabriele Battaglia对话汪晖
刘小枫:我的兴趣是搞清西方学问的本来面目
夏寒:"国父"何以成为问题?
现代自觉与文化重构--《弥散与生成》国际研讨会发言辑要(上)
高毅哲:汪晖:思想无疆
汪晖:公理、时势与越界的知识--在帕西欧利奖(2013 Luca Pacioli Prize)颁奖仪式上的演讲
汪晖:二十世纪中国历史视野下的抗美援朝战争
汪晖对话马哈茂德·马姆达尼
王维佳:汪晖为什么那么重要
季剑青:令人失望的“学术批评” ——评杨奎松《以论带史的尴尬》
汪晖:从当代变迁中重新思考改革--关于政党国家化与市场决定作用的一点思考
汪晖:去政治化的政治、霸权的多重构成与六十年代的消逝
丁耘:矛盾论与政治哲学
南水:"党史专家"的满腔质疑却变成对方的脚注--关于杨奎松《也谈"去政治化"问题 》的几点看法
高默波:《高家村》中文版自序
戚本禹:亲聆毛主席讲"五七指示"--敬以此文纪念毛主席诞辰一百二十周年
陆云:从学术攻击到"暴力学术"--杨奎松两批汪晖的案例分析
赵鼎新:中国大一统的历史根源
汪晖:代表性断裂与"后政党政治"
黄宗智:《中国政治体系正当性基础的来源与走向:中西方学者对话(七)》导言
韩少功:革命后记
蔡孟翰:东亚国际秩序中的“日本问题” ——21世纪的中日大战之一
卓南生:战后日本的“南进”与东南亚的反应
徐英瑾:二战时期京都哲人的谬误
汪晖、罗岗、鲁明军:跨界对谈:历史、革命与当代青年的思想构成
汪晖:新批判精神--与《新左翼评论》佩里·安德森对谈
汪晖:两岸历史中的失踪者--《台共党人的悲歌》与台湾的历史记忆
汪晖:大陆-海洋与亚洲的区域化——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汪晖教授访谈(吴铭)
汪晖:两种新穷人及其未来--阶级政治的衰落、再形成与新穷人的尊严政治
汪晖:当代中国历史巨变中的台湾问题
邱士杰:21世纪的20世纪台湾社会主义运动与民族再统一──汪晖老师《当代中国历史巨变中的台湾问题》读后
汪晖:金沙江之子——追忆萧亮中
黄棘:"20世纪苏联中国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汪晖:两洋之间的文明--2015年6月29日喀什大学演讲
汪晖:二十世纪中国历史视野下的抗美援朝战争
林峻煒:內在視野與現代性批判:試探汪暉之中國思想論
文佳筠:五年来中美两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对比(2010-2015)
清园读书会:《论十大关系》与《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讨论
汪晖:《世界工厂》作为一种社会研究和实践的剧场
汪晖:"毛主义运动"的幽灵
汪晖:二十世纪中国历史视野下的抗美援朝战争
胡鞍钢:毛泽东是真正的中国国情研究大师
汪晖:代表性断裂与"后政党政治"
王兵、汪晖:《入选卡塞尔文献展的中国电影》对谈全记录
汪晖:让中国说话:安吉拉·帕斯古齐著《说话的中国》 (TALKIN'CHINA)序言
侯翰如、汪晖等:黄永砯“蛇杖II”展览研讨会记录稿节录
汪晖对话傅高义:历史视角下的毛泽东与邓小平时代
API: 工具箱 焦点 短消息 Email PDF 书签
请您支持独立网站发展,转载本站文章请提供原文链接,非常感谢。 © http://wen.org.cn
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站立场。对于发言内容,由发表者自负责任。



技术支持: MIINNO 京ICP备20003809号-1 | © 06-12 人文与社会